视频标签:东莞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东莞市高中生物优质课《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胡雪晴(附课件+教学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东莞市高中生物优质课《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东莞六中-胡雪晴(附课件+教学设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人教版必修3 第3章第1节
教师姓名 | 胡雪晴 | 所在学校 | 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 |
联系电话 | QQ邮箱 |
课标要求 |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II) |
教材分析 |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使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开启了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的认识,并初步了解生长素的主要作用——促进生长,同时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他激素的应用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包括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大部分的内容,其中通过科学史实验讲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它承载着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等科学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领悟到科学家是怎样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及发展历程,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及发展的科学观的目的。 |
学情分析 |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因此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知识基础上,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维能力,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生活,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大多数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欲望。同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已经有粗略的了解,但是仍然缺乏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设计实验缺乏严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讨,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同时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一系列实验的设计理念,通过学会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 |
教学策略 | 启发探究法、研讨式学习、讨论法和课件演示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对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经典实验加以分析和解释; 掌握植物向光性的知识(如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弯曲生长的部位、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作用机理等) 能力目标:学生能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发现的过程,科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懈的努力 |
教学环节 | 教学目的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一)引入新课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达尔文的实验 詹森和拜尔的实验 温特的实验 (三)总结 (四)练习实验设计 |
通过观察图片引入新课 进行情感教育,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并进行科学探究 实验材料选取的优点 渗透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正确认识自变量和因变量 提高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以及能对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作出准确的预测 重复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学会设计实验,体会单一变量的真正含义 重复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矛盾,激发研究兴趣,渗透科学的研究方法 学会运用单一变量原则分析实验的合理性 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巩固实验设计中的对照原则 从个体水平深入细胞水平,研究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训练学生运用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设计实验的能力 留开放讨论作业,巩固实验设计的学习成果 |
(展示植物向光性的图片)提出问题: 图中的植物生长表现出什么现象?植物向光生长有什么意义? 假如同学们第一次注意到这种现象,可能就要纳闷了,为什么向光生长呢?什么原因呢?可能会猜,是不是这样?难道是这样?接着要去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原来是这样! 刚刚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不过对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我们已经错过发现真理的机会了,今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来经历科学发现的神奇过程。 (板书: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过渡: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开展植物向光性原因研究的是达尔文。(板书:1.1880年达尔文的实验)他和同学们观察到的一样,发现向光生长与单侧光有关,猜测单侧光可能是原因,于是设计实验来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解决实验材料的问题,达尔文选择了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介绍胚芽鞘的结构和优点(图片展示金丝雀虉草和胚芽鞘),胚芽鞘分成两个部分,尖端和尖端以下的部分。 达尔文实验探究(一) 提出问题: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与单侧光有关吗? 作出假设: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问:应该设计几组实验?分别作什么处理? 介绍达尔文的三组实验,分别放置在黑暗、单侧光、均匀光下,其中试验中不同的实验处理称为自变量,不同的实验结果为因变量。 问:请同学们来预测这三组实验的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 (对学生回答给予评价,并引导出探究性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展示实物图片,分析发现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过渡: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自身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研究内因!正在苦苦思索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与哪一部分有关的时候,达尔文做了一个调皮的举动,他发现用土埋住胚芽鞘后,只要露出尖端的都能表现出向光生长,因此他猜测是不是和尖端有关呢? 达尔文实验探究(二) 提出问题: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与尖端有关吗? 作出假设: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与尖端有关。 设计实验: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无关变量)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完成实验: (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评价,展示实物图片,得出实验的结论: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与尖端有关) 过渡:既然与尖端有关,尖端会不会就是感受到光照不均匀,也就是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呢? 达尔文实验探究(三) 提出问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吗? 作出假设: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设计实验:自变量——遮光部位 因变量——胚芽鞘的生长状况 控制无关变量 完成实验:…… 实验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 过渡:总结达尔文的实验,我们发现感光部位在尖端,而真正表现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却在尖端以下的部位,这中间会不会存在一种联系呢? (板书:1.1880年达尔文的实验) 因此达尔文推测,尖端可能产生了一种影响并且往下运输到伸长区并造成了弯曲生长,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影响存在吗?是什么?真能往下传?为什么能造成弯曲生长? 詹森和拜尔的实验 介绍詹森和拜尔的实验,詹森发现尖端产生的影响是可以透过琼脂片往下传递的,但他的实验严谨吗?是否需要改进?如何改进? 拜尔通过人为设计造成了影响不均匀发现也能弯曲生长,因为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影响分布不均匀有关。 (板书:2.1910年詹森的实验 3.1914年拜尔的实验) 过渡:通过詹森和拜尔的实验,我们可以推测这种影响很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如何证明呢? 温特的实验 介绍1928年温特的实验,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析得出这种影响能从尖端转移到琼脂中,并且能在其中扩散传到尖端的下部,可见它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他的成功之处是在詹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尖端和下部真正进行了分离,通过琼脂片建立联系。) (板书:4.1928年温特的实验) 1934年郭葛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1946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且鉴定它的化学本质就是吲哚乙酸(IAA) 总结:1880-1946年,漫长的时间里人类终于发现了第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并且开启了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的认识,而对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也水落石出了。 总结:植物向光生长的外因是单侧光,内因是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过渡:背光面生长素多,生长快,向光面生长素少,生长慢,为什么生长素多生长快?生长素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展示胚芽鞘的切片,得出生长素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总结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呢?知道了向光生长的原因,四个部位以外,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体会到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接着让我们学以致用,请同学们来设计实验验证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向光面) 实验材料:玉米胚芽鞘尖端,云母片(可透水,可阻断物质运输),琼脂,光源,琼脂块生长素含量测量器 验证思路(示意图) 预测结果: 实验结论: 进一步探究:在单侧光下,造成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的原因(如: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尖端向背光侧运输了) |
植物向光性 向光性可使植物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学生分析回答 学生分析并回答 如果……说明……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学生分析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学生分析并回答 学生评价詹森的实验,并指出改进意见 学生讨论实验设计方案 学生分析回答,细胞数目多?细胞体积大? 学生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提出因变量的观察指标 学生分组讨论画出实验设计方案并预测结果和结论 学生课后思考,增强实验的探究意识,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