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东莞市,DNA,分子的结构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东莞市高中生物优质课《DNA分子的结构》东方明珠学校-魏玲玲(附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东莞市高中生物优质课《DNA分子的结构》东方明珠学校-魏玲玲(附课件+教学设计)
DNA分子的结构
——课题来源: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所属单元章节:第三章第二节
教师姓名 | 魏玲玲 | 所在学校 | 东方明珠学校 |
联系电话 | QQ邮箱 |
课标要求 |
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
教材分析 |
《DNA分子的结构》编写在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2节。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本节内容是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认识基因的本质,是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完成的;另一方面,又为后面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进行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内容主要包括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其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结构、DNA复制以及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和理解遗传学的基础知识;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具有多样性、特异性、稳定性的特征,它是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特异性、物种稳定性本质的物质基础。 通过阅读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故事,使学生不仅能自然的了解到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还能感悟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从而在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启示。 |
学情分析 |
学生已经掌握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认识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等相关知识,懂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构建 难点: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
教学策略 |
下发导学案完成预习内容。利用学案导学法完成教学内容。 教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 DNA双螺旋结构属于分子水平且为三维立体结构,对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DNA的空间结构模型,化抽象为直观。此外,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设问——讨论——合作——补充——结论”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通过观察DNA结构模型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DNA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DNA的结构和复制的学习,探索生物界丰富多彩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 |
教学环节 | 教学目的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引入新课 研读科学家的研究历程 【课堂活动一】 【课堂活动二】 教师精讲 【课堂活动三】 |
激发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 体会科学家善于捕获和分析信息,合作研究及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为自主探究做准备。 引导学生探究一个脱氧核苷酸组成 引导学生探究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以及两条链之间的连接方式。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科研过程。 通过对几个小组构建的模型的比较,让学生归纳出DNA分子结构的三大特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 |
(展示我国几起重大拐卖儿童案件中解救儿童认亲仪式照片) 提问:有些儿童在刚出生没多久后就被拐走,若干年后才被解救出来。儿童在样貌上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那么父母是通过什么方式去辨认自己的孩子的呢? DNA作为遗传物质已经不容置疑,就像每个人的基因身份证一样,可以作为每个人身份的证明。 既然DNA有这样的功能,而我们生物学常说“结构与功能相联系”,那么要弄清DNA为何有这样的功能,首先就要先学习它的结构。 【板书】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7-48内容,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 【板书】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构建者: 2、过程 介绍研究过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这两位科学家却比沃森和克里克研究得还要早。1951年,威尔金斯在DNA结构的研究中,采用了X射线衍射法,得到了一张非常清楚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此外,当时科学界已经认识到DNA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分别含有A、T、C、G四种碱基。 在DNA结构的研究过程中,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成果,让世人终于认清了这个生命现象决定者的真面目——DNA双螺旋结构。 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 提问: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 指导学生分组利用自制纸片工具构建一个脱氧核苷酸。 提问:碱基和磷酸分别连接在脱氧核糖的哪几号碳原子上。 组织学生构建一条含有3个脱氧核苷酸的长链,并同组之间交流尝试构建对应的一条链。 提问:每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是如何相连的? 提问:两条链之间的碱基如何相连?两条链的方向如何? (关注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请出在黑板上展示后,由其他同学讨论点评后纠正,同时引导学生总结连接方式。) (分组制作时,教师巡视,检查各组模型,并随机展示、点评1到2个作品,做好恰当的组织引导,避免盲目探究。) 展示双螺旋结构模型,让学生观察空间结构。 归纳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板书】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小组间交流构建出的DNA片段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提问:片段一样吗?比较哪组的DNA最稳定? 提问:如果给予充足的脱氧核苷酸,你们总共能构建出几种这样的DNA片段? 大概引导下排列组合类型的计算。 提问:以上问题体现了DNA分子结构的什么特性?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的哪个部分? 教师详讲。 【板书】 三、DNA分子的特性: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四、遗传信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
(亲子鉴定,验DNA……) 认真听讲。 仔细阅读课本内容,补充学案中有关构建过程的网络图。 思考…… (1.善于与他人交流、沟通2.对从事的研究要保持激情3.小组成员知识背景上最好互补4.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认识脱氧核糖的五个碳原子位置。 碱基——1号碳原子。磷酸——5号碳原子。 思考问题,制作双链模型 补充笔记、学案 表达,交流 思考 认真听讲,记笔记。 |
课堂小 结 |
|
★化学组成: 一分子磷酸 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脱氧核糖 一分子含氮碱基 ★空间结构 两条链反向平行 基本骨架:磷酸和脱氧核糖 规则的双 碱基对在内 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特性: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
回忆,总结归纳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