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DNA的复制》课例视频(一)

本站QQ客服在线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DNA的复制》课例视频(一)

视频标签:DNA的复制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DNA的复制》课例视频(一)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DNA的复制》课例视频(一)

《DNA的复制(第1课时)》教学设计
张树虎(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阐述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式,是“DNA分子的结构”内容的延续,是遗传分子基础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继续学习遗传信息表达和遗传信息在生物学大分子间的流动(中心法则),以及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的必要基础。  
教学内容包括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虽是选学内容,但作为体验生物学实验思想和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良好载体,在教学中不容忽略。可通过引导学生层层探究,让学生得出结论,同时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并再次体验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2  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创设情境:由沃森和克里克的论文《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末尾处提出“特定的碱基配对性质让我们立刻注意到遗传物质(DNA分子)复制的可能机制”引出对DNA分子复制需要的条件以及复制方式的3种推测: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分散复制。组织学生通过假说——演绎法分析探索DNA分子复制方式实验的整体思路和实验方法,并探究分析实验的预期结果,然后教师播放视频展示实验过程及结果,由学生观察比较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是否一致,进而得出结论。
    设计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仅选取1958年梅赛尔森一斯特尔(Meselson-Stahl )的DNA半保留复制实验。尽管这个实验可以很好地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但是,教学过程略显单调,在培养学生实验分析与探究能力方面稍显不足。所以将“DNA的复制”相关科学史筛选、重组后进行教学预设,不仅可以提升能力培养的层次,更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科学家的思维过程,领悟实验设计的巧妙及科学家过人的智慧,凸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样的设计作为第1课时突破(传统“DNA的复制”一节只上1课时),而将DNA的复制过程,探讨DNA复制的特点、起点、方向、时间等作为第2课时。
    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如果让学生自主设计证明DNA复制方式的实验,是不可行的。一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都达不到,二是超出了课标要求。所以,本节课以科学史实验为背景,创设学生探究的情境,尽可能的使学生接触实验最原始的未经过任何加工的过程和实验数据,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感受到科学家们的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和领悟科学家的实验思路为主,认同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3  学情分析
    从最近发展区分析,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由于这一课时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属于肉眼看不到的知识、技能,学习时将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了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问题情境看教学动画以外,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体验式等方法学习。
从能力方面分析,高二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观察推理能力(尤其是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后),能够应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科学探究。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复制的条件、方式;认同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对探究 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指导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分析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过程和思路;培养动手能力——尝试模拟制作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培养小组合作与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体验科学家严谨的探究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5  教学法设计
5.1  教法设计  第1,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DNA的复制方式”教学。“本课”科学方法的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是“假说——演绎法”,前面学习了孟德尔的实验以及摩尔根的实验中均强调该法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该法的训练(注意基本步骤:探究问题→假说→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第2,分析经典实验——DNA的复制探究历程,通过科学史的教育,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魅力。如果教师直接讲解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学生虽然可以较快地掌握结论,但却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失去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科学发现史进行教学,不要把学生等同于科学家,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正确解读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已经很难能可贵,期望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设想、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等,有些不太现实。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假设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呢?然后层层设疑,逐步剖析系列经典实验。DNA是肉眼看不见的,如何才能分辨DNA呢?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经典实验中用同位素15N 标记的方法,分析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后重带、中带、轻带表示的DNA分子的双链构成是怎样的,在整个实验的亲代、子一代、子二代细胞中提取出的DNA离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通过层层分析,学生不仅能够自己得出结论:DNA的确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同时还能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
5.2  学法设计   采取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等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课前提供的科学史资料以及书本内容自学,课上与他人合作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6  授课过程
6.1  导入  在1953年以前,基因的物质本性一直是困扰着全世界生物学家的问题。1953年4月25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不仅阐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反映了DNA分子可能具有的无穷多样性。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提出了DNA分子复制的可能机制,使生物学家一下子接受了基因的物质本质就是DNA。那么DNA果真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分子吗?请同学们根据资料提出你想解决的问题。
教师预设问题:沃森和克里克认为DNA能复制是基于众多实验结果为依据吗?(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以众多的实验结果为依据,而DNA的复制仅仅是根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对DNA能够复制一种推测,并没有实验证据的支持。)
    设计目的: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可以较好地抓住学生的思维,使他们顺利进入科学探究的状态。让学生根据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这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与合作”中学生能力的表现之一: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学的探究是由问题需求缘起的;能够基于生命现象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学生发现的问题是本原问题,是课堂生成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这些“问题”的发现意味着教师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课堂里捕捉涉及生物学科本质的问题,即能及时抓住学生的朴素想法并加以发展。但无论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还是来源于学生的本原性问题,它们在课堂里表现为在师生互动中自然生成,具有预设下的原发性和多角度对话的品性。依据材料教师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告知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
6.2  探究DNA复制的条件  资料:1956年,科恩伯格(康贝格)证明DNA分子能够复制。 美国科学家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借助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这一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成功证明了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并分离了复制所需的酶。于1956年发表了著名论文“脱氧核糖核酸的酶促合成”,他也因此荣获195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恩伯格认为,既然细胞内可以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必有相应的酶存在。实验1:195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康贝格,将大肠杆菌中抽提液中提取出的DNA聚合酶加入到具有4种丰富的脱氧核苷酸(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人工合成体系中。结果:试管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不能合成DNA分子。问题①: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用途是什么?问题②: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起什么作用?问题③:通过什么来保证酶的活性?问题④:为什么不能合成DNA分子?实验2:康贝格在上述试管中加入了少量DNA分子和ATP,培养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DNA的含量。结果:试管中DNA的含量增加了。提纯这些DNA分子并测定其碱基组成,发现它们同“模板DNA”非常相似。问题①:该实验的结果能说明DNA可以复制吗?为什么?问题②:根据实验可知,DNA复制需要哪些必需的条件?
6.3  探究DNA复制的方式 
6.3.1  确立探究课题——提出问题  确立探究课题要想探究DNA分子的复制方式,必须先了解DNA可能有哪些复制方式。
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可以参考教材P52)1953 年 Watson 和 Crick 的在其论文《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后又发表了第2篇论文,提出了DNA复制的假说。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 DNA 模型实际上是一对模板,每一模板与另一个互补。我们设想:在复制前氢键断开,两条链松开、分离,然后每条链作为形成自己新链的模板,最后我们从原先仅有的一对链得到了两对链,而且准确地复制了碱基序列。”
问题:你能根据Watson 和 Crick的“假说”将DNA复制1次后的结果画出来吗?分组画图,小组推选代表展示。
    这真是个天才的预测!这个模型曾被人们怀疑(Watson 和 Crick自己也怀疑),因为最大问题就是“双链是如何打开的?”。研究者为了避开“如何打开双链”这个难题,又提出了全保留复制和弥散(分散)复制(即亲代的双链被切成双链片段,复制完成后,“新旧”DNA 同时存在于同一条链中,这种复制机制被认为可以避免双链 DNA 解旋的问题)2个模型。
请同学们大胆猜想并分组讨论,尝试画出示意图(弥散复制方式也可以暂时不提)。
教学策略:采取分步实施的方法。教学时先让学生根据沃森和克里克的假设画出模型,接着根据“双链是如何打开的?”这个问题思考:双链不打开,示意图怎么画?亲代的双链被切成双链片段,之后再复制,如何画出复制的图形?这样再说明2种复制的概念。
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PPT展示(或者小组推选代表到黑板上画,或者投影展示各小组最佳图案)DNA可能的复制方式,并让学生判断是哪一种复制方式。
小组讨论实验设计的思路。确定实验思路和方法由DNA复制的三种可能(结合图)。分析问题①:半保留复制方式与另外两种复制方式的区别关键在哪里?(母链是否与子链“结合”构成DNA分子。)问题②:DNA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那么通过哪种方法可以直观地区别母链或子链?(或者说识别组成DNA分子的2条链是母链还是子链?)同位素标记法(如15N )。教学建议:如学生回答不出,可提示学生联系前面“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问题③:同位素标记会使由不同链组成的DNA分子在密度上有一些差异,如何将组成不同的DNA分子区分开?学生讨论后,提出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
利用原核生物证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师生共同分析科学家梅塞尔森(M.Meselson)和斯特尔(F.W .Stahl)的实验思路:将已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置于14N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细胞分裂第1次和第2次之后分别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观察子代DNA在离心管中的分布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亲代DNA的母链只含有15N,新合成的DNA子链只含有14N,所以15N链代表母链,14N链代表子链。提取DNA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可将不同的链组成的DNA分开。
为了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教师以标记DNA分子中的N元素为例,分析用重带、中带、轻带表示DNA分子的双链构成,通过密度梯度去离心后的实验结如图所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若DNA两条链都被15N标记(用15N/15N表示),密度最大,离心后最靠近试管底部;若DNA只有一条链被15N标记(用15N/14N表示),其密度居中,位置也居中;若两条链都未被15N标记(用14N/14N表示),密度最小,离心后离试管底部最远。
设计目的:根据问题设计出探究方案,并认识到不同类型的问题有不同的探究方法。这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与合作”中学生能力的表现之二。关于生物经典实验研究方案,是否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设计出前人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研究才完成的,笔者以为,实在是没有必要性。前已述及,让学生自主设计证明DNA复制方式的实验,是不可行的。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难以达到科学家具有的水平。所以只要正确解读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即可。
6.3.2  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判断预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DNA分子如果进行半保留复制,则15N链(母链)会与14N链(子链)结合构成14N/15N—DNA;如果进行的是全保留复制,则只出现15N/15N—DNA和14N/14N—DNA,而不会出现14N/15N-DNA。密度梯度离心后,由于2条链都含有15N的DNA密度较大,分布在离心管底部;只有一条链含有15N的DNA密度稍小,分布在离心管中部;2条链都含有14N的DNA密度最小,分布在离心管的上部。
教学策略:根据提出的假说,采取小组讨论,小组推选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如表1)。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指导学生先画图、教师PPT分步展示“演绎”过程。
表1 DNA的复制方式假说—演绎与预期结果

假说1:DNA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 假说2:DNA以全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
演绎推理1:第1次复制后的DNA全为15N/14N—DNA;第2次复制后的子代DNA中,1/2为15N/14N—DNA,1/2为1,4N/14N—DNA。 演绎推理2:第1次复制后的DNA1/2为15N/15N—DNA,1/2为1,4N/14N—DNA;第2次复制后的子代DNA中,1/4为15N/15N—DNA,3/4为1,4N/14N—DNA。
预期结果1:离心后,第1代DNA分子全部在离心管中部;第2代DNA分子中,1/2在离心管中部,1/2在离心管上部。 预期结果2:离心后,第1代DNA分子1/2在离心管的部,1/2在离心管上部;第2代DNA分子中,1/4在离心管底部,3/4在离心管上部。
6.3.3  实验检验,观察、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资料一:1958年,梅塞尔森(M.Meselson)和斯特尔(F.W .Stahl)的大肠杆菌DNA密度梯度离心实验。两位科学家采用稳定的同位素15N作DNA标记,15N会导致DNA分子密度显著增加,使15N-DNA和14N-DNA以及15N14N-DNA的密度不同,这样就可以通过CsC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将上述不同的DNA分子分离开来。将大肠杆菌放在15NH4Cl培养基中生长15代,使DNA被15N标记后,再将细菌移到只含有14NH4Cl的培养基中培养。分别取0代、1代、2代、3代的细胞,取DNA,进行CsCl密度梯度离心(离心速度:60 000 rpm,离心时间:2 d,使离心管内的CsCl溶液形成自上而下逐渐变大的密度梯度)。离心后不同密度的DNA分子就停留在与其密度相同的CsCl溶液处。
教学策略:学生结合预设问题,观看视频:1958年,M.Meselson和F.W .Stahl的“大肠杆菌DNA密度梯度离心实验”。
问题①:为什么选用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分裂快,约20分钟分裂一次。结构简单、DNA易提取。)问题②:为何选择 15 N 作为 DNA 分子的标记元素?32P 和14C是否也可以作为标记元素?(相对于 C 和 P,如P,一个核苷酸只含一个P,比重上亲、子链区分不明显。15 N 使 DNA 的分子密度显著增加,因为15 N 标记位置的是含氮碱基(1个含氮碱基其中的N不止1个)。这样使15N-DNA和14N-DNA及15N14N-DNA的密度不同。)问题③:复制后的DNA分子通常是随机混合在一起的,不易分离。梅塞尔森和斯特尔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密度梯度离心使其发生分层(15N质量大于14N)。这样可以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将亲本链和子代链区分开来。)问题④:使用CsCl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能够将不同密度的 DNA 分子分离开,为什么?(或选取氯化铯离心的原因?)(6mol/L的氯化铯溶液密度约1.7g/mL,与DNA密度最接近。)

问题⑤:氯化铯密度梯度是如何形成?(将高浓度的CsCl等介质溶液与DNA样品溶液混合,超速离心48-72h,氯化铯离心液形成1.65-1.75g/mL的密度梯度。原因:重金属盐的沉降作用与扩散作用达到动态平衡。)问题⑥:不同密度的DNA分离的原理是什么?(不同密度的DNA(15N,14N)在离心液中进入与自身密度梯度最接近的区域,形成不同的区带,从而将微小差异的DNA很明显的区分开。)问题⑦:梅塞尔森-斯特尔用什么方法检测到了实验结果?(因为DNA能够强烈地吸收紫外线,所以用紫外光源照射离心管,透过离心管在感光胶片上记录DNA带的位置(紫外光处于260nm时DNA的光密度值),可以显示出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DNA带。纯14N-DNA密度较轻,会停留在离管口较近的位置;纯15N-DNA密度较大会停留在较低的位置。)

 
 
 
 
 
 
说明:图中(a)表示离心管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图像。两黑色条带分别代表了能够吸收紫外线的两种不同 DNA 。图中(b) 表示每一条带黑度的曲线图,表示了两种 DNA 的相对含量。
实验结果(如图1)分析。                          

问题①:观察图谱,认识图谱:说出0、1、2代条带数?条带在离心管中的位置?( 0代:1条带。15N标记DNA重密度带,位于离心管的管底部。1代:1条带。0代在14N培养基中培养,细菌中的DNA的密度介于15N-DNA和14N-DNA之间,为杂交带DNA(15N/14N-DNA)。位于离心管的管中部。亲代的条带(15N-DNA)消失了。2代:2条带。在第2代细菌中,得到几乎等量的14N-DNA和杂交带DNA。位于离心管的管上部。)问题②:观察图谱,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杂交带(5N /14N DNA)的“量”有何特点?轻带(14N -DNA)的量有何特点?(杂交带或中带始终存在,而且它的量维持不变,但14N-DNA(轻带)的量越来越多。)问题③:子一代的实验结果足以否定“全保留复制模型”吗?足以否定“分散复制模型”吗?为什么?(这样的结果可以排除全保留模型,却不能排除分散复制模型。)问题④:子二代的实验结果足以否定分散复制模型吗?为什么?子一代呢?(能。因为如果是分散复制,子二代细菌的DNA离心后仍为试管中部的1条带,只是比第1代的离心结果区带略靠上一点。 子一代不能,因为离心结果只有1条中带。若是分散复制也是1条中带。)问题⑤:半保留复制预测的结果在哪一代结果中体现?这一结果的对照组是哪一代?(2代;0代)问题⑥:如果实验继续进行,在14N培养基上得到子三代,提取DNA离心后,离心管内会出现几条带?该结果和子二代实验结果完全一样吗?(2条;带的位置相同,只是离心管上部条带宽一些。)
教学实施:教师先播放:1958年,M.Meselson(梅塞尔森)和F.W .Stahl(斯特尔)的“大肠杆菌DNA密度梯度离心实验”视频,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其次出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最后由学生观察比较并作出判断,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1一致,得出DNA复制的实验结论:DNA分子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设计目的:实施探究方案,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形成结论。这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与合作”中学生能力的表现之三。教学提供的M.Meselson(梅塞尔森)和F.W .Stahl(斯特尔)的“大肠杆菌DNA密度梯度离心实验”素材原汁原味保留了两位科学家论文中的内容,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学生是否理解这个经典实验,尤其是识别图中的数据,关键在于教师设计有效的“问题串”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中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预设的问题要与学科教学目标直接相关,突出和强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且预设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挑战性、启发性和延展性。问题之间的联系比较强,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现场学习的知识,通过逻辑推理去阐释新的问题。而基于一定的信息及理论知识,进行问题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另外,挑战性是学生无法从已有的经验中提取到现成的,因而需要即时获取信息,及时加工后才能得到的。在这个过程中,挑战性的提问能引发学生适度的紧张心理,使他们产生困惑、疑虑、探究和表现等心理状态,只有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激发学生的征服感和表现欲,才能使学生进入主动参与、积极思索的良好学习过程。在这样的问题驱动下,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亲身经历了实验探究的整个过程,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的探究能力,开发了智慧。这些素养永远会伴随着学生,而且在伴随的过程中还会再生,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使命与目的。
    资料二:半保留复制进一步的实验证椐。为了进一步确认DNA是半保留复制,Meselson和Stahl在密度梯度离心之前用热变性处理CsCl溶液中DNA样品(100℃下30 min)(如图2)。你能读出图中的含义吗?实验结果发现,杂交DNA分成了重密度带(15N DNA)及低密度带(14N DNA)两条带,而变性前的杂交分子为一条中密度带。15N DNA、14N DNA杂交分子经加热变性,对于变性前后的DNA分别进行CsCl密度梯度离心。问题①:子一代(杂交带)的DNA通过热变性后能够排除哪种复制方式?(分散复制)。问题②: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是哪一组?(B;A、C)
 

设计目的:还原史实,有深度的探究性学习,拓展学生的探究层次,开发学生的智力,力图通过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资料三:利用真核生物为实验材料。1958年,赫伯特泰勒(Herbert Taylar)用蚕豆(2N=12)根尖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证明了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也符合半保留复制模型。他先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细胞染色体DNA(标记双链),然后让细胞在不含3H的培养液中进行有丝分裂,经放射自显影显示实验结果。该实验方法的优势在于可观察到染色体被标记的情况。
    问题①:在第1细胞周期的中期染色体中,每个染色体的2条单体被标记的情况如何?(在第1周期的中期染色体中,每个染色体的2条单体都被标记。)问题②:第2细胞周期的中期染色体中,每个染色体的2条单体被标记的情况如何?(第2周期的中期染色体中,每个染色体仅1条单体被标记。这一结果和预期的情况完全符合,证明了真核细胞的染色体DNA复制也符合半保留模型。)

 
 
 
 
 
 
小组活动:请根据染色体标记情况,将染色体中的DNA分子标记情况画出来。

 
 
 
 
 
 
6.4  课堂小结  小组总结,学生汇报。科学探究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的步骤,证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方式的实验材料,研究技术手段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看做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尤其强烈。”作为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课堂有限时间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探究与合作”能力,为孩子终身发展服务。这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DNA的复制”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DNA的复制》课例视频(一)”,所属分类为“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DNA的复制》课例视频(一)”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