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19世纪中叶,俄国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新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新疆 - 喀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教学设计
一、基本情况说明
(一)教材内容:高中历史选修一 (二)上课年级:高二年级
(三)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教材地位;本课选自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本单元分为三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本课内容主要围绕俄国农奴制下的社会危机展开,为其他两课内容作铺垫。
(五)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逐一呈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背景,提升学生从图片和材料以及书本知识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发挥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理解本节课重点问题。 教师适时点拨,为学生释疑。
④通过现场问答,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适当补充,查漏补缺,在学生了解本节课知识的基础上升华学生的认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俄国农奴制之下各阶层内心的想法,使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升华学生的民本思想。
学习历史,重在现实意义。本课学习重在植根于树立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改革和创新是主题,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领悟到改革和创新应该伴随自己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变则通”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二)内容分析
本课着重介绍俄国农奴制之下,俄国社会危机重重,俄国唯有选择改革,方是正道,改革势在必行。
1、教学重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教学难点:
探究农奴制如何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身临其境体会俄国各阶层心灵深处地呼喊! (三)设计意图概述 1、本节课主要介绍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我在讲解本课中时刻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 2、每一环节设计都力求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3、知识落实是本课宗旨,所以设计时避开形式化的展示,重在知识性的讲解。化无形为有形,落实好知识的方方面面。
4、历史课堂肩负着人文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目标,知识落实的同时,升华情感,引发情怀,感同身受是历史教师应该潜移默化实现的目标。无论是对学生自己还是对社会发展都要发挥量的作用,以求不久的将来在学生走上社会后对他们和社会、国家发挥质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3
高二文科生具备基本的历史素养,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相比高一有很大的提升,他们对历史学习有热情、善于思考、敢于尝试,但是在认识历史问题的视角方面还较为初浅,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还有待提高;历史核心素养尚在养成阶段。所以对于高二分科学生,教师应重在培养学生历史全局观,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升历史学科素养,为高考作铺垫。
(五)设计思路及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介绍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设计思路是:教师先传授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方法的指引下逐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分析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学以致用,升华主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法导入(2分钟) 以印象俄国为题,导入本课。
具体情境如下:俄国历史上有三名齐名的皇帝,他们是: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二世。俄国在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领导下,通过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扩张,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大帝国。然而,这样一个强大的俄国,在19世纪中期以后却走向强大的反面——落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继任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又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以便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新课
1展示本单元课标(1分钟)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为突出本单元内容的整体性而设置,使学生对于本单元的内容有框架性认识,并知晓本课内容在本单元的作用。
(三)教师传授分析背景的方法(2分钟)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思想+军事+……) 设计意图:本节课重点问题就是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设置背景分析方法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课堂的主要功能不是传授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能力。告诉学生方法,使学生从方法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发现并理解问题,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四)本课知识可分为以下七个环节。 环节一:一种制度(8分钟) 本环节点明主题,旨在说明俄国社会危机的根源——农奴制,引导学生通过背景分析法,结合相关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和图表材料逐一分析改革背景。
这一环节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农奴制概念解释。
2、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俄国农奴制形成过程。 3、俄国农奴制的特点。
4、俄国农奴制带来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由师生合作完成,经济危机由学生合作探究完成。)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使学生认识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结合之前
4
讲的背景分析方法,通过相关材料分析,使学生明白“论从史出”的原则,提升学生采取全面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以及历史分析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一声呐喊(3分钟)
本环节以“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主张为题眼展开,重在说明俄国各阶层思想上的启蒙和变化。突出改革的思想背景。
本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十二月党人起义 2、掌握俄国平民知识分子的主张 3、分析俄国改革的思想背景 环节三:一次挫折(6分钟) 本环节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克里米亚战争概况
2、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原因、实质、影响 3、分析俄国改革的军事或外交背景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自主学习我为开端,以合作探究结尾,首尾呼应,使学生系统全面了解知识,发挥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功能。
环节四:一次抉择(3分钟)
本环节设置旨在让学生体悟亚历山大面临危机重重局面的心理状态,主要采用材料分析法。
本环节主要得出改革的个人条件。
设计意图:在课本知识基础上提炼本环节内容,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分析问题的视角,跳出课本,补充主观背景,丰富学习内容。另外,使学生体悟不同身份者对农奴制改革的不同要求。
环节五:玩游戏,学知识(9分钟)
本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展开,情境设计如下: 下面是七扇“魔法门”,进入不同的每扇门,你都将化身为不同的人或体验不同的场景。请站在他的立场上说出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生动、有趣,是本节课的点睛之处:表面看是游戏,实际上是通过游戏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将课堂交给学生,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感悟各阶层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升华学生的民本思想。树立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体现教育的本质:一切为了学生!
环节六:本课小结(3分钟) 本环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全面系统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提出历史原因深度的分析方法
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 (导火线、借口等) 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系统化、线索化。将本课所有内容联系起来,实践历史问题分析要全面化原则。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指出原因深度的分析方法,考查学生对根本问题和直接问题的认识,切实吻合本课开始时所讲述的历史背景分析法。二者合二为一,加深学生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背景的理论认识程度,提升学生历史素养,并鼓励学生关心时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环节七:课堂演练(2分钟)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强化知识。本环节注重分层考查,尊重学生个体
5
差异,贯彻培优帮困思路。题目设计旨在强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归纳和总结。通过联系,拓宽学生视野,完善本课教学框架。
环节八:结束语(3分钟)
这段时间,我国最大的政治活动是党的十九大召开,我们大家一起收看了开幕式,在开幕式上,总书记回顾了近五年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生在这样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昨天,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总书记掷地有声地说:改革开放是改变中国命运的重要一招!是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伟大国策的指引下,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可见,改革的伟大作用。回顾今天我们学习的俄国,面临如此严重的社会危机,改革势在必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关心时政,关注国家大政,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开阔历史格局,中俄对比,更理解俄国改革势在必行的道理。
(五)板书设计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 1、一种制度——农奴制
政治: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暴动频发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经济: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一声呐喊
思想:反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冲击沙皇统治 3、一次挫折
④军事: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社会矛盾 4、一次抉择
⑤主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极力推行改革 四、教学设计改进记录及说明 (一)本课教学设计思路改进 由“接受式”向“发现式”转变。
备课之初,本人思路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梳理本课知识。现改进为:教师传授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由学生根据方法自行解决问题。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效果有大幅度提升。
(二)本课教学目标改进 备课之初,本人主要通过系统罗列本课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解部分开展预设,但在备课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知识传授只是手段,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为此,我对目标进行重组,着重体现历史核心素养要求。
(三)教学内容改进
本人全面整合教材,依据教材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重组,使学生更容易理清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线索,走出教材看教材,高屋建瓴。
(四)问题设计方面的改进
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质量,合作学习的效率,本人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重新设计含金量的问题,以思考性为主,将“是什么”的问题转化为“为什么”。借问题设计提升课堂层次。
(五)评价学生方面的改进
如何评价学生的发言和表现是教学的“软实力”,我改变了“好”“很好”这样笼统的评价模式,大胆尝试用学生回答问题的视角和内容评价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提示学生,更具有表彰的力度,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的默契度加强,学生更加肯定自己的努力成果,积极性 更高,教师也避免了单一评价模式的尴尬,课堂逐渐向交流型课堂转变。
6
(六)开展“预案式”备课
学生个体鲜活,教师设计时往往以学生群体为主,忽视个体差异性,所以我在设计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以适应多变的学生,尽量以多种形式的预案进行教学。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开展了《19世纪中叶的俄国》一课的教学活动。本节课是我多次备课、改进、再备课的成果,为了吸取经验,总结不足,特反思如下:
(一)反思教学效果
教师授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重要。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较好。本节课我着重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并以方法引导作为开篇,学生有的放矢,有效理解和吸收了知识。并在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有了精进。
(二)反思教师教学收获 本节课我收获很多。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有很多地方启发了我,填补了我长期以来形成的惯用模式的漏洞。教学相长落实好,通过我的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时喜悦的心情也激励了我作为老师的幸福感,我觉得很有价值。学生回答问题时精彩的语言和认知让我受益匪浅,他们对于问题独特的认识和解决能力,也提升了我的执教能力。
(三)反思不足
本节课我在预设时,考虑还不够全面,对于有些问题学生回答情况的预测也有些误差,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到位,知识讲解过程中也有些追求进度,时间上还未能收放自如。虽重组了知识结构,但在内容取舍上还有些犹豫;课件设计上还需更精细些;评价学生语言还需更精准化。
(四)改进措施
这节课我收获很大,为了以后更好的开展教学,我决定做到以下几点:
1、一如既往的认真备课,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做研究型教师,用自己的高度提升学生的高度,增加自己课堂的吸引力。
2、在知识讲解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将课堂交给学生,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大胆构建课堂结构,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纲,研究历年高考,以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为契机加大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4、评价学生语言方面精准化、多元化。 5、多听课,博采众家之长。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