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
案例设计--反思表
案例名称 殇思·觉醒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案例类型
新授课
学段
高一
教学/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侵华史实,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比较分析中国战败原因的能力,掌握论从史出的方法;反思战争失败后作为中国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②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史实,感受他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英勇不屈、勇往直前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爱国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①自主学习,了解两次战争发生的背景、过程、条约内容及其影响。
②史料教学,通过中日武力、近代化改革的方式和程度、思想观念等的
比较,引导学生从多视角、多层次反思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体会民族
意识觉醒的表现和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追求富强、民主、文明的民族魂,从而树立起民族的自尊心和国家责任感。
②通过学习,感受邓世昌等人的英勇不屈,体会近代爱国志士的爱国情怀,感悟爱国主义精神。
③通过学习,感悟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肩负起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光荣使命。
学习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过程和结果,高中的学习应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因此,根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和学习心理,将本课重点、难点放在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原因的反思。
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史料教学法和讲授法,希望通过对甲午战争失败
原因多视角、多层次的剖析与多元认识,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挖掘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汲取历史智慧,从而发挥历史学科塑造人格的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对本课作了主次两条线索的教学设计:主线 “国难→反思→觉醒”、次线“感悟·爱国”。两条线索同时展开,让学生学习历史、感悟历史,从而肩负起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责任感,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而奋斗。
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请同学们观察2014年北京APEC开幕的几张照片,不管对哪国首脑都笑容满面的习主席,在和日本安倍首相握手时却完全没有笑容。为什么习主席的表情变得如此严肃?他曾说:“今年是甲午年。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含义。”特殊在哪里?
生:甲午中日战争。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让学生较快融入课堂氛围。) 121年前,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非常悲痛的一页,民之痛、国之殇,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到了亡国灭种边缘。
121年后,我们祭奠历史,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未来!我们反思甲午,在反思中保持清醒,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今天这节课,就
让我们一起走进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播放动画和《1894·甲午大海战》主题曲渲染气氛)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移情神入历史。利用历史图片、音乐将学生的情绪带入历史中,加深学生对两场战争的直观认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走进历史(板书)
(一)甲午国殇 (二)庚子国难
(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过程、签订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设计意图:一方面借助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在初中所学基础上宏观把握甲午战争的大致情况,为本课教学设计的主线‚国难→反思→觉醒‛作知识铺垫。)
师:同学们,甲午中日战争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生:„„
师:我印象最深的是邓世昌和致远舰全体官兵慷慨赴国难,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他们向世人展示了在四万万中国人中,至少有他们认为世界上还有一些东西要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那就是民族大义。但是,爱国官兵的怒火和热血并没有换来战争的胜利,腐朽无耻的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再次出卖国家主权。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学习感受邓世昌等人爱国情怀,体会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埋下本课教学设计的次线‚感悟·爱国‛) 师:同学们,《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条款是什么?
生:„„
师:允许在华设厂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从近代化的角度看,列强在华办厂,给我们带来了资金、技术等,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
的发展。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