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盐类的水解
所属栏目:高中化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宁夏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是在水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这一大背景下,继续探讨盐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间形成弱电解质而建立的新的平衡,即水解平衡。
本节包含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涉及盐类水解的原因,以及水解后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从改变外界条件入手,探讨温度、盐的浓度及溶液酸碱性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围绕“促进或抑制氯化铁水解的条件”展开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可引导学生从引起水解平衡移动的因素去分析、寻找影响氯化铁水解程度的因素,这是对学生已有的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相关知识的再应用。
学生已经具备了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相关知识,具备了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改变条件后眼的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能力;知道等浓度碳酸氢钠、醋酸钠的碱性前者比后者强,能够自然地理解物质自身性质是一项盐类水解的因素之一。 另外高二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温度、浓度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初步学会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促进或抑制氯化铁水解的条件”这一问题的探究生成影响盐类水解因素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培养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学精神,树立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体验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改变温度、浓度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加水稀释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问题引导、实验探究、讨论、归纳、讲解等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小烧杯、10ml量筒、
100ml量筒、胶头滴管、PH计、药匙
实验药品:氯化铁溶液、蒸馏水、氯化铁固体、铁粉、浓盐酸、 碳酸氢钠固体
六、教学流程
1.问题引入:展示氯化铁溶液 (1)说明配制方法
(2)用饱和氯化铁配制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旧知,提出问题,引入新知。引起学生求知欲望。 2.科学探究:包括两个过程,首先是理论分析,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化学平衡理论知识分析得出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二是实验探究,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先确定实验方案,然后通过小组内成员合作进行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各组间交流分享实验成果,最终分析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使问题迎刃而解,可以增强学习过程的成就感。同时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而且让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构建联系的知识体系。 3.问题解决:
利用科学探究的出的结论 (1)分析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加入盐酸的作用。 (2)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并加入煮沸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 4、作业布置:迁移分析醋酸钠或氯化铵的水解,列举可能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并说明所依据的原理。
(设计意图)巩固学习成果,培养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展示]一瓶氯化铁溶液 [讲解] 1、实验室配制氯化铁的方法:将氯化铁固体溶于水,并加入少量稀盐酸。
2、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并加入煮沸。
[提问]上述两种操作与氯化铁的性质有什么关系呢?要解释这一问题还需要我们对盐类的水解有更进一步的学习。
观察、聆听、思考
从学生熟悉的氯化铁溶液引
入,学生容易接受,为整节课做好铺垫。[板书]第三节 盐类水解(二)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过渡]这节课我们将以氯化铁为例讨论盐水解的影响因素。
聆听、思考
明确研究化学反应的思路和方法 。
明确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探究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FeCI3水解的条件,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探究过程:
1、从反应物性质考虑,FeCI3是否易发生水解?写出其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应用平衡移动原理,从反应条件考虑,影响FeCI3水解程度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设问1]我们通过哪些操作可以体系的改
变温度呢?
[设问2]我们又通过哪些操作可以改变氯化
[思考回答] 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易水解
水解方程式:
[回答]温度、浓度
[回答]加热、冷却
[回答]可以减小溶液浓度
第一课时内容的复习应用
铁溶液的浓度呢?
[设问3] 加入氯化铁固体实际上是增大了体系中铁离子的浓度,那么我们能不能减小铁离子的浓度呢?
加入什么物质可以减小铁离子的浓度? [设问4] 既然可以改变铁离子浓度,能不能改变氢离子的浓度呢?
加入什么物质可以改变氢离子的浓度?
(加水稀释)或增大浓度(加入氯化铁固体)
[回答]可以,加入能与铁离子反应的物质(如铁粉)
[回答]可以
加入产生氢离子的物质,如
酸或强酸弱碱盐(如盐酸),可以增大氢离子浓度。
加入与氢离子反应的物质,如碱或强碱弱酸盐(碳酸氢钠),可以减小氢离子浓度。
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化
学平衡理论知识分析得出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培养学生用辩
证的观点分析
问题的意识
[设问5]如何从实验现象判断改变条件后平衡是否发生移动,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呢?
[说明]根据以上分析及我们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分组完成以下实验操作,记录现象,对氯化铁水解平衡移动方向做出判断并分析原因。
[展示]
[回答]观察氯化铁溶液的颜色变化、测定溶液的PH
值、有无红褐色沉淀生成等
[实验] 小组成员分工完成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分析的能力
体验合作学习
的快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平衡移
动方向
原因
[展示]拍照展示小组实验结果
[师生互动]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师生讨论分
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平衡移
动方向
原因 加热 颜色加深 正向
盐类水解加氯化铁 颜色加深 正向
增大铁离
度
加铁粉 颜色变浅 逆向
减小铁离
度 加盐酸 颜色变浅 逆向
增大氢离
度
将学生实验结果拍照上传
直观的展示实
验现象,方便学生对比加碳酸氢
钠
生成红褐
色沉淀、
有气泡 正向
增大氢离子浓度
加水稀释
测定PH
值
?
【难点突破】加水稀释对盐水解平衡的影响第一步: 提出问题,形成思维冲击(任何溶液加水稀释,颜色一定变浅,那么加水稀释颜色变浅能判断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及移动的方向吗?如果不能的话应该如何判断?)
第二步: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补充分析确立实验方案(测定加水稀释10倍前后溶液的PH值,将稀释后的PH值与稀释前PH值加一做比较)。
第三步:学生完成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
第四步:教师讲解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的原因(加水稀释时,生成物氢氧化铁和氢离子浓度都减小,而反应物只有铁离子浓度减小,因此平衡正向移动)。
【思考回答】 不能
测定PH值
讨论分析,学生板演
完成实验,对照分析,得出结论
聆听,理解
突破难点
这部分实验探究为定量实验
且与溶液PH计算,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等知识
紧密相关,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培养严谨的学
科思维,
[总结并板书]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1)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降低温度,水解平衡逆向移动
思考,聆听
形成知识体系
(2)浓度:
增大反应物离子或减小生成物离子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离子或增大生成物离子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 【回归】
1、实验室配制氯化铁加入少量稀盐酸的作用是什么呢?
2、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为什么要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并加入煮沸?
【回答】
1、抑制氯化铁的水解程度
2、促进氯化铁水解,更有利于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思考、讨论
[布置作业]
教材57页思考与交流: 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醋酸钠或氯化铵的水解,列举可能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并说明所依据的原理。
培养学生迁移应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水解(二)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外因)
1、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2、浓度:
增大反应物离子或减小生成物离子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离子或增大生成物离子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氯化铁溶液为主体,展开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逐步进行理论分析,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建立了理论与实践向结合的学习态度。尤其是对于加水稀释对盐水节平衡的影响的探究能帮助稀释建立逻辑思维,形成严谨的学科态度。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