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化学平衡的角度,铝三角的建立
所属栏目:高中化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再探铝三角的建立-安徽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鲁科版高二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再探铝三角的建立-安徽省 - 颍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利用氢氧化铝的弱酸性和弱碱性,并会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
(2)掌握“铝三角”即铝盐、偏铝酸盐、氢氧化铝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会用它解决离子共存和图像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能够用化学语言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并通过实验进行探索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归纳、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氢氧化铝两性及铝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转化关系,对学生进行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探索,使学生明白理论来自于实践的道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2教学重难点
1、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氧氧化铝的两性,用于氢氧化铝的制备。
2、铝化合物之间转化的关系以及简单应用。
3教学方法
以学生实验为手段,以问题为载体,在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的基础上,不断提出问题、启迪思维,进行分析推理、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如何制备氢氧化铝呢?
【资料】对于一些胃酸过多的病人,医生建议购买斯达舒(斯达舒简介),为什么?
【回顾】实验室制备Al(OH)3最佳方案是用可溶性铝盐溶液与弱碱(氨水)反应。
AlCl3+3NH3.H2O =Al(OH)3↓+3NH4Cl
【过渡】这节课我们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再探氢氧化铝的制备并最终建立“铝三角”。
活动2【活动】知识再现
【问题】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如何?
2、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显弱酸性,又显弱碱性。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的方程式如何写?
活动3【活动】探究活动1
【活动一】
探究1: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如何从碱式电离角度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铝?
(强调: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板书】
可溶性铝盐与碱的反应
(1)与强碱反应
Al3++3OH-= Al(OH)3↓
Al(OH)3+OH-=AlO2-+2H2O
(2)与弱碱反应
Al3++3NH3•H2O= Al(OH)3↓+3NH4+
活动4【活动】探究活动2
【活动二】
探究2: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如何从酸式电离角度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铝?
(强调: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板书】
可溶性偏铝酸盐与酸的反应
(1)与强酸反应
AlO2-+H++H2O= Al(OH)3↓
Al(OH)3+3H+=Al3++3H2O
(2)与弱酸反应
CO2少量 :
CO2+3H2O+2 AlO2-=2Al(OH)3 ↓ +CO32-
CO2过量 :
CO2+2H2O+AlO2-=Al(OH)3 ↓ +HCO3-
活动5【活动】探究活动3
【活动三】
已知:Al3+和AlO2-均为弱离子,均可以发生水解,分别为
Al3+ 是弱碱的阳离子
Al3+ +3H2O= Al(OH)3+3H+
AlO2-是弱酸的阴离子
AlO2-+2H2O= Al(OH)3+OH-
探究3:利用水解平衡移动原理,如何在实 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铝?
(强调: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板书】
3、可溶性的偏铝酸盐和可溶性的铝盐反应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活动6【活动】归纳总结
【课件展示】
“铝三角”的建立
活动7【活动】拓展发现
1、离子方程式不难记,利用电荷守恒是窍门!
例如:Al3+ ---- 3OH- ----Al(OH)3
Al3+ ---- 4OH- ----AlO2-
AlO2- ---- H+ ----Al(OH)3
AlO2- ---- 4H+ ----Al3+
发生盐的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 共存!
凡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的阳离子与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的阴离子因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有:
①Al3+ 与 OH-、AlO2-、 S2-、SiO32-、
CO32-、HCO3-不能共存;
② AlO2-与H+、 Fe3+ 、 Al3+ 、NH4+、HCO3-不能共存。
活动8【练习】课堂练习
【随堂测】课件展示
1.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Na+、NO3-、Cl-
B.K+、Na+、Cl-、NO3-
C.K+、Na+、Cl-、AlO2-
D.K+、NH4+、SO42-、NO3-
3、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
A.6∶1 B.3∶1
C.2∶1 D.1∶2
2、4题(省略)
活动9【作业】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通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探究氢氧化铝的制备,从而建立“铝三角”,进而发现“铝三角”包含的反应物与产物量的关系以及有关铝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的离子共存问题。重点要理解并记忆“铝三角”,再加以运用。
【思考】
设计实验证明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电离出哪些离子?明矾净水的原理是什么?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