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人的性别遗传
所属栏目:初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黑龙江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教学设计
课 题 《人的性别遗传》 课型 新课
班级
初二(1)班
课标要求与分析
《人的性别遗传》一节录属《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的第7个一级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课标具体要求是解释人的性别决定。此目标的行为动词是解释,属于知识性目标,理解水平,学习内容为人的性别决定。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实质上是由相关的基因决定的。
教材分析
本节位于《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第四节。本章是从基因水平探讨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前三节分别解决了生物个体性状与基因的关系;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
问题。
本节主要运用前三节的知识,从男女染色体的差别入手,最终也将落脚点放在了基因水平上,解释学生关注的人的性别遗传问题,可以说是遗传知识的扩展。另外,教材通过“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生男生好机会均等的原因,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至此,生物的遗传相关知识完整呈现完,下一节即将进入《生物的变异》的学习。
学情分析
优势: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学生对此总是怀着一种神秘感,并且具有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重男轻女、男女比例失衡等现象有所感知。再有,学生通过本章前三节和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的学习活动所掌握的知识,也为本节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劣势:学生好奇心强,爱玩好动的天性,使得孩子们会过度关注模拟实验的过程,而忽视对数据的分析及结论的探讨,因此,组织好“模拟实验”是上好本节课的一个关键。另外,这个实验属于小样统计,实验结果可能理论数值1︰1之间有差异,因此,并不能使学生直接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重、难点:
课标要求“解释人的性别决定”。教材中从男女染色体的差别入手,解释了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且课本42页楷体字选学内容介绍了性别实质上是由相关的基因决定的。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课标要求“解释人的性别决定”。教材通过“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生男生好机会均等的原因。然而,这个实验属于小样统计,实验结果可能理论数值1︰1之间有差异,并不能使学生直接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所以,通过对课标、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节的教学难点是:通过“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能够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课标、教材、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本图文资料;课上观看视频及“观察与思考”活动,能够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学生通过“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和对我省、我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能够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分析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能用科学的态度,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形成“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
教具
课件,视频,当堂检测单,黑、白围棋子,布袋等 流程
活动一:问题导入
1、当我们听说别人家添了个小宝宝,我们不禁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是男孩还是女孩?”可见,新生儿的性别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2、出示三幅图片。问:反映的社会问题是什么?重男轻女。烧香求菩萨,真的能生
男孩吗?否。生男还是生女,责任全在女性吗?那么,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活动二:观看视频——“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 学生观看视频 2、知识梳理
常染色体 22对(44条)
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23对(46条)
性染色体 1对(2条)
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XY
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XX 活动三:观察与思考
出示课本40页“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2、 两图中,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 3、 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什么? 过渡:那么,性染色体是怎么决定生男生女的呢?这还有点奥秘。请看视频。 活动四:观看视频——“生男生女的奥秘”
1、 学生观看视频
2、知识梳理 生殖细胞 受精卵 由此可见: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生男生女实际上取决于男性精子类型。 过渡:人的单双眼皮,有无耳垂,血型等等都是性状,那么,人的性别是不是性状呢?是。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生物的性状由谁控制?基因。那么,性染色体上是否有与性别有关的基因呢?
学生自学课本42页,形成“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实质上是由相关的基因决定的。”这一重要概念。
热点问题探讨:有些人为满足家庭想要男孩或女孩的愿望,请求医生为孕妇做胚胎性别诊断,以决定取舍。这种做法对吗?如果法规不禁止这样做,对人类社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活动五:模拟实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
1、 学生模拟实验,探讨实验结果与理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2、 出示我省、我国人口普查数据,让学生理解增大数据,实验结果更接近于1︰1。 活动六:畅谈收获
学生谈通过本节学习,学会了哪些知识?懂得了哪些道理? 活动七:举一反三
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44+XX 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精子中染色体组成: 活动八:中考练
(09中考)25.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几率是( )
A 100% B 50% C 25% D 0
(10中考)23.在人体的受精卵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数目依次是 ( ) A. 22条、1条 B. 22对、1对
C. 22对、1条 D. 22条、1对
(14中考)23.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A.一对 B.23条 C.23对 D.一条
(15中考)17.我省“单独二孩”计生政策出台,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女孩,他们
还想再要个男孩儿,如果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 ) 产生精子
产生卵细胞
A.100% B. 75% C. 50% D. 25%
(16中考)31.人体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数目为( )
A. 2条 B. 1条 C. 23对 D. 46条
活动九:当堂检测
下发当堂检测单,进行检测。 附:
曙光中学初二学年生物当堂检测试题8 第七单元 第二章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1902年,科学家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与别的染色体不同,它们两者之间形态差别较大,而且与性别有关,所以把这对染色体称为______ (其他22对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
2.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 ,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 。 3.以性染色体为判断依据,男性有 种精子,女性有 种卵细胞。
4.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 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 。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 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 。因此,人的性别是由 决定的,且生男生女的机会 。
5.填表,写出男、女体细胞及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的表示方法 性别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 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 男性 女性
6.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他们第二胎是男孩的机率为( ) A 100% B 50% C 25% D 0% 7.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几率(可能性大小)是( ) A 100% B 50% C 25% D 0
8.在人体的受精卵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数目依次是( ) A 22条、1条 B 22对、1对 C 22对、1条 D 22条、1对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男XY
体细胞中性染色体(1对,2条) 女XX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作业情况预习 1.课本42页练习1、2。 2.《资源与评价》本节习题
教学后记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出示的三幅漫画,反应了社会上存在的“重男轻女现象”,引发学生思考:生男还是生女,责任真的全在女性吗?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激发了学生探求真知的欲望。
《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充分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在新课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截取相应视频进行播放,引导学生与视频对话,深入思考。视频的播放,将微观世界直接展示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感官,弥补了课本静态图文的单调乏味,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举一反三”、“中考练”环节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当堂检测环节则检测本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总之,本节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整合教材,教学环节完整,环环相扣,教学效果理想。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