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传染病及其预防
所属栏目:初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湖北省级优课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湖北省级优课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4.关注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选择卫生、安全的生活方式。 教材分析
1.知识主线
根据是否有传染性疾病可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有些病是人体受到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生物的侵染而引起的,并且能够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的属于传染病。传染病的流行须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2.内容地位
本节课是整套教材最后一个单元《健康地生活》的第一节,学生首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一些常见病是否属于传染病。只有认清了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等,才能选择恰当的措施来预防相应的传染病,才能实现健康地生活。同时分清了传染病的类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后面的免疫和计划免疫等知识。另外通过学习具体的一些传染病如流感、甲肝等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安全、卫生的生活习惯。 3.各栏目的价值
“想一想,议一议”:课前安排表格,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等。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传染病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
“资料分析”:通过对流行性感冒和甲肝等两组资料的分析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概括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学生接受一个概念,往往需要结合一些具体事例,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流感是学生熟悉的疾病,咳嗽打喷嚏要用手帕捂住口鼻等都是学生熟悉的场景,以此作为分析的例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该栏目告诉学生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方便学生自己检测和归纳重要知识点。 “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该活动目的之一是让学生练习和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二是通过调查和调查后的交流展示,了解当地常见传染病的种类、治病原因、流行情况和预防措施,用于指导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该栏目介绍了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属于课外延伸阅读部分,但是由于和社会热点有一定关联,也反映了科学发展和进步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和历史的发展。
学情分析
1.学生的起点状况分析: 1.1知识基础:
关于传染病的知识,学生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比如幼时到医院接种疫苗,从电视、网络、新闻、广告宣传等各方面都可以获得一些传染病的常识,比如具体一些预防措施等;另外关于病毒、细菌等生物特征,以及它们的寄生生活等,在前面的章节都有过系统学习。但是学生头脑中关于传染病的概念未必是正确的,包括病原体、三个环节等知识也是不够系统的。 1.2能力基础:
经过我校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已经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比较认可,能够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来深入分析问题,包括分析实验数据等。另外学生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比如正确使用滴管交换液体等技能。在思维能力上,也初步具备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 1.3情感基础:
生物学知识本身贴近学生生活,传染病知识与每个学生都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另外生物学还有一些动手实验的环节,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培养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学生喜欢一个老师,自然会喜欢听该教师的课。师生互动就会更加正面和积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1.能够准确区分和判断具体某种传染病的传染源与病原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不混淆;
2.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特别要理解预防传染病时,应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模式属于“概念获得模式”,学生通过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思维能力。比如通过情景引入初步认识传染病;通过“想一想,议一议”,理解传染病的概念,以及病原体的概念;通过模拟实验,学生的演示实验来理解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通过引
导、分析,形成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概念等。
在此基础上,本节采用了协作式教学策略,包括小组合作、课堂讨论、实验等。比如课堂上出现多次的小组讨论环节等。
运用“源于生活、理解生活、实用于生活、提升生活”的生活化教学理念。从生活经验的引入,到课堂上的体验式学习,建立传染病流行环节等基本概念,最后应用于生活,分析学生不良生活习惯,使学生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最终引导学生选择安全、卫生的生活方式, 进而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保证健康地生活。
另外,在课堂上利用游戏教学和多媒体展示等,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
具体到一节课的不同环节,用到了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体验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1学会根据是否有传染性,把疾病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1.2举例说出某些常见传染病的病因;能够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1.3理解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
1.4能够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等特点和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预防措施;
1.5理解预防传染病时要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2.能力目标:
2.1通过分析传染病的特点,学会判断某种疾病是否具有传染性; 2.2通过学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能够在生活中学会自我保护,积极预防;
2.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1通过对有关人类认识传染病的病因的了解,认同在科学发展历史中一些重要人物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3.2通过了解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过程,认同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
3.2通过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学习,建立控制传染病需要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的观念;
3.3通过学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养成不随地吐痰勤洗手等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二、教学过程(流程及与之匹配的具体行为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目的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判断传
染病、病
原体的概念、传染
病的概念
源于生活:将
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引入课堂
掌握学生对传染病的了解情况
利用典型实例归纳病原
体、传染病的
概念 情景引入:近视眼和红眼病
1.1明确疾病可以分为传染
病和非传染病,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该病是否会传染;
1.2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1.3 图片呈现引起不同传染病的元凶;帮助学生归纳病原体的概念; 1.4 引导得出传染病的特点。 学生初步感知传染病
1.1判断表格中的疾病会不会传
染(填写书中表格)
1.2自主阅读课本P72-73页内容,归纳传染病的概念。
1.3认识传染病的病因,归纳病原体的概念
1.4了解传染斌的特点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2.1归纳三个基本环节 2.1.1传染源 2.1.2传播途径
2.1.3易感人群 2.1.4典型例题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三)归纳小结 (四)巩固练习及拓展作业
学生动手、亲身体验
设疑
释疑
突破难点
通过实例、习题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性内容
讲练结合
联系社会,应用于生活
帮助学生归纳笔记
练习检测
2.1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呢?
引导学生做模拟传染病的
实验。(面粉代表“病原体”,手上沾满了面粉,然后跟人握手。)
请学生上台演示流感的传染。 2.1.1 引导学生理解传染源。 2.1.2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途径, 2.1.3 引导学生认识易感人群 2.1.4典型例题及能力提升题。
3.1 针对环节,引导出预防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2引导学生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归纳预防措施的三个方面(板书) 3.3学以致用:出谋划策 复习归纳本节知识要点及
其联系 出示课堂练习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完成
情况
布置拓展作业:设计调查表 2.1学生阅读课本P73-74页,自
主探究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2.2认识三个环节
2.1.1 理解“传染源”,并区分传染源和病原体
2.1.2认识不同的传播途径
2.1.3认识易感人群
2.1.4解答典型例题
3.1 各小组结合书中图片,分析针对某个环节,你能想到哪些措施来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3.2结合图片,归纳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完成练习,检测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
参考书本77页,设计关于“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的调查表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传染病为主要线索,需引导学生明确三个问题: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传染病?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但头脑中形成的概念未必清晰,因此真正理解起来不容易。这节课在备课时,我就反复对自己强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注重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要让学生通过体验来形成概念,而不是直接去读书上的文字。所以从引入环节开始,我就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图片让学生充分理解“病原体”,运用模拟、演示实验让学生理解流行的三环节,使课堂变得生动活跃起来,要体现的教学理念,以及“从生活中来,教学指导服务于生活”的指导思想。并出示典型例题,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关于传染病预防措施那部分,我放手给学生讨论,事实证明学生还是很聪明的,基本都能够说出。所以也启发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相信学生,尽可能地放手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