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黄土高原
所属栏目:初中地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_江苏省 - 苏州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_江苏省 - 苏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风成说”。
3. 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知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记录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求知欲突出,这些都构成本节课探究学习的有利因素。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归纳整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多因素组合分析、多角度归纳整理更是他们的弱项,这会给本节课的重、难点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3重点难点
1.黄土高原“风成说”。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及原因。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一个特殊地形区,下面我们一块来一段视频《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文艺演出特别报道》。共同感受一下来自这个地形区的地方特色舞蹈安塞腰鼓。引出新课。
活动2【活动】讲授新课
教师播放课件——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
首先大屏幕展示中国地形图以及我国四大高原自然景观图,让学生指认黄土高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再让学生在地理教室后面悬挂的中国立体地形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然后教师从多个视角,特别是作为文明的摇篮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结合教师课件(风成说动画)看课本第27页活动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情况,然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课件中高原照片和课本插图6.29“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黄土川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特别前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教师请地理探究小组成员介绍“黄土地貌”沙盘模型,并和在座其他同学活动指认黄土地貌。
黄土地貌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首先让学生看一组水土流失资料。读图6.3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达30°,坡长一般100米~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活动3【练习】课堂实验
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清,可让学生观看水土流失对比实验视频,阅读图6.34“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在读图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②烧杯内水量多少;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从而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接着教师布置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实验任务,共分6组:
课前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报告记录表按组分好
观察小组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过程中实验报告记录,讨论并找到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第1组实验:同等降水条件下,植被覆盖率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第2组实验:同等降水条件下,地形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第3组实验:同等降水条件下,土质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第4组实验:土质、植被、地形相同的情况下,降水强度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第5组实验:同第1组实验。
第6组实验:同第2组实验。
实验后各组学生代表介绍实验结果,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教师总结,并指出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活动4【active.type.pj】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物质的来源有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支持。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侵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要求学生按组完成个人实验报告,提示第二课时的主要学习任务,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如何治理严重的水土流失?等。
活动5【作业】探知黄土高原(第一课时)练习题
非选择题一题,个人实验报告一份(附作业文档)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