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福建省

本站QQ客服在线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福建省

视频标签:地震中的父与子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福建省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福建省

教学目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实验小学:王连球
教学目标:
       1、品味描写父与子的言行,感受父子俩的了不起。领悟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进行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让学生想像阿曼达在废墟下的情况,运用所学描写方法进行小语段的训练,提高习作的能力。
       3、互动点评,提升学生的修改作文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以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父亲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为主线,写出了父与子各自的了不起,思路清晰非常便于教学。
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学习文本的语言特色,受到感染和熏陶,是教学本课的一个关键,好在五年级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强烈,而且感情比较丰富的年龄,这篇课文课文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我感觉只要方法得当,这篇课文的教学是对他们进行读写结合的好教材。
3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的内容发挥想象,运用所学描写方法完整准确的表达意思。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4.1.1新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实验小学:王连球
教学目标:
品味描写父与子的言行,感受父子俩的了不起。领悟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进行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让学生想像阿曼达在废墟下的情况,运用所学描写方法进行小语段的训练,提高习作的能力。
互动点评,提升学生的修改作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的内容发挥想象,运用所学描写方法完整准确的表达意思。
学情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以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父亲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为主线,写出了父与子各自的了不起,思路清晰非常便于教学。
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学习文本的语言特色,受到感染和熏陶,是教学本课的一个关键,好在五年级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强烈,而且感情比较丰富的年龄,这篇课文课文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我感觉只要方法得当,这篇课文的教学是对他们进行读写结合的好教材。
教具准备:
课件:
画面一:①谁愿意帮助我?②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③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语言)
画面二: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画面三: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外貌)
画面四: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音乐、画面、文字)
学生作文纸。红笔、激光笔。
课前活动:观看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录像
教学过程:
一、回忆故事 简评父子(1分钟)
1、孩子们,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前几天,大家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你们说像美国洛杉矶那样的大地震,人生还的可能性大吗?
生答:不大,
师:是的,人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然而这篇课文的这对父子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你们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呢?(了不起)
师:你关注了课文的结尾,真会读书, 老师将你们的思想记录下来。板书:了不起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课件出示: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过渡:那作者是如何描写,突出表现父子俩了不起呢?让我们重温文中感人的画面。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由谈美国洛杉矶那样的大地震,人生还的可能性大小的问题导入,通过“作者是如何描写,表现父子俩了不起这一品质呢?”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这节课末成曲调先有情,起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重温画面 感悟写法(10分)
1、回忆文中感人的画面:
2、学生回忆,读语句。
3、出示画面:
(1)、瞧!画面一:①谁愿意帮助我?②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③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语言)
师:谁愿意读?指名三名学生读这三句话。生1:师评价,王老师佩服你的胆量,敢第一个起来朗读!生2:师评价:你走进了父亲的心里,生3:师评价:孩子,你用心去读,真了不起。
谁能用不同的口气读这三句话?师评价:你读出了父亲不同的心情。真行。
师:同学们,面对众人的劝阻,父亲说的短短的三句话,你读懂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预设生1:从这短短的三句话,我们读懂了父亲的恳求;
生2:我们读懂了父亲的焦急;
生3:我们读懂了父亲已崩溃;(评价语:你善于从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情,了不起。)
师: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2)、同学们,再请看!画面二: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下面请全体男生读这句话。
师:听了这句话,哪个字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让你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
生:挖字。
师: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问大家,在父亲挖儿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哪些动作?生:(搬、刨、扔、抓)。
师: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只写了一个挖字,你能读懂作者的用心吗?
生1:这个挖字让我体会到父亲的艰辛;
生2:这个挖字更能体现父亲的劳累、和坚持。
师:是啊,一个挖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作者的匠心,这也是文字的魅力。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师:读完这句话,你们心中有疑问吗?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36小时?
学生回答。
生1:这样写更能体现时间长,困难大,父亲坚强的意志,对儿子的父爱,因为这样更能体现父亲为了儿子苦苦挖了36小时.更能体现父亲的辛苦.
生2:是为了(突出父亲挖掘的时间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生3:可以看出父亲为了救儿子,实现对儿子的承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对:这就是作者的独具匠心。
(3)让我们聚焦画面三: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外貌)
师:请听老师读这句话。
听完这句,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1:看到了一位不顾危险,不畏艰辛、执着的父亲。
生2: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体无完肤、伤痕累累的父亲。
这句中的到处指哪里呀?(身上、手上,脚上、肩上、
脸上、胳膊上、背上。)
这样写父亲的外貌更能体现父亲辛苦。
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对儿子非常担心,很害怕有什么闪失.‘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满脸灰尘’看出他很辛苦,不顾自己,一心找孩子.
师:(是啊!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惊人的力量!就让父亲的高大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里吧!把你的感受送进句子中朗读。下面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
(4)、最后请看,画面四: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语言)
先指名一位学生读,
师:同学们,此时浮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位怎样的儿子?
生1:一位勇敢、先人后已的儿子。
生2:我仿佛看到一位一心想着别人的勇敢的孩子。
师:听完阿曼达说的话,你感动吗?感动不如行动,把你的这种感动读出来。
师:让我们再满怀激情地去感受儿子的了不起吧。全班齐读。
师:听完同学们的朗读,王老师深深地懂得了阿曼达的了不起已浸润在这段话中的每个字,每个词语中。这就是作者写作的妙处。
总结方法:同学们,此时此刻,大家应该明白作者如何描写,突出表现父子俩了不起这一品质的?)
生说:师板书,(板书:语言、动作、外貌、神态) 将你的方法记录下来。
5师小结:是的,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描写方法。刻划了一位信守诺言、永不放弃、有责任感的父亲。塑造了一位信任父亲、勇敢、先人后己的儿子。
【设计意图:总结方法,蓄积情感。为了让学生从方法上有法可依,我结合感人的画面中的语句请学生总结写作的方法,提示学生在写作时可依运用描写方法。例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外貌来写一写。】
三、运用写法 尝试描写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分)
导语:但是,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当父亲在废墟上历尽艰辛寻找儿子的时候,废墟下的儿子又会怎样呢?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刻呀!
轰隆一声,孩子们就被压在废墟之下。在废墟下,桌椅被砸得破碎不堪,房梁斜插在地上形成一个三角。在狭小的空间里,黑漆漆的,十几个孩子挤在一起。这里没有父母、亲人、没有食物,只有黑暗,只有恐惧,只有饥饿,只有孩子们的哭声,同伴们撕心裂肺的求救声。同学们,请你张开想像的翅膀,想想废墟之下的阿曼达。
出示课件:
只见废墟下的阿曼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危险,面对死亡,阿曼达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到这里,阿曼达对同学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同学在哭,他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阿曼达。
2、指名学生说。
预设:
如:在废墟中,阿曼达对自已的同学说:“大家请别害怕,我们并不是胆小如鼠,我们要勇敢,请相信我的父亲,一定会来救我们的。”说完,阿曼达又想: “父亲啊!你会不会找到我和同学们?并把我们都救出来。”突然阿曼达的双手合在一起,跪下来,对着那一点点光线,轻声说道:“求老天保佑我的父母活着,而且把我和我的同学救出去。”
(师评价语:你的想像合理;你塑造了一位信任父亲、勇敢、先人后己的儿子;你描述了一位了不起的儿子;你所描述的阿曼达多么勇敢啊!
3、运用所学方法尝试描写。(12分)
课件出示:想像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4、学生写文
导语: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所学方法尝试描写,将动人的画面定格在纸上。时间12分钟。开始吧!
【设计意图:学生是习作实践的主体,只有写才会写。让学生选择自已认为最打动人心的画面用笔自主抒写。给学生充分的习作时间,让学生在“丰富的安静”中再现当时阿曼达在废墟下的想法。在描写中,学生果然依法而作,方法的运用比较灵活恰当,做到了学以致用。】
四、互动点评 修改提升(12分)(2+3+3+2+2)
1、谁愿意将自已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学生展示作品。(2分)
2、师评、生评(3分)
师:告诉在场的教师,你叫什么?多么轻快的名字啊!声音响亮,充满自信,同学们,看看XX同学的作文,字迹工整,写到了第——行的位置。王老师先给你点个赞。
开始读吧!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这是一种能力。
生读,读后师评
师:声情并茂,谢谢你的朗读。
同学们,王老师已经被XX同学的文章打动了,在这之前,我已迫不及待地在文章上画下了波浪线,这几处文字中,哪一处也打动了你呢?
生评,并说出打动自已的原因。
预设生1:小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位勇敢的男孩。
生2:小作者围绕中心意思写。写出男孩的了不起。
同时师可引导:同学们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1)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意思?(阿曼达信任父亲、勇敢、先人后己的品质。也可以从中渗透出父亲平时对阿曼达的影响)
(2)围绕中心意思,用怎样的方法和内容表达?
方法:描写方法。
师:同学们,XX同学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描写方法,你们说,该不该给XX同学再点个赞。
也可评:你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描写方法,真行。你们说,该不该给XX同学点个赞。
好谢谢你。同学们,XX同学在短短的十几分钟之内就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大家把掌声送给这位小作家。
3、同学们,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反复读自已的文章,修改不足之处。(3分)
4、展示、欣赏、分享。(2分)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会写,还要学会欣赏、下面也请同学互换作品,用波浪线在同桌的作品上画出描写精彩的语句。
请文章中有两次波浪线的请举手。没有两次也没关系,继续努力。
看来,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有写作的潜力,老师要为全班同学点赞。你们知道吗?作家就是从一句精彩开始的。
【设计意图:学生习作的展示不是为了评判学生写得好坏,而是通过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习作训练的重点,领悟写法,优化表达。通过自读、互读、赏析分享培养学生的习作修改的能力,助推表达的优化,增强读者意识,提振习作信心。】
五、总结延伸 走向生活(1分)
同学们,今天我们尝试着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的描写方法。课后,请同学们回顾自已的生活,用这种方法描写爱之歌,写一写,改一改,你的文章一定会更精彩。
附: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语言
                                                  动作                       了不起
                                                  神态
                                                 外貌
4.1.2教学活动
活动1【作业】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后作业:运用所学的“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进行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描写一个人。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地震中的父与子”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福建省”,所属分类为“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人教语文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福建省”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