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背土豆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背土豆》山西省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背土豆》山西省说课稿
《背土豆》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6、37 页内容,主要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科书创设了“老鼠背土豆”的童话故事情境,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一加一减两个场景,之后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展开了有关7的加减法的学习:一是进一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二是通过“想一想”活动,为正确计算7的加减法积累经验;三是通过“说一说”,寻找生活中有关7的加减法的原型,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为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借助有趣的故事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能根据数学信息列出加减法的算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培养学生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法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计算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背土豆》共安排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在观察情景图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整节课以故事为主线,把教学内容串了起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过程紧扣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适时引导。
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本课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索、操作、交流获取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故事激趣、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回顾总结。
(一)故事激趣
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探讨7的加法及计算方法
(1)出示第一幅图并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来问题: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来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情境。
(如一只小老鼠正在往袋子里装土豆,一边有5个土豆,另一边有2个土豆。)根据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提出哪能些数学
问题”,学生只要提出的问题合理,老师都给予肯定。
(2)将“一共有多少个土豆”作为主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会列出“5+2=7”或“2+5=7”。重点提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算法。
2、探讨7的减法及计算方法
(1)出示第二幅情境图,引导学生接着讲“背土豆”的数学故事,并提出问题。学生在讲好数学故事的同时,老师要善于捕捉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如袋子里有个土豆,掉出来1个,袋子里还剩几个?
(2)解决问题,并探索计算方法。教学时,引导学生列式并计算出得数:7-1=6。重点提问:你是怎样得到还剩6个土豆的?鼓励学生结合操作活动(如画图、摆小棒、摆圆片等)对算式进行解释。
(3)反馈交流算法。
(4)结合第三幅情境图,让学生编故事后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点名学生完成黑板上表格并说明这样填的理由。
让学生观察表格说说发现了什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有关7的算式。
3.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
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
学生思考后点名汇报,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地方会用到这些算式。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写算式,(课件出示课本37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说一说(课件出示几幅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算式和算法)
(四)回顾总结
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使学生脑海明白本节课所学内容。
《背土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能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具准备: 圆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在国庆假期干什么去了吗? 生猜测。
师:其实老师在这个假期去村里帮忙刨土豆去了。在刨土豆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小老鼠也很喜欢吃土豆,你瞧!(出示课件:教材第36页情景图) 师:谁能把图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啊!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讲故事。
师:是啊,小老鼠找到了7个土豆,它高兴极了,急忙装在口袋里背上就跑,结果还丢了1个土豆。同学们发现了不少数学信息呢。这里面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背土豆)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在观察情景图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准备工作。) (二)探究新知
1.“背土豆”中的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仔细看看第一幅图,看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两堆土豆,一堆有5个,另一堆有2个。 师:那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背走几个土豆呢?
师:这也是老师想知道的问题?根据我们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想该怎么解决呢?
生:左边有5个,右边有2个,一共有7个,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7。
师:说得很好。但是小老鼠并没有背走那么多。不信你仔细看第二幅图,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个大洞,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还剩多少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学生可能会这样:
•摆出7颗棋子代表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颗棋子,所以7—1—6,还剩6个土豆。
•可以画7个圆表示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个圆,所以7一I一6,也是还剩6个十百 2.口袋上的洞„„
师:小老鼠的口袋里最初装了7个土豆,外边i个也没有了,就是说外面有0个土豆(边说边板书算式记录);当小老鼠的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的时候,里面有几个土豆?用算式该怎么记录?
生:里面还剩6个土豆,算式是7—1—6。
师:如果每次都从口袋里掉出1个土豆,你能用算式记录下每一次的结果吗?可以用你手里的棋子摆一摆,再写算式记录下来。 学生边摆棋子边记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一直这样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就1个也没有了。现在把你记录的算式跟大家说说吧! 汇报交流后,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
3.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 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 在小组交流后,汇报。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
生2:原来有7个鸡蛋,已经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现在还剩5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用棋子演示“背土豆”游戏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记录,使学生懂得数学算式是记录活动的简单符号,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计算的能力,更让学生明白了7的组成,进一步体会到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三)总结
师:同学们,能把前面学习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应用到“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计算”中,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是越来越棒了,希望今后能巧妙地加以运用,帮你解决更多的问题!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