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所属栏目: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六课《中国共产党执政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北京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六课《中国共产党执政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北京市延庆区第一中学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要构建以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与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
本节教学设计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公共参与的能力、形成政治认同。
二、教学背景分析
高一学生在前期的学习及实际生活中对政党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比较分析能力与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同时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力、社会参与能力仍待加强,面对复杂的真实情境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新提法,我们重新整合了《政治生活》教材第三单元第六课的内容。以“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议题,通过探究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论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引导学生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形成政治认同。
本节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方式,通过议题的论证,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探究与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课确定以论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为教学重点,以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执
2
政方式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目标
基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和丰富的历史素材,引导学生在探究式、活动型的议题式学习过程中,自觉运用党的性质、宗旨、及党的执政方式等学科知识,以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分析社会现象,提高比较、鉴别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增强政治参与能力;通过探究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升华对党的认识,从内心更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增强政治认同。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议题 视频:
“不朽的马克思”
提出问题:为什么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
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怎
样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观看视频
思考教师问题
以纪念马克思诞
辰200周年时政要闻
视频导入本课主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 论证交流 提出问题一: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
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 请第一组学生论证课前研究成果
(教师课前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制定学习
任务单,与学生共同商讨议题的论证角度,组
学生分组论证: 1.第一组学生论证
交流:
(1)围绕论证的问题说明本小组的探究思路、方法
(展示本小组在课前根据学习任务单商讨并确定的探究问题:
让学生在搜集整理史实资料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能取得执政地位,全面认识党的先进性。
3
织学生搜集整理相关史实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治力量的不同,体会党的先进性。)
学生论证结束后,教师点评学生探究成果,总结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并对学生论证表现进行评价。
问题①近代中国能选择资本主义道路吗?
问题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2)运用课前通过网络、图书馆或参观访谈等方式搜集的资料,比较近代历史上不同政治力量的做法及结果,辨证地、历史地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原因。
(3)总结论证观点 (小组成员提炼并板书本组的关键结论)
2.其他小组点评、追问并补充论证。
教师提出问题二: 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
请第二组学生论证课前研究成果
(课前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的成就数据,以及党的几次重要
会议方针、政策的调整。引导学生思考,党的领导与人民富起来的关系。)
学生分组论证:
1. 第二组学生论证交流 (1)阐明本组课前确定的论证思路:
问题①改革开放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问题②为了让人民富起来,中国共产党做了
哪些重要方针、政策的调整?
问题③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过程中,马克思
引导学生在探究议题的过程中,通过亲自搜集资料、比较论证、表达观点,切实感受到国家发展,人民生活富裕起来,并进一步深入理解党的执政方式,理解党的领导与国家建设成就的关系,理解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4
学生论证结束后,教师点评学生探究成果,以小组论证所提供的资料为情境进一步追问:“党为什么要调整政策”“党的政策与国家意志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依法执政。
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2) 通过图片、数据、视频等资料,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经济、文化等)的变化,以时间轴展示党的几次重要会议方针、政策的调整,并分析这些调整带来的具体影响,总结党的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及其内容和意义。
(3)总结论证观点 (小组成员提炼并板书本组的关键结论)
2.其他小组点评、追问并补充论证。
教师提出问题三: 中国共产党怎样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
请第三组学生论证课前研究成果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近五年来国家建设的成就,学习十九大报告,侧重于探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学生分组论证: 1.第三组学生论证
交流 (1)阐明本组课前确定的论证思路:
问题①中华民族强起来有哪些表现?
问题②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做了怎样的规划?
问题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2)用图片、数据
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强起来,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理性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未来中国发展的意义,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5
学生交流结束后,教师点评并补充介绍十九大报告“词云图”,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与视频展示近五年来中国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成就,说明中华民族正在走向繁荣富强;介绍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现
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分
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意义。
(3)总结论证观点 (小组成员提炼并板书本组的关键结论)
2.其他小组点评、追问并补充论证。
总结提升
感悟认同
教师根据学生论证内容和板书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感受到党始终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在教师的总结过程中,感悟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更加认同党的领导。
通过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认同党的领导,感受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作用。
教学设计特点分析
本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方式,紧紧围绕政治认同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教学。“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议题本身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等),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相符合。
本节课采用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实践,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眼光、国情的眼光自主探究,有助于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