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垃圾分类
所属栏目: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一政治生活-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感受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北京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一政治生活-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感受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北京
2018年3月北京市区联合视导教学设计
1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感受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学科 思想政治
学段:高一第二学段
年级
高一年级
教材 书名: 《政治生活》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7 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遵循“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以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历练中自主思考、感悟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通过垃圾分类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公共参与的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高一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综合探究部分。在此之前,学生经学习了公民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途径和方式参与政治生活。依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学生学习第一课已经懂得: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参与政治生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这就为综合探究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和准备。在两课内容的基础上,感悟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在第一单元的政治生活教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本框教学内容的处理及依据
本框的教学主要探讨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别。我在讲这一内容时,主要想让学生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亲身体验,用身边的生活引导学生政治学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政治参与”、“如何有序政治参与”,感悟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从而把抽象的理论生活化,突破了教材已有的知识体系,通过整合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材料,用学生的真实生活讲教材知识,形成对理论的认知。
学生情况:
1.学生学习基础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的知识,初步掌握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这为本课教
2018年3月北京市区联合视导教学设计
2
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2.学生能力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探究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但学生普遍的问题是缺乏政治生活经验,特别是16岁左右的中学生参与国家民主生活的机会还不多,我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高一政治组开设“模拟政协”的校本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垃圾分类作为校本选修课程,我作为这门课的开设者,学生参与我设计的这门课,亲力调查,有话说。
3.学生心理分析:
学生学习了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对“我”的当家作主在心理上可能存在疑惑,缺乏政治认同感和参与的意识。
教学方式:合作探究法 访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 技术准备:多媒体
1.采访顺义区市政管委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措施、以及实施情况; 2.调查“顺义区垃圾分类”情况,发现问题; 3.整理、搜集相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4.制作小组展示幻灯片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新课标要求】
以“我们怎样当家作主”为议题,探究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和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调查顺义社区、农村、顺义一中的垃圾分类的现状,形成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通过学生分析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难以推进的原因,懂得公民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尝试如何促进顺义区垃圾分类的顺利开展,感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感悟怎样当家作主,理解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和价值。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采访、调查垃圾分类的现状,搜集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展示调查结果、探究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公共参与能力,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学生通过政府网站,参与建言献策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学生探究垃圾分类的现状,及所在社区、家乡垃圾分类停滞不前的原因,激发学生公共参与的意识、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意识;
通过学生探究如何更好的促进我区垃圾分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 通过学生对垃圾分类健康开展建言献策,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意识,认识到垃圾分类离不开“我”的当家作主,增强政治认同;
教学流程示意
2018年3月北京市区联合视导教学设计
3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 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实践调查分享感受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导入
【探究一】我参与 我关注
学生展示:
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介绍、资料 感受生活
激发欲望
多媒体展示
5 分钟
深入探究
发现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考察自己所在社区、家乡、学校垃圾分类目前的状况:
小组一:社区垃圾分类的情况
小组二:农村垃圾分类的情况 小组三:顺义一中垃圾分类的情况 展示“关于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调查,感受目前垃圾分类的状况,分享调查结果,找到顺义区目前垃圾分类的优点和不足。
发现生活,认识垃圾分类的必
要性提高
学生公共
参与的意识和政治认同
多媒
体展
示
15分钟
深度参与 思想碰撞
【探究二】我思考 我献策
我为“社区、家乡、学校”
小组交流,出谋划策,辩证思考垃圾分类存在的问
小组展示
15分钟
2018年3月北京市区联合视导教学设计
4
分享交流 献一策,寻找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建议或设计相关活动方案,要求:
方案题目:关于推动___________垃圾分类的建议
第一步:查询相关法律法规,看方案的内容是否与现行法规相适应。
第二步:提交单位(组织)、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建议内容提要: ① ②
③······ 设计活动、分享展示
题,提出 解决垃圾分类措施增强学生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价值引领 回归生活 拓展提高 【探究三】:我生活 我践行
请你就身边的垃圾分类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让我们生活社区、家乡、学校的环境更加舒心。 教师:引导学生登录政府网站,进行活动参与: 参与顺义区垃圾分类建设: 第一步:顺义区政府网站:www.bjshy.gov.cn----政民互动 第二步:点击相对应的职能部门或窗口进行反映 【教师小结】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意识
课堂延伸: 你所在社区、校园的周边环境还有哪些需要我们依法有序参与,课
后试一试向相关部门反映?或可以登录首都之窗——北京市政
府网站参与北京市和谐宜居之都建言献策
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全面认识生活增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的政治认同感学以致用
网络 互动
5 分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撰写:促进顺义区垃圾分类落实调查研究报告提纲 一、调查研究背景
(1)顺义区社区、农村、学校垃圾分类落实现状
(2)世界上几个国家和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 填埋比例 其他
东京
18%
无害化处理——99.7%
2018年3月北京市区联合视导教学设计
5
二、调查过程 (1)文献查阅
①相关报道,如其他地区的实践经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一种其他类型的文献资料) (2)访谈及问卷调查
①访谈对象:居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其他两类访谈对象) ②走访、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垃圾分类难以推行的原因
组别 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美丽乡村组 和谐社区组 生态校园组
三、建议及措施——如何落实垃圾分类,加快顺义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方案题目:关于推动_________________垃圾分类的建议
第一步:查询相关法律法规,看方案的内容是否与现行法规相适应。
第二步:提交单位(组织)、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内容提要:
① ② ③
巴黎 5% 100%的生活垃圾进行了增值处理,包括回收利用和焚烧发电 瑞士 15% 焚烧——80%
北京
80%
焚烧——2%;堆肥——8%
【注】填埋对环境危害最大,会严重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垃圾焚烧和垃圾焚烧发电在国外发展了100多年,技术非常成熟,已经成为处置垃圾的主要方式。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节课教学设计是通过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了思考问题的环境与平台,教学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层层深入设计探究问题,通过学生展示顺义区社区、农村和顺义一中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问题、交流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提高参与的能力,真正帮助认识到垃圾分类离不开“我”的当家作主,增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形成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有助于鼓励学生热心公益活动,承担
2018年3月北京市区联合视导教学设计
6
社会责任。同时,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和价值,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知识,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节课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学生实践调查活动的过程作为呈现方式,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历练中自主思考、感悟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自觉践行垃圾分类。同时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通过垃圾分类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参与的能力。
本节课选取的垃圾分类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这些资源在教学中发挥了设计之初的作用,实现了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自主探索、领会其中蕴含的政治学道理,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