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中非命运,共同体,跨学科融合课
所属栏目: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2019年广东省互联网优课教研跨学科融合课展示活动课例《寻古探今—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广东汕头华侨中学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寻古探今——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本节课以《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以“一带一路”为背景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主要培养和发展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本教学设计依据2017年普通高中政治、历史、地理学科课程标准。政治科课标是选择性必修1-2.2:引用有关资料,全面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描述世界多极化趋势;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释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同时,融合科目历史科课标是必修1.21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选择性必修2.5交通与社会变迁。融合科目地理科课标是必修2-2.6: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选择性必修1-2.9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以探讨议题“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是否是部分西方媒体所说的‘新殖民主义’”,分析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对非洲和中国的经济、政治意义,增强学生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政治认同。落实此教学目标,还将历史、地理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达成多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升。
1.政治学科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致力于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政治意义,认识中国对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中非的国家利益,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落实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历史学科通过引导学生学生阅读所给史料后,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能以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在特定的时空联系下由表及里,深入本质,概括出西方列强对非洲进行殖民统治的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释出非洲殖民统治的目的及影响,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3.地理学科通过引导学生对非洲东部地区的地理环境分析,以及以交通要素为切入点分析中非的区域差异和优势互补,让学生理解各个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决定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认识区域,评价区域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4.信息技术学科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检索,提炼知识,绘制思维导图,以及使用
2
智能电子交互设备发布和提交问题,讨论成果演示等,落实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信息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19—20世纪西方国家在非洲进行的殖民扩张对非洲的影响; 2.以埃塞尔比亚为例,分析交通对非洲经济发展的影响; 3.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政治意义。
(二)教学难点:突破课程议题“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是否属于部分西方媒体所说的‘新殖民主义’”,增强学生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政治认同。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生成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导入 创设“中非合作”、“一带一路”的
情境,由时政报到引发学生思考。
认真听讲,进入学习情景。
创设情境,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矛盾引发学生思考。
议题
提出 提出议题: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是不是西方部分媒体所说的“新殖民主义”?
小组探究:1.19—20世纪西方国家在非洲进行殖民扩张的手段、目的
及其影响。
2.中国在东非援建铁路的地理背景
和意义。
3.中国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政治意义”
任务说明:接下来使用“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和“合作探究
通过教学平板扫描二维
码,获取学科资料包,分小组进行问题探究。
布置小组任务,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
3
法”,各个小组通过二维码获取使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包,讨论、探究并整合讨论成果,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分学科进学科小组进行指导。
学生分成三个学科小组,
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学科分支问题、绘制小组讨论成果思维导图
学生在问题探
究中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并及时提炼形成小组观点。
教师现场指导和及时点评,并作归纳补充和梳理学科知识点。
小组学生代表上台分享小组学生的观点。
历史:引导学生认识西方对非洲殖民的影响。 地理:认识交通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政治:认识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解决
议题 教师点评归纳:教师点评学生的回
答,并从“寻古”到“探今”做思
想升华,引导学生思考共建中非命
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
学生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综合三学科的探究
内容,对议题进行回答。 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整合能
力。
总结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为什么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做总结升华
德育共鸣。
情感升华,培
养政治认同感。
课后
任务 布置任务:“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
体,我们可以做什么?”
领取任务,课后合作完成
课程延伸与拓展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