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陈情表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第7课《陈情表》第二课时-贵州省 - 安顺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教学设计:《陈情表》(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从横向角度讲,连同《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可以认识到我国古代抒情散文的一些特点。从纵向角度讲,《陈情表》是高中阶段必修部分的最后一篇文言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经过必修一到必修四的学习,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文
言文自主学习能力,以便与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更好地衔接起来。
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篇情满笔端、措辞恳切的至情美文。作者无论是诉自己的孤苦之情和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还是述自己对朝廷恩德的感激之情和对晋武帝的忠敬之心,都悲恻动人。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后,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基本可以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同时,梳理文章结构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可以大胆尝试利用“学习合作小组”,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文言文的讨论和学习,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引导和指导即可。 三维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小组互助研讨,学生自主完成新旧文言文知识的衔接; 熟读并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
合作探究,研习本文结构思路,学习作者写作的严谨缜密; 通过学习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本文朴实而真挚的感情,理解作者传达的“忠孝之情”;
感悟孝道,实践孝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研习“陈情”的结构思路,学习作者写作的严谨缜密; 2、准确解读作者所陈之“情”。
教学难点 深入探究李密所陈之情、为何陈情、如何陈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资源准备
导学案、多媒体录播教室、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 新课导入 (5分钟)
一、新闻连线
通过观察图片和新闻连线,让学生感知“孝”这一话题。
1、利用图片、新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堂课的主题——孝;同时,连线社会新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
素材。
第 2 页 共 6页
新闻:
①儿女长期在外地工作,虽按时寄生活费,但少返家。为了让孩子常回家看看,近日,罗源七旬王依姆以“不尽赡养义务”为由,将自己儿女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子女支付10年来的生活费共5万元,并要求子女在节假日回家看望。 ②吉安安福县的七旬刘老太生有三个在乡邻眼里看来很孝顺的儿女,然而前不久刘老太却把三个子女告上了法庭,当着法官和三个儿女的面,刘老太说:“我告你们不要你们的钱,只要你们‘常回家看看'”。
类似的新闻不少,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学生畅所欲言,引出“孝”的主题。) 教师补充: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同时新增了“常回家看看”等内容,还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二、连线苏轼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内心,去聆听让人堕泪的至情美文《陈情表》。
2、引用苏轼的评
价,向学生暗示
“孝”这个主题贯穿古今。
二 整体感知 (37分钟)
一、快速阅读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
二、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1、合作探究一:
(1)析题:陈情表
陈——陈述、禀报 情——隐情、苦衷
表——中国古代臣下对皇帝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
(2)根据对文章标题的分析,引发了哪些思考?(板书)
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为何陈情——如何陈情——结果如何
(3)是谁陈情?(作者简介)
作者李密。从文章第一段可知,他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抚养成人。李密博学善辩,以孝敬甚笃名扬乡里。
《晋书 孝友传》将他名列首位,誉之“以孝谨闻”。
(4)向谁陈情?(背景介绍)
晋武帝(司马昭之子司马炎)。
公元263年,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据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
3、留给学生一定时间阅读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本堂课学习的方向和要掌握的知识点。
4、析题的设计是本堂课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思路、线索。
5、本堂课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点就在于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这也符合了《新课标》、“高效
第 3 页 共 6页
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被列为笼络的对象。
然而李密对蜀汉念念不忘,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位取得天下的,内部矛盾
重重。因此李密作为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察觉到了,因此晋武帝屡次发诏,催促李密赴任就职。此时李密已经44岁,家有96岁的祖母无人赡养。于是李密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
(5)陈什么情?(PPT展示)
悲苦之情(祖孙)、尽孝之情(祖母)、尽忠之情(朝廷)(根据背景介绍和学生自主疏通文意可知)
提问:原文是如何讲述作者悲苦身世的?
点拨:
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臣以险衅 年幼多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夙遭闵凶 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文章第一段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总摄下文,作者起笔用这八个字概括了自己的悲苦之情,落笔酸楚,奠定了全文悲凄的感情基调。
提问:原文是如何叙述尽孝之情的?
①(第一段末尾)“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②(第三段末尾)“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点拨:
祖母刘氏早被疾病缠绕,时常卧床不起,李密侍奉汤药,不曾间断离开过。他
要是没有祖母,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没有他,也不能度过剩下的岁月。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李密不愿放弃对祖母的侍奉而远远地离开她。
提问:原文是如何陈述尽忠之情的?
人们常说,舍小家为大家。试想,如果李密只陈述与祖母的关系,晋武帝会不会批准李密不去就职?他还陈了什么情?请用原文回答。
点拨:
不会,文章第二段陈述了作者的尽忠之情。
朝廷征召,优礼有加,通过“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表达朝廷对作者的重视和作者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又通过“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描述了朝廷对作者的催逼。
但李密做出的回应都是辞谢。
课堂”等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小组内
部及小组之间的互帮互助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效。同时,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讨论,还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6、文言文的学习,基础是字词句的疏通。本堂课是第二课时,不再重点讲字词句,但不代表脱离了文言文
的教学,而是要求学生结合原文来分析文章,这恰恰给学生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检测学生第一课时的学习效果和复习
效果。这也正是“高效课堂”的理念体现。 察孝廉、举秀才——辞 拜郎中、除洗马——辞 ↓ 层层催逼
(6)为何陈情?
点拨:
一面是“躬亲抚养”、“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九十有六”的祖母,一面是对自己恩重如山的朝廷,作者难以抉择,陷入了“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两难境地,揭示忠孝两难全的矛盾,这就是作者陈情的原因。
察孝廉、举秀才——辞 拜郎中、除洗马——辞 ↓ 层层催逼 ↓ 欲奉诏、病日笃 ↓
进退狼狈(矛盾:忠孝两难全)
(7)如何陈情?
面对尽孝还是尽忠的两难境地,作者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又是如何向晋武帝陈情的?请用原文回答。
点拨:
首先,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称颂朝廷并为自己“愿乞终养”寻找依据。 其次,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表明心志。
再者,“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通过年龄对比,分析尽孝和尽忠的选择。“乌鸟之情,愿乞终养。”,以鸟喻人,令人动容。
最后,通过“愿乞”“矜悯”“愚诚”“陨首”“结草”“犬马怖惧”等,表示忠心可鉴,忠恳之极。
作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忠,最终解决了两难的矛盾,先尽孝后尽忠。
(8)结果如何?
《古文观止》:“晋武帝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李密用至孝之心感动了晋武帝,最终得到了认同和许可,暂停征召。
第 5 页 共 6页
(9)主题思想
本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典型孝子的形象,作者在文中叙述了自己年幼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苦抚养,既婉转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又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感激之情,还表示了赡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学生归纳)
文章将叙述、说理、抒情交融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师补充)
2、合作探究二
图片展示,吸引学生对“孝道工资”“亲情工资”“尽孝”等重点词语的关注,再由一则社会新闻引发学生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探究。
2015年10月23日,在文华学院的一场校园招聘会上,武汉一企业开出的一项“孝道工资”引人注目。招聘人员称,“孝道工资”发放形式采取给员工父母在银行开户,随着入职年限增加和职位升迁,“孝道工资”也会随之增加。该公司的这一举措吸引不少求职者。
企业发“孝道工资”,已不是新鲜事了,河南、浙江、江苏等地的企业都曾推行过类似的“亲情工资”——企业每月将工资外的一笔钱直接打到员工父母账户,以此替员工尽孝。
如何看待这类现象?学习小组讨论并发表观点。
点拨:发放“孝道工资”一举不仅教育员工要有孝心,也向全社会传递了孝道意识。(联系社会实际,言之成理即可。这一环节会引发学生赞同和反对此做法的争论,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理解其积极意义。)
7、无论是学习文言文还是学习现代文,除了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感悟孝道,实践孝行,学会孝顺父母、长辈,学会传递孝道意识。
第 6 页 共 6页
三 课堂小结 (2分钟)
“孝”是本能,是良心,是美德,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作为中学生,不仅要感悟孝道,更要实践孝行,将孝继承并发扬光大。 四 作业设计 (1分钟)
1、 课外阅读:毕淑敏《孝心无价》;
2、 借鉴作者写作的思路,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表达自己的某种无奈之“情”; 3、 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陈情表
李密
是谁陈情 向谁陈情 陈什么情 孝 为何陈情 如何陈情 结果如何 8、板书简洁明了,给学生课堂学习提供线索。
教学反思 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授课引导过程思路清晰,易于学生快速深入课堂学习中。
3、学习小组贯穿课堂,大胆放手,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讨论,并且让他们有表述讨论结果的机会。
4、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很好地践行了“高效课
堂”“高效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缺点:
1、课堂设计的环节不够紧凑,衔接性不够好。 2、部分相关知识没有很好融入教学过程中去。
3、课后的反馈练习较少,对于学困生来说,不能足够地训练他们掌握文言知识的能力。
9、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上课做的充分准备。而教学反思则能在课后及时根据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记录,方便日后教学的改进。
参考资料:《世纪金榜》 高中全程学习方略(语文必修五)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