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过小孤山,大孤山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吉林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过大孤山小孤山》教学设计
【教材、学情分析】本文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赏析示例,是陆游的一篇游记散文。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学生学习了陆游不少诗词,对陆游也有一些了解,结合鉴赏诗歌的方法,明确作者在所写的山川景物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和韵味,也寄托着自己的真挚情感。作者船行于长江小孤山大孤山一段,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陆游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更加流露出作者对当朝者无心抗金,不收复中原的愤慨之情。 【教学目标】 1.理清行文脉络。
2.掌握本文描写景物的手法。
3.在阅读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4.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描写景物的手法。
2.在阅读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教学难点】
山水寄情中“情”的把握。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赏析法。 【教学准备】
1.第1课时中学生已熟读课文,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的解释及特殊句式用法,疏通文意。
2.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共3课时,本节课为第2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倘若这个世界有原先,倘若能够推开岁月尘封的门,就让我们穿越清、明、元,一路走到南宋。或许我们会和着凄婉的宋词,去感受一段在江南的烟雨里忧伤了千年的爱恋,或许我们会听着悲慨的《书愤》《示儿》毅然踏上铁马冰河的战场,去找寻作者“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深深伤痛,或许我们还会顺着如练的澄江,去探访山苍苍,水茫茫,静立水中央的小孤山、大孤山……
二、展示目标 1.理清行文脉络。
2.掌握本文描写景物的手法。
3.在阅读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4.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文本研读 (一)速读课文
在第1课时读准字音、句读的基础上,速读课文,画出作者的游踪示意图。 明确游踪:
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遂行泛舟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二)细读课文
2
1.文章中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这些景点。 明确:
烽火矶、彭浪矶、小孤山、大孤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并展示) 2.文章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色? A、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进行描绘 B、运用移步换景法层次分明地描写 C、引用传说,前人诗句 四、 探究赏析
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具有山水情怀,《小石潭记》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冷清,分明就是作者内心的孤寂落寞的真实写照。 《岳阳楼记》中“岸芷汀兰,郁郁葱葱”的勃勃生机,分明就是作者积极入世的博大情怀的表现。《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的洒脱,分明就是作者一种失意人生中的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的山水情怀。《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名篇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看到文人们借山水以言志、借山水以明心、借山水以寄情、借山水以悟道。 (一)本文是怎样融情入景,借山水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参考答案: 1、写孤石。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山有万状,石有万种,作者为什么偏偏只写“不附山,杰然特起”之石呢?
我们自然会想到受南宋朝廷主和派排挤、打击,仍不改恢复之志的诗人的孤傲情怀。 2、泊沙夹,游小孤山中庙宇,“徙倚久之而归”,为什么?
“徙倚久之”,绝不仅仅只是想多看几眼风景,更是表达了面对半壁江山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绪。
3、为什么要写“俊鹘抟水禽”这个场景?
这本是自然的一种生存现象,算不上是怪异景色,而作者却将其作为一景写入其中,并叹“甚可壮也”,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感叹的不仅仅是“俊鹘抟水禽”吧?联系陆游的抱负理想及前半生的经历,我们可以联想到诗人此时多么希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鹘,希望南宋对金的斗争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动人心魄。
4、江水清浊分明,“合处如引绳,不要乱”,有什么隐含的意义吗?
作者在文中写江水清浊,隐喻主战和主和两派的势不两立。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二)山水寄情,那么本文的中心主旨是什么?
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陆游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更加流露出作者对当朝者无心抗金,不收复中原的愤慨之情。 五、课后作业
请用本文描写景物的手法写一篇游览“镇赉县南湖生态园”的游记。 六、板书设计
游踪 写景方法
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