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天津市 - 西青区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天津市 - 西青区
人教版 必修3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四问】
第一问:我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二课时。通过第一课时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已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本节课内容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将本节所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做好知识铺垫,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节通过对草原过度放牧、生态农业等实例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在利用生态系统资源的过程中,如何解决期望的“高效”与“持续”的矛盾,如何根据客观规律来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对能量流动的知识虽然有所认识,但在实践生产生活中怎样运用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提高能量利用率,缺乏感性认识。我校学生虽然部分来自农村,但对农业知识了解甚少,对家乡农村现有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发展趋势等知之甚少,很难将学习的生物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本节上课前安排“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实验,可以让学生对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所了解,再通过西青区大寺镇凯润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的生态农业实例,创设情境,拓展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农业科技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主动摄取、积极建构的生物文化场景,不仅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生命性、开放性、创新性,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2.应用能量流动规律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调查农田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自行设计自己所在农村的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西青区大寺镇凯润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的生态农业实例,对学生进行的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2.通过讨论形成合理利用资源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难点: 构建生态农业的能量流动模型并分析。 第二问:我打算让学生怎么获得?
五、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式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2.通过实例及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能量流动实践意义。 3.通过展示活动开展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进行多元评价。 4.通过“技能训练”进行反馈提高。 (二)理论依据
遵循“绿色生命教育”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层层深入的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体现出我校绿色生命课堂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个体出发,从人出发,以人为本,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首位。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主体能动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心在于学生的“学”。因此本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的环境,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究,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
第三问:我打算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节教学内容自主探究需要10分钟,展示交流需要10分钟,归纳总结需要10分钟,反馈提高15分钟。
第四问:我怎么知道教学达到了我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我的要求?
通过课堂学生展示、师生、生生交流、课堂练习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堂五环节】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设疑
导入 【知识回顾】复习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提问】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渠道?2. 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哪几个去向?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 【视频情景】过度放牧带来危害。
【问题】如何解决畜牧生产中“高效”与“持
续”矛盾(引出本节学习主题) 【创设情境】电影“狼图腾”视频片段
讨论狼对生态平衡的意义
思考、回答 分析实例
观看、思考、回答
复习旧知,理解原理,为本节学习实践应用打好知识基础。 电影“狼图腾”视频不经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震撼,而且嫩更让学生
进一步认识食物关系与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同时进行情感教育。
自主 学习
思考:人们能不能改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
规律?
自主探究1:(一)草原如何放牧,才能达到
产畜量高又不会导致草场退化?
时间:3分钟
自主探究2:(二)根据调查实验,试画出这
个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式图
时间:5分钟
学生通过草原放牧量的确定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实例分析,归纳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让学生明确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多元 互动
学生展示1: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
生生互评:其他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与自己总结内容进行比较,修正。
学生3人展示 学生评价 其他学生主动评价
教师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通过有代表性的同学展示总结内容,可以了解学生不同【师生互动】根据学生展示内容和生生评价师生共同讨论农田生态系统中养殖动物的饲
料来源及粪便、农作物秸秆是如何处理的。 【实例分析】西青区凯润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成产模式:牧草种植及农作物秸秆利用→奶牛养殖→水产养殖→沼气发酵与利用→食用菌栽培。
【问题讨论】1.分析案例中,画出这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2.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意义?
学生展示2:凯润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成产模式的能量流动模型。
生生互评:其他学生对学生模型进行评价、补充,并总结能量流动实践意义。
讨论相应内
容 分析实例回答
通过图片呈现资料,总结特点
学生3人展示 评价修正
讨论相应内容
思维方式所体现的知识应用能力。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漏洞,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 通过生生评价可以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对自己总结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
师生共同讨论难点内容有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 提升
根据讨论对自己所调查的农村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进行改进、修正。 借鉴西青区大寺凯润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模式,设计自己所在农村的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结合前面互动
内容进行总结、修正 将生产实践与课堂教
学相结合,使课堂教学真
正体现生命性、开放性、创新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反馈 拓展
“技能训练”分析和处理数据 讨论:玉米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画出能量流经该玉米种群的图解,这块玉米地提供给人的能量少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分析计算,画图。 提出提高玉米农田能量利用率的措施
通过训练,和学生的
反思归纳,提升学生利用知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思维拓展:修改并撰写调查报告设计所调查农村的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课下进行报告的撰写 通过课后思维拓展训练进行巩固提升。
七、板书设计
一、能量流动过程 二、能量流动特点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合理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 2: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利用
【反思四特征】
八、教学反思
(一)我是如何落实“课前四问”的?
1.获得什么?本节课知识目标是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讲本节所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建立起联系,反应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的关系。能力目标一方面通过调查农田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自行设计自己所在农村的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情感目标主要通过西青区大寺镇凯润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的生态农业实例,对学生进行的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2.多长时间?学生20分钟,反馈10分钟,讲授15分钟。
3.怎样获得?学生通过调查,实例分析理解研究能量流动实践意义的两个方面。
4.达标?通过分析和处理玉米田能量流动的数据,提出解决玉米地提供给人的能量少措施,体现本节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二)我是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
本节内容的重点在学生复习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的基础上,如何根据客观规律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解决“高效”与“持续”的矛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1.自主探究:通过《狼图腾》草原破坏实例分析,提出研究能量流动实践意义,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学生展示,课前学生所做“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展示构建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式图,了解学生不同思维方式所体现的应用能力。
3.多元评价:学生相互互评,发现自己构建模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拓展提高:实例西青区凯润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分析案例,构建生态农业的能量流动图解,并分析其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和意义,理解能量的多级利用。
5.反馈应用:分析玉米田能量流动的数据,提出解决玉米地提供给人的能量少措施,体现本节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多媒体演示在做进一步分析。
(三)我是如何体现生命课堂“四特征”的?
1.借鉴西青区大寺凯润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模式,学生自行设计自己所在农村的生态循环农业经
济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生产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创新性。
2.通过调查实验的实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很难把握,对学生生成的知识能够及时地捕捉,体现了绿色生命课堂的开放性。实例分析后采用合作型学习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调查报告,体现生命课堂的温暖特征。
3.“课堂展示环节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展示给同学,展示内容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思维加工就可以,无对错之分。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一种安全、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氛围,同学间相会评价,可以保持一个充满赞扬和肯定的积极心理环境,使学生感到安全,受到鼓励,得到尊重,体现了绿色生命课堂的温暖特征。
4.同学间相互评价借鉴、提高,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发言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更多的同学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体现了绿色生命课堂的分享特征。 (四)我要挖掘的绿色生命教育教学资源有哪些?
1.利用西青区农业发展的地域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生物学的欲望。根据创设情境,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达到“我要学习”的目的,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习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技能训练的课堂反馈环节,既能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又能拓展问题内容,体现本节内容的实践的应用,一举两得。
3.借鉴西青区大寺凯润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模式,学生自行设计自己所在农村的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生产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创新性。 (五)专家引领或同伴互助的建议
1.把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展示出来。学生调查内容展示方式就是体现对学生个性的特征的尊重。 2.给学生留的开放性作业,能够让学生以更大的视野方位认识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应用,使生态系统能量得到高效利用。
3.认真研究生命课堂的各环节特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都有所感触。 4.设计占位高,结合社会具体问题,设计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将学科知识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中学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视野,上升到整个学科思想中。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