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甲午中日战争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甲午中日战争》陕西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及影响。
(2)通过解读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进一步夯实学生史料解读的能力。
(3)通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培养学生分析、整合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独学成果分享养成合理利用地图册的习惯,能够形成历史学习中的空间概念。
(2)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史料以及学生自己积累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指导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战争过程的观看,认识广大爱国官兵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对清政腐败无能,外强中干、不堪一击的了解,从耻辱中感悟国力衰微、落后遭劫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
2新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
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当堂下发导学案,学生课堂的独学、对学、群学、反馈、展示、总结等环节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在学生独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限时独自思考习惯的养成;在小组之间的竞争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强调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本课要用历史再现——初识甲午中日战争;历史再探——探究战争的原因和影响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课堂上敢参与、会展示、会总结等习惯,以达到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2、设计理念:
以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为原则——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进行活动设计——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最终达到目标的实现
3、教材分析
《甲午中日战争》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第一课侵略史中的内容,在授课之前,要让学生明确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即: 甲午中日战争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成了一条列强侵略中国不断加深的主线索,而此次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此后,一个新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但课本中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讲解很少,只占有两段内容,仅仅说了内容及部分影响,而且散布于教材的“国门洞开”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中。鉴于其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将本节课单独列为一课时内容和学生一起探究。
3学情分析
《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但初中教材内容讲述过于简单,对其背景,过程影响等的表述不够全面。过少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多对课本中隐性的知识感兴趣,对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历史资料等材料创设历史情景,进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确定依据:《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而课本对于《马关条约》的影响是分散于课本中且不完整,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整合《马关条约》的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把《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突破方法: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浅出,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学习等方法从而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
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确定依据: 一方面根据课程标准、学情,另一方面初中历史学习的是是什么,高中历史更多的在于学生掌握为什么,怎么样。而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教材对这一知识点没有提及,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把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突破方法:通过教师补充的史料引导学生总结出日本侵华原因,从而突破难点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甲午中日战争
1、课前准备
临上课前2分钟,为促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针对基础相对较差的班级学生做好两件事:一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顾,通过学生集体齐读“国门洞开”这一子目下已学内容来达到;二是以此为切入点,与学生分享点滴感悟:用心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用心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在知识与精神鼓励的双重刺激下提前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2、导入
播放关于日本的两组图片(第一组:关于小人物大智慧的图片:樱桃小丸子、聪明的一休、蜡笔小新、相扑等;第二组:小泉之心路人皆知、历史岂能篡改、钓鱼岛在哭泣)及央视主持人水均益及读者上的话语:“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是离我们最近又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日本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我们的朋友?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重温一段不应忘却的历史-----甲午中日战争。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力求点题、起兴、简洁,选择这样的设问设置悬念,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2【导入】历史再现——初识甲午中日战争
活动目标:
以独学成果分享的形式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基本史实。
活动设计:
(1) 3分钟内阅读课本P25页第二自然段及地图册P11页《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用关键词在
导学案上写出你看到的信息。
(2) 教师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巡视,发现并纠正学生独学过程中的问题。
(3) 学生完成后脱离教材用关键词拓展阐述甲午中日战争的基本史实(《马关条约》的内容、过
程,签订的时间等),其中过程的描述是学生根据多媒体上的地图完成。
(4)多媒体播放战争回顾(配有背景音乐),满纸辛酸泪,从邓世昌到旅顺大屠杀再到“万忠墓”碑石的树立,将学生带入到对战争发自内心感触的情景。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在短时间内信息提取的自主学习能力。此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简单史实的提取和表达能力,地图的引入让学生要有一种历史也应注重空间概念的意识,而基础史实阐释之后的战争回顾更是想将学生带入设定的情景中,体验一种油然而生的情感教育,并顺其自然的引入下一活动)
转入下一活动:
我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多吨。然而,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对大清帝国的战争。日本怎敢打师傅呢?
活动3【活动】历史再探——战争的原因
活动目标:
(1)通过解读多媒体上教师搜集的史料,提高学生史料解读能力群学来完成对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会独自思考及体会历史学习技巧;
(2)通过学生展示、质疑对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动设计:
(1)学生独自思考解读多媒体上呈现的以下几段史料:
史料1:“日本乃万国之本”,“开拓万里之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御笔信》
思考:明治天皇的御笔信说明了什么问题?
史料2: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
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方列强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持什么态度?
史料3:慈禧:哪管国家兴亡 ,生日非过不可。“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史料4: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乘机派大军入侵朝鲜。起义被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府关于中日同时撤军的建议,反而继续增兵,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
思考:上述材料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1)经过学生的质疑、补充最终得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清政府:腐败
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教师适时介入,指出学生讲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示例:大陆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日本大陆政策于19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并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得以实施。因此中日甲午战争本质上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日本近代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必然产物。
(1)两分钟时间学生完善导学案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的呈现进一步夯实学生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图示让学生理解日本的大陆政策及这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并顺其自然的引入下一活动)
转入下一活动:
正如前面所说,这场战争爆发时慈禧太后筹划着为自己过寿,而日本的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日本倾尽国力打赢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活动4【活动】历史再探——战争的影响
活动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及史论结合的意识
(2)通过学生展示、质疑对抗,来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活动设计:
(1) 5分钟小组合作探究逐条分析《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通过分析能得出什么结论?(黑板关键词展示)
(2)最先完成的小组黑板展示
(3)对比性的选择小组进行点评
(4) 教师适时介入,指出学生讲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示例:《马关条约》的影响
内容
危害
割三地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
赔二亿
加剧了人民负担,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开四口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设工厂
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
总结点拨: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条约的签署使得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而清政府的腐朽,进一步勾起了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活动5【作业】历史的回音
晚年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感情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纪实性的长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 …… “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昔日的辉煌随历史而去,万邦来潮的记忆依稀还留在心中。冰心哭的完全不能下笔,纸上唯有落下的热泪,终究未完成《甲午战争》,让我们帮冰心一起完成它的遗憾,课后自编《甲午中日战争史》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