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六专题四《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浙江省 - 湖州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六专题四《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浙江省 - 湖州

视频标签:秦始皇陵,兵马俑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六专题四《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浙江省 - 湖州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教学立意】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秦陵的选址、规模,陵墓封土的高度、以及陪葬坑的种类繁多,凸显了秦始皇独尊的地位,即帝王之尊;地宫的布局展现了大秦帝国的疆域,即帝国之域;兵马俑坑的布局和众多的兵马俑展示了大秦帝国的军事智慧和强大,即帝国之威;地宫中的百官位次、陪葬坑的功能体现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即帝国之制。因此,整个秦始皇陵体现着“事死如生”的原则,实际上是被搬入 地下的人间世界的缩影,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地理位置; 
史料实证:通过文献和实物探测,证实司马迁关于地宫描述的可信度,学生并借此了解探究历史真相的方法:二重证据法和跨学科研究; 
历史解释:通过秦始皇陵的布局设计解释秦始皇陵“事死如生”的原则; 唯物史观:辩证评价秦始皇陵; 
家国情怀:体会秦始皇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国的秦始皇陵这一世界遗产、“世界第八大奇迹”而自豪。 【课时】1个课时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关于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兵马俑展示的军事力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且思维较为活跃,具备一定的史料概括和分析能力,乐于积极参与课堂探究,但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具体布局缺乏具体了解,对其文化内涵未能深入理解,因此需要教师补充相关地图和史料。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秦始皇陵体现的“事死如生”的原则 
 教学难点:探究历史真相的方法:二重证据法和跨学科研究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述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  学法:合作探究法、史料分析法等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两则新闻: 
    新闻一:2018年美国博物馆展览兵马俑,美国男子罗哈纳对其喜爱至极,折断并偷走了兵马俑的一根大拇指; 
新闻二:2006年德国男子马林痴迷兵马俑,将自己装扮成兵马俑的模样,并跳进俑坑,最后被警察强行带离。 
设计意图:通过2018年和2006年的两则新闻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秦兵马俑的喜爱,起到“起兴、点题、凝神”的作用。 讲授新课   
过渡: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有怎样的魅力不仅让我们中国人自己引以为豪,还让各国人民如此喜爱甚至是痴迷?让我们在今天的新课中寻找答案。 
一、初印象——帝王之尊 
展示秦始皇陵的地理位置图,指出秦陵位于陕西省,南倚骊山,北邻渭水,依山傍水,地处风水宝地。 
 
                    
             
                    
                                 
 
展示秦陵陵的高空卫星图。 
             设问1:秦陵所在地方周围山川河流的形状特别像什么? 生:龙头。 
设问2:秦陵的选址有何意义? 生:突出秦始皇的核心地位。 
展示秦陵的平面布局图,请学生结合教材,在图中找出外城、内城、地宫和兵马俑坑的相对位置。 
              
教师讲述秦始皇陵总面积有56.25平方公里,78个故宫,进而强调秦始皇陵的地位——中国历史第一座皇帝陵园,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皇帝陵。 
 
                    
             
                    
                            陵园最重要的建筑是秦始皇的陵墓。(展示陵墓结构图)陵墓分为地上的封土和地下的宫殿两部分组成。文献记载封土高达116米多,实际高度只有51.3米。 
      
展示史料1  葬有宣太后、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等秦始皇近祖的东陵,陵墓封土也仅有二三米高……秦帝国建立后,秦始皇陵封土即使没有最后建成,但其设计高度、现存高度也一跃成为古代中国陵墓封土之最。        ——段清波《秦始皇陵所见帝国文明宇宙观》 
设问3:秦始皇陵墓封土的高度有何象征意义? 生:象征地位的崇高,天下独尊。 
设问4:在陵墓周围还有各种陪葬坑,他们都是为谁服务? 生:皇帝。 
设问5:从秦陵的选址、规模、陪葬坑,你可以认识到秦始皇陵有何特点? 生:彰显秦始皇的帝王之尊 
设计意图:教师以秦始皇陵的地理位置图来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图片、史料的形式从秦始皇陵选址、规模、陪葬坑的数量等多角度来引导学生形成对秦陵的初步印象——帝王之尊。 
二、探秘皇陵     (一)帝国之域 
过渡:秦始皇陵墓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地宫呢? 生:史料、探测、考古等。 教师强调如果发掘秦陵,现在的技术还不能保障在挖掘过程中不破坏它,也不能保证出土后的完整性。所以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保护第一,研究第二。后人对地宫的了解大多都是通过司马迁《史记始皇本纪》中的记载。 
展示史料2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     ——《史记·始皇本纪》 
设问6:司马迁的描写可信度高吗?如何验证呢? 生:其他史料文献、探测。 
展示史料3 “水银为江海,黄金为亮雁。”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  
“以水银为四读、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 。”  
——北魏郦道元《水经·渭水注》 
“关东贼发始皇墓,中有水银。”      ——北宋《太平御览》卷引《皇览》 
设问7:以上史料与司马迁的描写有何相同之处?说明了什么? 
生:都提到秦始皇陵墓中有大量水银。说明“上具天文 ”可信度高。 
展示图片(骊山至鱼池土壤汞测量含量图)2002年国家“863计划”,秦始皇陵考古小组通过两种不通过方法的汞测量绘制的水银强弱分布图。 
 
                    
             
                    
                                     
设问8: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银含量的高峰就在秦始皇陵墓的位置。 
过渡:从史料印证和实物探测两方面,证实了“下具地理”可信度极高。那么“上具天文”如何考证呢? 
展示史料4 “汉承秦制不仅体现在政治制度上,在墓葬制度上亦有所传承。”                              ——《深度理解 合理解释》,《历史教学问题》2018.8 1957年,史学家们在洛阳发掘了一座西汉古墓,古墓墓顶绘制了很多日月星云天汉图。 
            
由此可大大提高秦始皇陵“上具天文”的可信度。 
设问9: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如何探究历史的真相? 
教师介绍二重印证法和跨学科研究。二重证据法:发掘的出土文物和史书的记载相 互验证,跨学科研究:地理学、物理学、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等对历史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设问10:证实了司马迁记载的可信度后,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秦始皇要将自己的地宫如此布局呢?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实质上是在绘制什么? 
生:大秦帝国版图的模拟再现。 
设问11:(再次展现史料2 司马迁《史记》)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天地之间站立的是哪些人? 
生:文武百官。 
设问12:这涉及到了当时怎样的制度? 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文献和实物探测两种方式考证《史记》中关于秦陵“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记载。学生从中初步了解探究历史真相的方法:二重证据法和跨学科研究,提高史料实证的能力,同时认识到秦始皇不仅仅追求永享尊贵,更胸怀天下。 
 
                    
             
                    
                            (二)帝国之威 
过渡:史学家说秦始皇陵园中最富时代特色,最具文明价值的是大量的陪葬坑,迄今为 止,已发现一百八十多个,在陪葬坑中最富盛名的当属位于陵墓东部的兵马俑坑。是由4个坑组成的一组陪葬坑,通道式的地下土木建筑结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播放视频,指出兵马俑坑对应的坑号及朝向,即学案的第二道题。 
设问12:秦陵和兵马俑的朝向是?四个坑与之对应的军队编列名称。 
生:坐西朝东。 一号坑右军,二号坑左军,三号坑指挥部,四号坑中军, 展示1号坑的军队布局图。 
           
教师讲述:面积最大的是1号,呈长方形矩阵。战争一开始,阵前三列弓弩手先万箭齐发,随后的三十八路主力部队乘机向前推进,同时将队形散开,其中的骑兵和车兵以最快的速度袭击敌军侧翼,扰乱敌军阵型,位于军队两旁的武士俑,是军队两翼手执劲弩,随时关注周围的情况,后三排背对大军,两翼和卫的作用在于防止敌人拦路截击或包抄后路,敌军最后成为困兽之状。 
设问13:二号坑中共有四个方阵:弩兵方阵,骑兵方阵,车兵方阵,车、步、骑混合方阵,图中四个序号各代表哪一种方阵? 
                  
生:①是弩兵方阵,②和④是骑兵方阵、车兵方阵,③是混合方阵。 
展示史料5  孙子曰: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 
——《孙膑兵法八阵》 
设问14:二号坑军阵布局与《孙膑兵法》中描述一致吗? 生:大体一致。 
总结:二号坑兵种最为丰富,是古代军事家的理论图解。因此我们认为兵马俑坑中的精华。 
 
 
                    
             
                    
                            设问15:3号呈面积最小,凹字形, 三号坑指挥部,三号坑的位置有何作用? 
         生:保障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同时可以根据战事变化,灵活应变。 
小结:兵马俑四个坑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支军队,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了一整套完整、严密的古代军阵编列体系。(展示兵马俑正面图)全体士兵严阵以待,枕戈待发。仿佛2000多年前无敌军团的复生。“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我们可以感受到秦国军事之威。 
设计意图:学生容易混淆兵马俑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编列,教师引导学生以兵马俑的朝向来确定左右军的位置,讲授一号坑排兵布阵的作用,从而启迪学生对二号坑进行调兵遣将,体会二号坑是古代军事学家的理论图解,是兵马俑中的精华。四个坑的军对相互配合组成一整套军阵编列体系,学生从中窥探秦朝的军阵布局和军事战略,体会秦朝军事的强大。 
(三)帝国之制      过渡:兵马俑坑向我们展示的是大型战事时秦朝的军事实力,而日常军备是怎样的呢? 
 展示铜车马的图片。1980年发现秦始皇陵西侧铜车马坑,强调铜车马是真实高度的一半,“高车”又叫立车。秦始皇出巡时,高车都是在前方开路和保护后车的,类似于今天的警车。小巧玲珑,上面有一把撑开的车伞,战车,安车形制较大,是指挥和巡游车。车上挂有弓弩,巨大的伞盖危急时刻可以拆下当盾牌使用,攻守兼备,古人智慧的象征。 
   
 
展示百戏俑和文官俑的图片 
          
 
                    
             
                    
                            兵马俑和铜车马像我们展示了秦朝的军事,百戏俑涉及娱乐生活,文官俑体现了前朝的政治。陪葬坑涉及到政治、生活、娱乐和军事等各个方面。 
展示史料6   每个陪葬坑代表着一个具体的政府管理机构,它们有机组合而成的政体称之为“外藏系统”,这是中央政府管理机构在地下的模拟和再现。 
                  
——段清波《秦代宇宙观和治理观的体现》 
设问16:种类繁多的陪葬坑再现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陪葬坑涉及的领域出发,理解秦始皇陵不仅体现嬴政至高的地位,辽阔的疆域,强大的军事,还是他一种政治理想的延续,治国理念的诉求,打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的追求。 
三、感悟秦陵 
展示史料7  “秦始皇墓室实际上是被搬入地下的人间世界的缩影” 
设问17:秦始皇陵显示了帝王的独尊,展示了帝国的疆域,体现了秦朝的军事之强, 再现了它的政治制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体现了什么原则? 
生:事死如生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地位、疆域、军事、政治等多角度理解秦始皇陵“事死如 生”的建筑原则。 
设问18:这意味着秦始皇陵有着怎样的价值? 生:历史价值 
过渡: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价值呢? 展示兵马俑的图片 
         
兵马俑最初是彩色的,由于氧化二成为现在的土灰色,在众多颜色中,最令人惊叹的是 紫色。紫色的颜料叫做硅酸铜钡,至今在自然界都尚未发现,这就意味着紫色只能人工合成。秦朝就已经掌握了这种合成技术,而西方1856年英国科学家才能大量提炼紫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秦朝制造兵马俑的技术精湛。 
展示兵马俑图片 
 
 
                    
             
                    
                                  
兵马俑通过服饰、发饰、动作来体现他们不同的身份、地位、职能。跪射俑鞋底的纹路 都如此清楚。据说兵马俑的手掌心纹都可以清晰可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秦朝制造兵马俑的精细。 
设问19:这种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被称作什么精神? 生:工匠精神。 
设问20:每个兵马俑都是以真实的士兵为原型加以制作。这些兵马俑再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技艺高超。综上,我们可以得知兵马俑体现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生:高度概括,细腻写实。 
因此,秦兵马俑具备超高的艺术价值。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秦陵“事死如生”这一设计原则出发,秦陵再现了秦朝帝国,从而理解它具有极高历史的价值。通过秦朝已经具备了提炼紫色颜料硅酸铜钡的技术,学生了解兵马俑制作技术精湛,通过跪射俑的脚底纹路、掌心纹清晰可见,学生了解兵马俑制作的精细,体会兵马俑制作的工匠精神,以及其高度概括、细腻写实的艺术风格,从而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小结 
展示史料2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     ——《史记·始皇本纪》 
学生讨论:秦始皇陵修建历时38年,动用70万人,我们如何评价它? 
生:秦陵的修建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它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需要我们重视它、保护它。 
 展示史料8  但这(不恤民力)只是问题的一面,超大规模的建筑固然给新兴帝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但其中始终贯穿着秦始皇帝希望在全社会快速树立起帝国信念 ,实现有效地对帝国管理 、 恢复社会秩序的信念 , 以及巩固皇权统治的渴望,这是人们没有认真思考或者疏漏的一面……秦始皇帝执著地抱着这样的理念来大兴土木,他的兴奋点已经远远超越了满足财富与权势的简单欲望,他禅精竭虑勤奋工作的目的是为了 “天下 ” 的明天 。  
                                         ——段清波《秦始皇陵园相关问题研究》  教师总结:这只是段清波教授的一家之言,但给大家打开了一扇窗,我们评价历史,应坚持唯物史观:辩证认识,多元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展示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秦陵的修建劳民伤财,长期作为秦始皇大兴土木、不恤民力的证据之一,与秦陵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形成了认知冲突。从而引导学生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辩证认识、多元评价秦陵。  
 
                    
             
                    
                            【板书设计】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帝王之尊 
                  原则:         帝国之域        价值:                   事死如生       帝国之威        历史价值 
                           帝国之制 
                                 帝国之艺        唯物史观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秦始皇陵,兵马俑”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六专题四《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浙江省 - 湖州”,所属分类为“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六专题四《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浙江省 - 湖州”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