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人类进化的历程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五第二单元第2课《人类进化的历程》湖北省 - 宜昌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类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观察古人类体质图,找出各时期人类在体质上的至少两点差异; 2、能够复述出早期人类离开树枝、直立行走的至少一种假说; 3、能够说出人类工具演进的总体趋势; 4、想象尼安德特人的生活场景与交流方式; 5、描述晚期智人走出非洲的大致路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类并非单线程进化
难点:影响人类不断进化的因素及主要原因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提问法、讨论法
导入 晚期印象派大师高更的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1、看图片,思考各类动物与古人类与我们现代人的体制差别? 2、思考:区别人与其他动物的边界在哪里? 一、从古猿到人猿相别 1、森林古猿: 2、南方古猿:
3、森林古猿为何离开树枝?
气候与环境的变化,食物开始变得匮乏。对于树栖灵长类动物而言,下树生存成为了必须思考的选择。气候与环境为何会变?
(1)巴拿马地峡因素:距今大约500万年前到300万年前,板块运动促成了巴拿马地峡的形成,使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交换因此受阻,墨西哥湾洋流
形成,加之低纬度东北信风影响,大西洋蒸腾的水汽被大量不断地补充进太平洋,太平洋海水盐度不断降低,使太平洋的海水更容易结冰,北冰洋海冰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大。
(2) “米兰科维奇假说”。塞尔维亚学者米兰科维奇认为,地球气候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收到地球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及岁差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球的地轴角度变小,且北半球夏季地球处于远日点时,冰期就会降临,大量的水分会以冰雪的形式被封锁在高纬度地区,广袤的冰盖加剧阳光的反射,造成气温进一步降低,冰盖也随之进一步加大,在长期的自我反馈过程中,地球逐渐陷入极寒封冻之中。
4、离开树枝的南方古猿,为何选择直立行走? (1)“恐吓假说”: (2)“迁徙节能假说”: (3)“摄食假说”。
进化与麻烦:
三百多万年前的雌性古猿虽然盆骨狭窄,但古猿头颅的尺寸还没有给分娩带来过大的困难,但随着人类祖先的进化,大脑结构越来越复杂,颅骨的尺寸也随之变大。为了解决大脑袋与小盆骨的矛盾,人类祖先采用“生理性早产”的方式,将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胎儿提前分娩出来。正是由于人类婴儿在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便离开了母亲的身体,所以需要父母照顾的时期远比其他动物来得长远。
二、从人猿相别到智人 1、能人
(1)基因突变与进化
脑部发育: 长寿基因: (2)工具与进化
人类祖先将其他动物用以适应匮乏的繁密的体毛与厚厚的脂肪,凌厉的尖牙和发达的肌肉等等这些性状,通过砍砸器、衣服和长矛等诸多工具,节省了大量的进化时间。 2、直立人
按传统观点,直立人从能人进化而来,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等地都有他们的遗存。能人没有足够的能力规划制作出形状相对固定的工具,制造的石器工艺比较粗糙。而直立人制作的石器,形制上大体稳定趋同,以至于在非洲、欧
洲、亚洲西部等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都能看到结构相似的泪滴状石斧,意味着直立人在制作工具时已经对石器的形状有了规划,并会按照计划进行打制和调整。
打制石器和组织语言的脑部活动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所以百万年以来石器的制作对人类大脑的塑造和后来智人形成复杂的认知能力提供了基础和巨大的加速度。
3、早期智人代表——尼安德特人
智人的新变化 (1)褪去体毛
褪去体毛的三种猜想。一是水生环境说。二是寄生虫说。第三种是散热说,也是目前最主流的观点,褪去体毛的个体则因为高效的散热而行动能力大大提升,更更够适应生存中所面临的匮乏问题。今天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土著的布须曼人可以不眠不休地狂追猎物数个小时,将猎物在骄阳下活活追死。
(2)肤色
今天的所有人类都属于智人种,而证据显示,所有人都来自同一个起源地——非洲,但在肤色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有学者从基因上推测,古人类在褪毛之前的皮肤应该是浅色甚至是苍白色。在褪毛以后,非洲强烈的日照环境下,浅肤色的人面临严重的叶酸匮乏,人会疲劳无力,无精打采,甚至导致生育问题。为了适应叶酸的匮乏,智人进化出深色的皮肤,因为皮肤中的黑色素可以有效地减弱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叶酸的分解作用,且深色皮肤的个体后代健康的概率也更大。如今的白种人和黄种人其实是黑人离开非洲之后才分化出来的。
(3)穿衣
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东亚智人的一个分支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些骨针,说明至少在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智人便已经可以制作衣服、遮蔽身体了。
但衣服究竟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
在距今大约120万年前(直立人阶段),古人类褪去体毛,在没有体毛的部位虱子便很难生存,直到衣服出现后,一些掉落衣服里的头虱便进化成为体虱。所以,只要能测量出体虱与头虱的分化时间,大致上便能确定古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穿上衣服的。经测定,大约在17万年前,体虱从头虱中分化出来;而从地质学角度侧面提供了证据,大约在18万年前,地球的气候逐渐转冷。
有学者推测,尼安德特人也会制作衣服,但手艺稍逊,他们大概知识将动物皮毛扒下来披在自己身上而已。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尼安德特人与晚期智人在文化行为上的不同。 尼安德特人消亡的原因
1、心智水平
从考古上来看,没有发现尼安德特人制作弓箭、鱼叉等复合工具,大概是因为他们不仅缺乏抽取组成复合工具诸元素特殊属性的能力,更缺乏组合这些元素的能力。这点在史前人类的绘画作品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尼安德特人绘画的图像包括无数的点、圆盘、线条和其他几何形状的模板,除了手印的凌乱修饰,创作者似乎不能准确抽取并复现客观事物的属性。
而我们却能毫不费力地看懂石器时代晚期智人艺术家的表达,这就是我们的智人祖先所具备的从对象身上抽取属性的能力。
2、语言能力
相对长寿的个体给整个族群带来优势,他们利用精密复杂的语言系统,传承宝贵的知识并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帮助群体解决严峻的匮乏问题。而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恰恰是缺乏这样的条件,既没有形成精密的语言系统,也缺乏足够的经验丰富的老人。在克罗地亚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中,学者们总计发现了70个尼安德特人的骨骸碎片,通过分析,没有一个尼安德特人的寿命超过了30岁。
由于尼安德特人和我们的智人祖先在认知水平上不同,双方在文化行为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复合工具和精密语言的出现,使得智人通过复杂的文化行为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优势,智人后代数量及存活率的上升就是这种优势的体现之一。尤其是环境恶化、匮乏加剧之际,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在人口上的差异会越来越大。由于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在饮食、居住环境、身体结构等方面非常相似,所以这两种人类实际上是在争夺同一个生态位,这是自然界所有物种间竞争中最激烈的一种,智人在全球范围内多出的人口会不断地抢占各地的尼安德特人的资源和生存空间。由于智人文化的复杂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匮乏,所以每一次恶劣自然环境的侵袭,都会让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在人口上的差距扩大些。积累成千上万年之后,智人便彻底实现了对尼安德特人的人口置换,绝大部分尼安德特人从原本生活的环境中渐渐消失了,还有极少部分基因残存于智人的身体里。 4、晚期智人
其他的基因和血脉没有得到延续,原因有很多,战争、屠杀、饥荒、传染病等,除此之外,有一件事情的影响非常巨大,这就是距今大约7万4千年前,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多峇超级火山爆发。据推算,这次多峇火山爆发使得全球平均气氛骤降并可能持续千年之久。当时全球所有智人的数量甚至降到了1万以下,当今人类的先祖就在那不到一万的幸存者中,其他的血脉可能就此终结了。
从基因证据来看,在距今大约7万年前,一个很小的智人团体穿过红海的曼德海峡,从东非的吉布提到达阿拉伯半岛的也门。他们有着更先进的技术、更强大的认知以及更卓越的语言功能。他们一路东行,在今天的中东地区分道扬镳,一部分继续向东到印度,一部分掉头西北去了欧洲。
东进的智人抵达印度西北方时,面对青藏高原再次兵分两路,一部分向东南经过印度去了印度支那半岛,然后由南向北进入中国;另一部分从青藏高原以北进入今天的新疆,再自西向东进入中国。 三、人类进化的意义
1、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生存与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2、人的体质变化;
3、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创造出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 古人类们离开树枝,选择直立,制造与使用工具,掌握并控制火焰,使用精密的语言并结成团体,从非洲到亚欧大陆甚至到美洲,这一系列举动的背后推动因素是匮乏。
思考: 逐渐告别物质匮乏的我们,未来的进化可能会怎样?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