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成就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第三单元第2课在变与不变之间—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成就-浙江省 - 绍兴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选修六第三单元第2课教学设计 在变与不变之间——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成就
【教材分析】本课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成就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第三单元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古罗马的代表性建筑,即大斗兽场、图拉真广场、万神殿。这三大建筑体现了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水平,这既是继承古希腊成果又是自身不断创造的结果。本课上成古希腊建筑艺术,下启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在西方建筑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识记古罗马城的由来、主要建筑和艺术成就;学会分析建筑背后古
罗马人的建筑理念;通过与古希腊建筑对比,认识到古罗马对希腊的继承与创新;学会分析罗马建筑保护中的理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大斗兽场;图拉真广场和万神殿的建筑艺术;比较古罗马与古希腊建筑的异同。
难点:古罗马建筑艺术背后的理念变化与材料变化;建筑体现的精神
【学情分析】本课针对的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积累,对古罗马国家及其法律有了一定了解,这对学习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成就一课是非常有利的,能了解古罗马取得伟大建筑成就背后的原因。同时,由于已学过古希腊建筑艺术,对西方古代建筑风格有所了解,为对比古罗马与古希腊建筑打下基础。但毕竟学生对建筑比较陌生,学生还未形成比较意识,只能看出表面差别,未能学会深入探讨背后的理念差别。因此,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十分重要。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以讲授法、比较分析法、讨论法为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这幅图,在3月习近平出访的照片,大家猜猜他去了哪里?图中给我们提示了,意大利。再看这幅图,时政新闻将这次出访命名为“永恒之城迎东方贵宾”。永恒之城指的是意大利的哪个城市呢?罗马。为什么罗马被称为永恒之城呢,原因在于它悠久的历史和随处可见的文化遗产。习近平访问罗马期间,高度赞扬了罗马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追随习主席的脚步,来学习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成就。
大家看,我给这一课加了个标题,叫在变与不变之间,大家猜猜看,我是想把古罗马与哪个国家进行比较,或者说在哪个国家的基础上变了又有不变呢?——古希腊。为什么如此呢?因为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言必称希腊。罗马深受希腊的影响。只有了解他在希腊基础上的变与不变,才能对古罗马建筑有更深刻的理解。当然,在比较之前,我们首先要来了解古罗马的建筑。
一、古罗马的皇帝们与他们的建筑
【地图展示】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罗马城,直观感受罗马帝国的疆域。从地图上可以看出,罗马位于意大利的中部偏南侧位置,是罗马帝国的中心。罗马帝国是个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大帝国,在当时也只有中国的汉朝可以与之相比。进而提问:罗马帝国在哪位皇帝时期达到最大面积。
【生】图拉真时期。 【师】这幅地图大家有没有熟悉感呢?他就在必修一117页这幅地图。图拉真皇帝时期古罗马版图达到最大。图拉真皇帝是个个性十足又雄心勃勃的皇帝,他人生中有两次重大的远征,其中一次是征服达西亚地区,即今天的罗马尼亚。这场战争耗时长,用了7年时间,代价高,来之不易,所以,为了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图拉真皇帝进行了一场盛大的狂欢活动,整整延续了123天。大家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里进行狂欢?
【生】大斗兽场
【师】对的。在古罗马城最大的娱乐场所大斗兽场。
【图片展示】展示大斗兽场的全景模拟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外观。进而介绍大斗兽场的基本情况,在维斯帕先时期建立,提图斯时期建成,高48米,相当于12层楼高。 【提问】如果你是个平民是能去参观表演吗,如果可以,能在哪里参观。
【生】可以。在观众席的最后端。因为前面是留给贵族的。表演台在中央,下面是地下室。 【师】非常准确,大斗兽场有60圈座位,可以同时容纳5万人。但是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区别,普通平民只能在后面观看。
【师】图拉真进行了123天的狂欢,觉得仅此来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不够的,要留下点什么。所以他决定修建一个广场来纪念。但当他回头观看罗马城,由于他的先人们过于执着建广场,以至于没有留下一块空地给他,因此他想了个办法,硬是将一座山移平,修建了大广场。
【出示图片】图拉真广场的平面图,进而解释:由于受到东方建筑思想的影响,图拉真广场有一条中轴线。并让学生找出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进而提问:中轴线上的建筑体现了什么思想?
【生】为皇权服务的思想
【过度】图拉真完成了他的狂欢,建成了图拉真广场。但是有一个人,他不太认同广场的设计,经常与设计师阿波罗多洛斯产生歧义。这位设计师也是不留情面,让他去摆弄他的大冬瓜去。因此这个人怀恨在心。等他做了皇帝后,他还是执着于他的大冬瓜,又被这位设计师批评了。好吧,那就杀了你吧。大家猜猜看,这位皇帝是谁?他执着的大冬瓜又是什么? 【生】哈德良皇帝、大圆顶 【出示图片】万神殿构造。这就是哈德良的大冬瓜,他将一座方形神庙改造成一座圆顶神庙。我们来看内部,一个跨度与高度都是43.5米的大圆顶,我们可以借用课本上一句话来说明他的大:在世界建筑史上,如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还是首次出现。在哈德良皇帝的执着下造就了一个传奇。
【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用三个最大来形容古罗马的建筑 【生】最大的娱乐场所、最大的广场、最大的圆顶神庙 【提问】罗马人在追求怎样的建筑? 【生】宏伟壮观的建筑
二、建筑理念的变革
【师】由上面三个建筑可以看出,罗马人在追求宏伟壮观的建筑。前面我们提到,罗马人向来以希腊为师,那么希腊人追求的是怎样的建筑?有无发生变化?
【出示材料】请结合图片与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希腊的建筑理念。
材料一:多立克的严格比例规则是1:2。而帕特农神庙,不论是立柱直径与高度的比例,还是柱子直径与各柱子轴心间距离的比例,以及神庙整体宽度与长度的比例,均接近1:2,又有所改变。它从局部到整体都可以纳入黄金分割比的秩序中。
—肖鹰《美的典范:帕特农神庙》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古罗马建筑的宏伟,同时探究追求宏伟背后的原因,引发出建筑理念的改变。
【生】古希腊的建筑理念:精致、典雅、和谐
【师】由此可见,自古希腊到古罗马,建筑理念依然发生改变,由追求精美到追求宏伟。那么为什么古罗马人要追求宏伟呢?
【生】因为要弘扬国威,表现罗马帝国的强大。 【师】是因为古罗马极尽无边的物力财力,将建筑行为作为体现国家文化和意志的一种形式,希望由此表现帝国的威严、雄伟和永恒。由此可见,古罗马建筑不仅追求宏伟,还追求永恒。因为要追求宏伟永恒,引起了一系列的变革。下面我们来看,还有哪些变化。 【师】再结合图片,罗马建筑理念还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生】外观上看发生变化,一个是方形的,后面是圆形的。
【师】为什么要这么改变?要追求建筑的宏伟壮观,就必须解决一个问题,支撑与空间的问题。古希腊的建筑主要用柱子支撑,但柱子多了,空间就会变得狭小,不足以建立起宏伟的建筑。而以拱门和大圆顶来支撑,这样建筑的空间就会变大,宏伟的建筑就成为可能。所以大家看,同样是柱子,在罗马已经不实用了,由原来的支撑功能退而为装饰功能,由此我们看出,罗马人把什么放在首位?实用性。而当罗马建筑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拱门和圆顶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那么古罗马人审美观念如何改变呢? 【生】由直线美到追求曲线美 【师】非常准确。 【师】但我们知道,建筑要想建的宏伟高大,只解决支撑问题就够了吗?大家来看这两幅图,同样是圆形的,在选址上有何不同?——一个建在山上,一个建在市中心,而且立体性很强。前者用什么做的?石头。后者呢?十几层楼高,光用石头堆砌是困难的,砌着砌着就可能堆成了金字塔。怎么办呢,用什么呢? 【生】混凝土
【师】对的。混凝土的成分跟水泥差不多,罗马是最早将混凝土广泛运用于建筑的国家。
【师】据材料及生活经验所知,混凝土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廉价、便于运输、耐用、可塑性强,对建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右图即是用了混凝土加固的大斗兽场的三四层,左
图
材料:在材料方面,最先将水泥、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中的是古罗马人。意大利半岛的火山为古罗马人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天然”水泥——火山灰。……混凝土的廉价性、便于运输性……经久耐用。 ——刘虹等著《古罗马剧场建筑特色及其形成原因与影响》
图是用石料为主的堆砌的石墙。
【师】除了大斗兽场外,还有一个地方大量运用了混凝土。 【生】万神殿
【生】从材料中可看出,大圆顶基本用水泥浇灌,做成凹槽方斗,减轻重量,所填材料也不一样,以此构建起大圆顶。
【师】分析得很准确到位,正是由于对圆顶做了如此的处理,才会使古罗马创造出奇迹。至此我们看到,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变,不再是简单的柱式与拱门、圆顶的差别,更是背后的理念与材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充分体现了罗马人怎样的精神?——创造精神。
【师】但是古罗马人依然十分擅长继承,古希腊的优秀传统他们没有遗忘,那么古罗马人从古希腊人处继承了什么呢?
【生】希腊柱式
【师】不仅仅是希腊柱式,更是继承了其背后的精神。 【生】人文精神
【师】没错。古罗马的建筑中也充满了人文精神,那么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生】大斗兽场表现在拱门和柱子上。当人们抬头仰望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柱子而不是整个建筑,反映了在建筑中关注到了人。图拉真广场的市场和图书馆体现了人文精神,大圆顶能让人感到建筑的伟大,又能感受到人的创造力。
【师】古罗马建筑在追求宏伟之时,也彰显了人文情怀。正是这种创造与继承的精神,铸
就了罗马建筑的伟大与永恒。今天的古罗马建筑遗产,不仅是意大利的,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习近平在访问意大利期间,呼吁中意两国维护好人类共同的遗产,加强两国世界遗产地结好,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和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那么,我应该如何维护文化遗产呢?
……此外,对圆顶水泥的填料亦区别安排,底层填以坚硬而厚重的花岗岩等石料,顶层则换为较轻的火山浮石,同时逐渐减薄圆顶的壁厚……
——朱龙华《古罗马文化与古典传统》
围墙之上的圆顶全用水泥灌注
……在灌注圆顶水泥时,利用夹板叠起构成的方斗形凹框,把圆顶内壁的大部分分割成五列由低到高逐渐收缩的方斗天花。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到古罗马的创造精神的同时,还有继承精神。无论何种文明,都是在继承与创造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进而让学生感悟到,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有所突破,才能持续发展。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到,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建筑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的理论,而不是单纯地得出两者差不多的认识结论,改变学生的传统认知。
【问】你如何看到罗马大斗兽场修复中的“有所区别”与中国长城的“恢复原貌”? 【学生讨论】略 【师】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修复理念。传统的修复理念是“恢复原貌”,保持遗产的真实性。但罗马人的有所区别,也是为了保护遗产的真实性,让人一眼能够辨认出是否修复,更真实地去感受真实的一部分。这何尝不是罗马人的创造精神的体现,这种理念现在也越来越得到国际的承认。古罗马的文化遗产在继承与创造中继续熠熠生辉。
板书设计: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
宏伟永恒
实用主义
曲线美 人文精神 混凝土
【教学反思】本课的立意在于,古罗马建筑在变与不变之间,即创新与继承之间铸就宏伟与永恒。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了比较分析法和材料分析法,让学生既有知识的掌握,又有认识的提高,更有原有认知的改变,基本上达到教学目的。在重难点突破上,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材料和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推进课程的开展。不足的地方在于,由于学生对比较分析法运用不熟练,不常于比较,因此有些问题没能做到很好的引导,需要不断加强改进。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