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卖炭翁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版八下语文24课卖炭翁省优课例-甘肃省 - 兰州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卖炭翁》教学设计
课 题 《卖炭翁》
课 型
教读课
学 科 语 文
授课时间
2018.5.25
教学目标: 1.诵读品析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知卖炭翁和宫使的人物形象。(重难点) 2.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难点) 教学方法:1.教法:阅读法、情景教学法
2.学法:自学议论引导法、诵读法
教 具:课文、多媒体、投影仪、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导入:
教师活动:以白居易的其他现实主义诗歌引出课题: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他就是唐代伟大的诗人白居易,今天,让我们一同随着他的视线跨越千年,走进卖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运。
学生活动:学生集体诵读,感受诗人创作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诗人能够把眼睛投到残酷的现实中去写这样的作品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导学案:引导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初步诵读疏通文意。 学生自主议论: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合作学习。
3. 检测学习成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谁,为何做?做了什么,结果?) 学生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二、 镜头一:聚焦卖炭翁 1.教师范读,大家感受。 学生齐读进入文本
2.请大家思考:卖炭翁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这是什么描写?肖像,你能看出卖炭翁的生活状况吗? (生活的困苦,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痕迹)
·读出蓬头垢面的卖炭翁,烟火色”“苍苍”和“黑”这3 个词仿佛就是卖炭翁贫穷的颜色,也是他生命的颜色 ,读出这种沧桑。)男生一遍,女生一遍。 预设2:师: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师: 这句话,只要你读起它,就会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在心头。
愿:是希望,盼望。穿着单薄的衣裳,应该盼望温暖的天气,可他忍受着刻骨的寒冷,祈盼的却是更肆虐的风雪,
·作者对此倾注了何种感情?同情,他用了哪两个字?可怜
·师:用感情重音读出可怜和揪心(大家推荐一位读的好的同学来范读) 啊呀,真惨,读的真不错。掌声给他。 预设3: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老人的生活的好吗?怎么不好?缺衣少穿。这是个设问句,我们来读好它。我读问句,大读答句。啊呀,真是凄凉。 预设4: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他的悲惨还不止于此,请看第一句。南山中,写什么?劳动地点 ·师:终南山,那里的环境 山高林密,荒芜人烟,常有豺狼
在这种环境中还要这么艰苦地劳动你觉得卖炭翁怎样?十分可怜!环境起到什么作用?(烘托劳动的艰辛)
·师是的秋风瑟瑟树叶落尽/你看卖炭翁—日近黄昏北风呼啸/月黑风高豺狼嚎叫 预设5: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碳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环境描写不止一句,大家请看。师读
·一辆破败黝黑的牛车,一位步履蹒跚的老翁,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这一抹黑显得格外醒目,他在瑟瑟的寒风中,在泥中坐着等着,满怀希望。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学生听读走进文本。小组学习:学生议论、合作、探究。感知卖炭翁这一人物形象。学生的阅读体验应该从文本中而来,这种体验非诵读不得其妙。这个环节以诵读带动品析,让学生进入文本,深刻感知卖炭翁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自主合作分享学习成果。 三、镜头二:路遇宫使
1.齐声用快节奏的朗读还原这个戏剧性的突变镜头,学生齐声朗读
2.说话练习:从﹍中(人物描写,词语运用)我看到一个﹍的宫使,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说话练习,感知人物形象。
预设1: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翩翩:轻快洒脱的样子,这里指得意忘形,得意洋洋,骑着快马。黄衣使者白衫儿,穿着棉衣,干什么来了?掠夺来了。
·这样的衣着打扮与那个可怜的老人形成强烈的反差,穿?有无坐骑?什么手法? 对比 预设2: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手把文书口称敕:他拿着政府公文装模作样狐假虎威的说是圣旨,说这车炭要拉进皇宫了,这就是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要揭示的“宫市”制度,请大家看注释1
·有圣旨怎么办,把车一拽怒骂着吆喝着牛向北走。叱:怒骂的意思,看出宫使的骄横跋扈; 预设3.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老汉得烧多少木材才能弄出那点儿炭,就让它们一个诏书,嘴里这么喊一声有皇命,拉起来就走。
·解释一下驱将,驱将,驱赶,这里面就死拉活拽的样子就出来了,老汉反抗了吗?用了驱将,连推带搡,连车带人一块儿推搡着向北走 。
·惜不得,注意节奏,惜,不得,惜:吝惜,不得,在古文中得是能够,不得不能够,由不得你,无能为力啊,一个弱者在强权面前的那种毫无反抗能力的情状,齐读,惜,不得。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预设4: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老师将。号改为问号,大家再读。这是怎样的语气?反问, ·此刻,你觉得这是谁的心声?老翁的悲愤,还可能是谁的?作者
在炭的价值与所得的不公平的对比中, 诗人压抑不住内心的万丈怒火, 严词责问道:半匹红绢一丈 绞,系问牛头充炭直。
·再读这句反问, 读出诗人字字有恨, 句句喷火的悲愤。此时, 卖炭老人的感情和诗人的感
情已经完全交融到一起了。
3.小结: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和宫使的人物形象,教师形成板书。 (同学们这个事情离我们很久远了,但是我们看到这儿总是意难平。至此,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两个人物形象 苦、恶。看到了黎民百姓的在强权面前的无助,也看到统治阶级对底层人物的压迫。好像意犹未尽--下面就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来抒发。)
设计意图:叙事诗中人物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感知人物形象是重难点。通过朗读指导学生进入另一个戏剧性的突变情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感知人物形象。 四、我手写我心 练笔升华情感:
1、看到此情此景,作者一定有很多话没有在文中直接说出来,请你替他来抒写。 2、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的时候,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发挥想象来续写。(2选1)
3.教师分享自己的读后感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练笔升华,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升华对卖炭翁人物形象的感知。学生听读感悟有效突破本课重难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当堂生成课堂作品,这也是检测语文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下水作品的分享,体现了民主参与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课后生成作品与老师交流学生酝酿完成更多课下作品。 引导学生课下继续生成作品。 板书设计:翁(苦) →无助 压迫 ← 宫使(恶) ↑
同情批判 诗人(痛)
作业布置: 搜集作者其他作品写一篇读后感
导学案
1.了解作家作品: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卖炭翁》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
2.掌握字音:薪(xīn) 鬓(bìn) 碾(niǎn) 翩(piān) 叱(chì) 骑(jì)
系(jì) 将(jiāng) 绫(líng)
3.小组合作:组内声情并茂朗读全文并疏通文意(注意节奏和重音)
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翻译: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4、我手写我心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