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
所属栏目:初中音乐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音课标版(简谱)八年级下册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合肥市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音课标版(简谱)八年级下册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
《鳟鱼(A大调)弦乐五重奏》 第四乐章 欣赏与律动教案
教学分析
体态律动是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创的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体态律动是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化为感受和认知。体态律动的教学过程,是以声音感觉和肌肉感觉合成的印象为基础,不断加强音乐,听觉,动觉,情感和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态律动强调的是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它在根本上服从音乐指导。通过体态律动可以对多种感官提供强有力地影响和刺激,可以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促使他们充分感受和热爱音乐。同时,音乐的节奏和力度表现,能够在人体运动、肌肉系统中找到相应的表现,身体是节奏体验的第一位载体,把节奏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种特殊力量,把人体的运动作为音乐节奏的外在表现。体态律动教育存在着广泛而巨大的潜力,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应能广泛地运用到我们的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
教学目的:
1、能积极的参与聆听活动,熟悉《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
2、结合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重奏乐、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 3、激发学生对室内乐这种艺术形式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律动观察:请同学们聆听音乐,仔细观察老师的肢体律动,并指出老师对音乐的哪些要素进行了肢体表达 二、进入课程 1、感受律动
老师即兴出五段旋律,分五组聆听,请同学们认真欣赏,感受旋律的色彩和节奏,尝试用肢体表达出来。 2、体验律动
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尝试用肢体表达出《溜冰圆舞曲》的节奏和旋律强弱 (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做自己)
3、律动实践
(1)将《鳟鱼(A大调)弦乐五重奏》按照主题和变奏截取六个部分,分组让学生选择自己要表达的旋律部分,并给予时间准备。
(2)分小组进行律动旋律展示(主题 变奏1 变奏2 变奏3 变奏4 变奏5 尾声) 4介绍舒伯特生平
舒伯特(1797-1828)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被称为“歌曲之王”。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2、代表作:《小夜曲》《军队进行曲》《魔王》、《鳟鱼》、《菩提树》、《野玫瑰》、等,主要曲汇有3部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 5、认识五重奏
1、五重奏的概念:由五件乐器分奏五个声部的室内乐;
2、构成:弦乐五重奏:由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或一把中提 琴、两把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钢琴五重奏:由四件弦乐器与钢琴演奏的室内乐。 五重奏《鳟鱼》赏析
6、完整播放《鳟鱼》,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 提醒学生注意全曲的结构。 第一段叙述天真活泼的小鳟于在清亮的水中嬉戏
第二段叙述渔夫要向小鳟鱼下毒手,作者期望河水清澈以免小鱼遭殃; 第三段转到小调性上,情绪有些暗淡,叙述渔夫把水搅浑,并且钓起了小鳟鱼; 最后有回到大调上,表现作者对鳟鱼的同情及激动的心情)。 7、分析歌词和旋律是如何结合来表达情境的
前半段的曲调活泼、欢快、跳跃。钢琴伴奏采用了流水般的伴奏音型,既很好地衬托出歌曲的活跃气氛,又生动地描写出波光闪烁、鱼跃水中的生动情景。歌曲的后半段(从“但渔夫不愿久等”开始)用接近朗诵的音调,表现了作者对丑恶的欺骗行为的愤慨。当唱到冷酷的渔夫把河水搅浑时,钢琴伴奏音型突然变得短促、紧凑,既很好地烘托出那紧张的气氛, 又使人联想到小河里浊浪翻滚的情景。特别是唱到渔夫举起钓钩,鱼儿在钩上挣扎时,钢琴伴奏连续出现了快速、紧凑的和弦,表现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 三课堂小结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