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大气压强-卓晓燕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大气压强-卓晓燕

视频标签:大气压强

所属栏目:初中物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大气压强-卓晓燕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大气压强卓晓燕

 
 
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
 
《大气压强》的 教 学 设 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固体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也是后面研究流体压强的基础,知识结构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情感目标上,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充满科学探究的欲望,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知识,所以对压强的概念已经不陌生了,但是大气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所以对于大气压,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在头脑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关大气压强的错误概念,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和领悟。但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所以课堂上要抓住学习这个兴趣、激发这个兴趣,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设计中留给学生足够的动手、体验和思考的空间,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对大气压强的这个知识由朦胧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准确的物理知识,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初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关注生活和信息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三、设计思想
1、结合《物理新课程标准》课堂设计理念,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以体验和探究为主线的动态过程。设计时很注重学生的感受,整节课围绕“学生感受”展开。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感受大气压与我与生活的关系。因为大气压是无形的,所以设计的中心在于引导学生去感受,有了亲身感受就有深刻的体会、会有兴趣了解大气压。因此,我让学生利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从而顺其自然地了解大气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通过探究大气压与楼层高度的关系,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能力。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的教学理念。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这节课我将让学生体验“以生活为载体”的学习方式。在新课引入时,我特意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来创设情境。在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时,我又特意用废弃的矿泉水瓶、胡萝卜汁瓶等常见日常生活用品作为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明白简单的自然现象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大气压的了解,提高学生关注生活和信息的意识。从而让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体验,充分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利用大气压强的事例。
(3)、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体验和观察,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主动学习的方法。
(2)、通过观察,联系实际,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的。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体验和观察录像,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品作为物理实验器材,把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学会体验和分享学习的乐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反思的习惯。
(3)通过体会“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五、重难点分析
重点: 选择生动、趣味性强的实验,说明和感知大气压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对大气压的感受,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的。
难点: 自己设计实验,说明和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通过实验模型联想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事例。
六、 教学用具准备 :
学生用具:水槽、烧杯、矿泉水瓶(钻孔、不钻孔的)、纸片、注射器、玻璃杯、气球等
 
教师用具:吸盘、锥形瓶、活塞、气球、注射器、矿泉水瓶、乒乓球、玻璃杯、水槽、蜡烛、盘子、打气筒工作视频、抽水机工作视频等
 
七、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
入新课
 
将两吸盘合在一起,
不挤里面的空气-----拉吸盘
挤掉里面的部分空气--拉吸盘
尽量挤完里面的空气,请学生上讲台拉吸盘,力量比赛。
师:从同学们眼中,老师看到了好奇,这个活动有什么引起同学们注意的吗?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大家的思维碰撞,初步认知大气压强。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索欲,通过对比试验,也让学生容易认识大气压的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介绍  
刚才我们的活动就是模拟了1654年在德国马德堡市所做的一个著名实验。我们来了解一下。播放马德堡半球实验视频。
 
学生观看史实资料,并通过老师的讲授,了解历史上16匹马才拉开了马德堡半球。明白我们最终很难拉开吸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史实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压之大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冲击,为后面大气压强的测量做好了心理上的铺垫。
 
演示实验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自己活动,亲自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感知大气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利用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气压计的教学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吧!
演示实验:
  1. 神奇的气球膨胀
2、倒吸水实验
师: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惑或者想法吗?
 
师:同学们还想亲自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吗?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探究吧!
师:给出实验器材,通过小组的讨论,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师:巡视了解、指导学生实验.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惊讶、好奇、求知欲
通过感受和思维碰撞,初步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观察现象认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小组展示交流:共同解决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
 
 
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对学生接下来的体验活动起一个引导作用。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留给学生足够的动手、体验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发学生思考、发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改变。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给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使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的探究很成功,这是你们合作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感到欢喜。
那么,由这些实验,同学们能联想到大气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哪些应用呢?比如:由马德堡半球实验你会想到大气压的什么应用?由注射器吸水实验,你又联想到大气压的什么应用?
师:除此以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大气压?
师:同学们认为生活在哪个地方的人很有必要使用高压锅?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沉淀知识,思维碰撞
 
 
 
学生可能会想到高压锅应用了大气压。
通过预习和平时知识积累,学生可能会回答高原区的百姓很有必要使用高压锅,因为海拔高,气压小。沸点低。
使学生注重联系实际,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师:我们有些同学对书本提出了质疑,真的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吗?他们在高层小区做了此探究,我们来看看。
播放视频:学生探究气压与楼层高度的关系。(自制气压计)
 
师:今天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你们离科学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接下来再请同学们用科学的思维帮助老师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吧!
将乒乓球放在矿泉水瓶口倒过来,想办法让乒乓球松手后不再掉下来。
师:这个方法很独特,很有新意,你是怎么想到的?来试试。
师:(边说边做)若我将乒乓球拿掉,用手堵住,倒过来放在水里,松手后会怎样呢?
是什么力量托住了水柱呢?
它还能托起更高的水柱吗?
换用更长的细玻璃再做实验。
师:那接下来怎么办呢?
师: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就是这样想的。水银有毒,那我们就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
师:它能支撑多高的水柱呢?
师: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对我们生活和生产有什么意义呢?
 
 
问:他们如何测量大气压大小的呢?
师:通过自学,你了解了气压计的哪些知识?
学生观察到楼层越高,水柱上升得越明显。惊讶,震撼。思考探究小组留下的问题:水柱为什么会随着楼层的增高而上升呢?
 
 
 
 
 
学生思考讨论,想出各种办法,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前面的动手体验,学生应该会想到将矿泉水瓶灌满水,利用大气压将乒乓球和水托住不下落。
 
 
 
 
学生观察到细玻璃管中的水柱仍然没有下落。
经过思考,考虑用水银来做此实验。
学生观看视频。
观看大气压托起十米高水柱的视频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感知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如:气象站通过气压的测量准确播报天气,飞机上、登山者通过气压的大小判断自己的高度等等。
学生自学课本上气压计的相关知识并回答。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积极情感
 
 
 
 
 
 
 
 
 
组织一个和托里拆利知识相关的活动,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经历这个活动,取得个人活动的经验来理解此知识。
 
 
 
 
 
 
 
 
 
 
感知任何一个物理知识都与生活相联系
 
 
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师:很好,气压计等科技的发明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生活与物理在一起,科技的进步离不开物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疑惑或者又滋生了什么想法?  
 
 
学生反馈
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以后的教学设计打下基础。也能很好的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思维状态
 




 
1971年,杜博罗沃里斯基、沃尔果夫和巴查耶夫三位宇航员进入“联盟—11”运载飞船准备返回地球。飞船即将进入大气层的一瞬间,座舱中与外界连接的通风安全阀门松开了。由于大气压的作用以及他们未穿宇航服的原因而悲惨牺牲的事件介绍。
问:1、太空和地球表面有什么区别? 2、医生对三位宇航员尸检时发现的濒死症状说明了什么?3、你认为宇航服的设计应考虑什么?
 
 
 
 
 
思考
 
 
 
知识与生活结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九、课后反思
1.物理情景是物理学习的催化剂,学习物理知识,就要让学生进入创设的物理情景中去,使得学习富有新鲜和实在的气息。因此,这节课我首先用几个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展开,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而达到引发学生积极体验和观察的目的. 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外界的刺激作用,在“做中学”,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比如:在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活动中,一开始,可以不固定器材,让学生先自行讨论和确定器材,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再由学生动手实验,这会让学生感到极大的兴奋,因为这样的实验来源于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3.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更要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要学生仅仅记住某些结论,因此,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动手、体验和思考的空间,结合展示交流环节,形成立体的动态体验过程.让学生不断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获取知识,感悟学习方法,完成教学目标.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把握物理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
十、板书设计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大气压强”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大气压强-卓晓燕”,所属分类为“初中物理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大气压强-卓晓燕”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