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眼睛和眼镜
所属栏目:初中物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辽宁省 - 沈阳教学设计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辽宁省 - 沈阳教学设计
5.4《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楚的原因。
3.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样矫正视力的,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
4.体会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密切的联系,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交流评估→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在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生活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从光学角度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系统整理本章知识。
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三、分析学情及实施策略
学生在七年级生物课上就已经学习了眼睛的构造和功能,所以对眼睛的结构,如何看到物体,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像位置偏前偏后一点都不陌生,都有直观的印象,但对于如何从光学角度分析眼睛成像,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如何矫正却没有更多的了解或思考。他们只是知道结果而已。针对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力求以形象、直观的方法和手段来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所以我自制了教具,水凸透镜,由于它的薄厚可调,所以模拟晶状体进行一系列的成像研究,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容易些,更有利于学生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
本课将通过“现象→分析→现象(实践)”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入手,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和分析交流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四、教学用具
课件、蜡烛、水凸透镜、光屏、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废液烧杯、火柴。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课件展示戴眼镜和不戴眼镜时的图片,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二、课堂活动 请学生和大家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眼睛 如结构、如何看到物体等,使眼睛的一些基本知识得到复习和巩固。 跟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侧重点与生物课不同,更侧重于光学的研究。 1、课堂小游戏《找不同》 播放正常眼睛调节的光路图,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寻找他们的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总结出 眼睛看远处物体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 眼睛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 如果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则看不清物体 引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问题。 2、分组实验:水凸透镜 为了更好的研究眼睛,引导学生用实验器材代替物体,晶状体和视网膜,组装成可以模拟眼睛成像的装置,引导学生用水凸透镜模拟晶状体 分组实验:观察水凸透镜的构造,感受水凸透镜的特点 注水时水凸透镜变厚,折光能力变强 抽水时水凸透镜变厚,折光能力变弱 3.组装模拟眼睛成像的实验装置,并用它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1.组装模拟眼睛的装置,模拟正常眼睛成像,在光屏上得到缩小倒立实像 2.因为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所以将蜡烛远离水凸透镜,观察光屏上像的清晰度如何变化? 3.鼓励学生使像重新变得清晰,看哪组的方法更多 教师随时指导,想出办法的小组把方法分享在黑板上 教师总结这些方法,引导学生得出近视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状体过厚 建议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分析还可能是什么原因? 引导学生说出眼球前后方向过长 4.让学生展开畅想:如果你是一名眼科医生,你打算怎么去治疗近视眼患者 5.多好的矫正方法,都不如平时预防,让学生分享预防近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反思平时没注意的地方,以及以后打算怎么做 6.对照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总结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本课反馈 完成学案上的习题部分。 自主学习“科学世界” |
学生通过对比图片,引起学习兴趣 介绍已了解的眼睛的一些常识内容 学生积极参与,找图中的三处不同之处 学生总结正常眼睛调节规律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将眼睛成像的光路搬进实验室 学生总结 学生讨论如何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探究近视眼,讨论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各组交流合作再次使像再次清晰的方法找出来并分析 实验成果展示与交流 总结近视眼成因 晶状体过厚 眼球前后方向过长 学生畅所欲言 畅想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学生思考、总结 建立护眼意识 知识迁移 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
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对比生物课和物理课研究眼睛的侧重点不同,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研究的方向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游戏中总结正常眼睛的调节 引入近视眼的探究 通过学生交流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并激发学生更进一步探究下去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把物理知识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巩固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总结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强化巩固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学生学情。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