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明朝的对外关系
所属栏目: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辽宁省 - 抚顺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交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的教学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清朝前期郑和下西洋,二是清朝中期以后戚继光抗倭。这两个历史事件是清朝在不同时期对外关系的表现,而且在清朝历史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
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战争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以及相关史
实等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
毅力和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愿意发表个人见解,但是由于年龄偏低,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理性的思维;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有限。同时课堂上有意注意的时间不长,活泼好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点,采取生动形象,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促进其发展。 三、设计理念及思路
新课标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也是课改的基本理念。那么如何将这一理念贯穿到教学活动中,我主要抓住这三个方面。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本科的教学设计中,我通过《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一段舞蹈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然后通过《郑和下西洋》的视频资料、创设情境:想象郑和出海遇到的困难、浙东地区的儿歌、“立正稍息”口令的由来、板书的设计等调动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取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例如:通过引导学生看《西洋地理位置示意图》、《郑和下西洋示意图》、《戚继光抗倭示意图》,掌握看图学历史的方法;通过史料的阅读、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通过郑和与哥伦布等航海家的对比,学会比较中学习历史的方法;还有学习历史事件的方法,收集历史信息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等等。学生通过学习,不仅知道自己今天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知道怎么学习这些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进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历史学习已经不再是机械记忆的过程,学生更应该掌握的是方法和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3、学有所获。完成一节历史课,不是要学生一定记住几个人物、几个事件、几个时间,或者背会什么历史意义等。因为学生存在差异,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即使最好的学生,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上完后,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记住。所以,学生在学完一节课后,只要对某些知识点掌握牢固,对某件事认识深刻,或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感悟,都是收获。
四、教学环节设计
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自
主
学
习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
《丝路》片断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
宣扬国威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概况:郑和七次下西洋
(1405-1433)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
和非洲东海岸
2、影响: 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了解
和友好往来。
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倭患严重。
教师:播放视频,请学生欣赏
舞蹈的壮观场面。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回答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西洋”的地理范围示意图。
学生:根据示意图和注解了解
西洋的地理概念。 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
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
具备的条件。 学生:分析,了解。
教师:播放视频《郑和下西洋》 学生:根据视频和《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了解郑和
下西洋的概况,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教师:出示表格,比较郑和与
哥伦布等航海家。 学生:认识到郑和远洋航行是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是世界伟大的航海家。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
阅读教材。
学生:阅读、了解倭患严重的史实。 教师:出示戚继光的材料。
学生:根据材料和教材,了解戚继光和戚家军。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学习读图 培养
论从史出 的史学观点
培养学生 收集整理 信息的能力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学会比较学 习历史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教育
培养学生 阅读、归纳 学习能力
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合
作 探 究 课堂 小结 巩固 深化
2、经过:台州就站九捷
进入福建、广东 肃清东南沿海倭患
3、性质:反侵略斗争 小结 巩固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戚继光
抗倭示意图》和教材,掌握抗倭的经过
学生:阅读,了解戚继光抗倭
的经过,并能运用地图讲解;理解战争的性质。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戚继光
抗倭胜利的原因。
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出示戚继光的诗句,分
析戚继光的品质。
学生:分析、理解
学生自主总结—教师总结
练习—反馈—巩固—深化
突出重点
培养学生 运用地图 学习历史
培养合作 学习能力
情感教育
学有所获
拓展思维。
巩固强化
板 书 设 计
第15 课明朝的对外交往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目的:宣扬国威 (民族英雄) 加强联系 交 冲 背景:倭患严重 概况:1405-1433 往 突
最远到达„„ 经过:台州九战九捷 意义:开创了„增强了„
壮举 性质:反侵略战争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