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简介:
![初中化学专题《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江苏省优课](/uploads/allimg/200505/1-2005050H5350-L.jpg)
视频标签:碳和碳的氧化物
所属栏目:初中化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化学专题《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江苏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 评测练习(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复习含碳元素物质的多样性;
⑵知道碳单质和碳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带领下初步学会用归纳、对比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碳及含碳物质的专题复习,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碳及含碳物质的专题复习,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回忆:本单元主要学习了那些具体物质?哪些方面的性质?
【知识回顾】一、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应用一、物质的用途)
为何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通过上表,你发现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知识回顾】二、碳与一氧化碳(CO)主要化学性质比较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应用一、物质的用途)
物质名称
化学性质 |
碳(C) |
一氧化碳(CO) |
可燃性 |
|
|
还原性 |
|
|
毒性 |
|
|
【知识回顾】三、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比较
(应用二、气体的收集)
物质名称 |
主要物理性质 |
主要用途 |
二氧化碳(CO2)
|
|
|
一氧化碳(CO)
|
|
|
思考:CO2、CO可以分别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知识回顾】四、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比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CO2 |
CO |
化学性质
|
可燃性
|
|
|
还原性
|
|
|
毒性
|
|
|
与水反应
|
|
|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
|
|
思考:CO与CO2都是碳的氧化物,组成元素都相同,为何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小结一】:在以下实验中你能观察到哪些现象?这些现象分别反映出了C、CO、CO2的哪些主要性质?(提示:氢氧化钠可以吸收并除去CO2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5.jpg)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一瓶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呢?
(应用三、物质的检验)
如何鉴别CO2和CO气体?分别利用他们什么不同性质鉴别的呢?
(应用四:物质的鉴别)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应用五:物质的除杂)
(1)CO(CO2) (2)CO2(CO)
【小结二】:碳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碳家族五位成员相互之间有联系吗?(用“→”连接起来,并标出反应条件和另一种反应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相关方程式:
【链接中考】:
(2012.宁波市)如图是初中科学常见的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单质Ⅰ为红色固体,氧化物Ⅰ和单质Ⅲ 均为黑色固体,氧化物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1)反应①中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8.jpg)
(填化学式)发生了还原反应;
(2)氧化物Ⅱ除图中所示的化学性质外,
还具有 性,且有毒性。
(3)根据题意,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延伸】:
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每套装置限用一次)注: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
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 (填导管接口代号)
混和气体→ →尾气处理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碳和碳的氧化物”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初中化学专题《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江苏省优课”,所属分类为“初中化学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初中化学专题《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江苏省优课”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