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简介:

视频标签:云南省,分子和原子
所属栏目:初中化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2016年云南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竞赛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朱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2016年云南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竞赛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鹤庆黄坪中学朱久慧_2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知道分子的性质。
2、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学习重点】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性质
【考点热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现象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实验探究一: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的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有什么现象产生?说明了什么?
小结:一、物质是由 、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例:氧气是由 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 由构成的
铜是由 构成的
知识点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
自主学习: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要求认真观察演示实验,然后进行自学检测。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将A烧杯中的适量溶液倒入B烧杯中,在C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浓氨水,将A和C两只小烧杯紧靠在一起,用一只大烧杯罩住,B烧杯置于大烧杯之外。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想象吗?
讨论:湿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晾干,为什么?
结论:2、分子在不断地 ,温度 ,分子 。实验探究二:20ml酒精20ml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否等于40ml?
结论:3、分子之间有
实验探究三:在两支相同的塑料瓶内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堵住瓶口,用手挤压两只瓶子,比较两者被压缩的难易程度。
【快乐套餐】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可分的
2、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征不一致的选项是( )
|
选项 |
操作或现象 |
分子的特性 |
|
A |
给篮球充气 |
分子间有间隔 |
|
B |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
分子是有质量的 |
|
C |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
分子是运动的 |
3、某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固体变为该物质的液态或气态,主要是由于( )
A、分子形状发生变化 B、分子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D、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2)一滴水里约有15万亿个水分子。
【自我检测】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
A.分子可再分 B. 分子在不停运动 C. 分子很小 D. 分子间有间隔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一杯水敞口放在空气中,一周后,杯子里的水不见了。若将这杯水烧开,一会儿整杯子的水就消失了。
(2)加油站里的汽油贮存在油罐里,但在离油罐一定距离内仍要“严禁烟火”。
【链接中考】
1、青海玉树发生了强烈地震,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搜救过程中,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这说明(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间有间隔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打气筒给篮球充气,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结成冰,体积发生变化,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D、生活中我们能看到水,但看不到单个的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云南省,分子和原子”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2016年云南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竞赛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朱”,所属分类为“初中化学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2016年云南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竞赛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朱”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