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溶液的形成
所属栏目:初中化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厦门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厦门市金尚中学
人教版《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兴趣。重点通过对物质溶于水等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归纳概括,理解溶液的形成及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使学生学会从实验中得到信息---归纳---概括得出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在老师适当的引导下,体会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案 课题 溶液的形成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能说出常见的溶液的组成。 2)能例举一些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和乳化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从实验中得到信息---归纳---概括得出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建立溶液在科学实验、工农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对溶液的知识产生兴趣
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 教学方法 以创设情境活动为核心的活动元教学
教具准备
课件、道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实物展示)装有无色液体的注射液瓶。 (问题设置) 请你来猜想一下,你所看到的这个 瓶子内装的液体是什么? 要如何区分?
(导入讲述)
大家的思路很开阔,其实,瓶子内装的是人在生病时挂点滴用的葡萄糖水。
(激趣设疑)葡萄糖水就是葡萄糖溶于水得到的溶液,那么为什么要用溶液注射,而不是直接用葡萄糖固体呢?( 可流动、稀释、易吸收等)
(多媒体展示)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工农生产和生活) (实验演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固体混
讨论交流、动脑 思考,就已有知识
积极回答
体会溶液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认真观看图片和视频内容,提出自己对溶液作用的
创设学习情境。
从生活中提取与化学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合;再将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观察,讨论溶液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
(你已经知道的)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是溶液?说一说,和大家分享一下。
真正的了解溶液,我们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溶液的形成。
见解。
就已有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体会溶液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贴近学生生活,调动课堂气氛
牛刀小试:
(学生合作活动)
实验台上放有装食盐、蔗糖、高锰酸钾
和沙土4种固体物质的试管,4人小组中
每人选取一支试管,分别加入约占试管1/3体积的水,振荡。
(引导观察)
大家把几支试管放在一起,观察试管中的液体;然后再把试管放到试管架上静置,根据学案提示的观察点,观察,将现象填入表格,4人小组讨论交流。
积极动手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比较分析,
就观察到的,主动思考,
回答问题,
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对溶液有感官上最直接的认识,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初步体会对现象观察、对比、分析与归纳的方法,为下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埋下伏笔。 由点及面:
(分析归纳)
把刚才大家发现的那么多有关溶液的点收集到一起,就得出了什么是溶液——你来试说一下什么是溶液。(得出概念) (启发引导)食盐分散到水中形成均一
稳定的食盐溶液。你来说说蔗糖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分析归纳)你知道谁是被溶解的物质,谁是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吗? 被溶解的物质:溶质Solute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剂Solvent (多媒体播放)溶质是如何分散到溶剂中的呢?播放食盐和蔗糖在水中溶解的微观动画。
(智力快车)见学案 分析学案上列举的溶液,判断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可小组讨论。 (比较分析) 观察你得到的表格,就溶质和溶剂,你有什么收获?
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掌握相关知识。
结合例子分析归纳
观看动画演示,理解记忆
积极思考,对列举的溶液实例进行判断 动手填写表格。结合所得信息,得到结论。
巩固从实验现象中得到信息---归纳---概括的科学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突破教学重点,形成溶液的概念。
进一步巩固分析、归纳、概括的科学思维方法,加强溶液的概念。
突破难点
巩固重点。体会化学与生活和社会的密切联系。
再次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归纳概括方法,加深对溶质、溶剂的认识。
检查站 限时完成学案部分相应的针对性训练。 完成相应练习,
同桌交换后批改。
不懂的问老师。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
观察分析
(提出问题)
为什么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这就是物质的溶解能力问题,哪些因素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 (演示实验)碘和高锰酸钾分别在酒精和水中的溶解情况
(启发小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有关。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问题。
拓展教学深度,分析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 。
反思评价
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分享交流
现场知识反馈。
[板书设计] 课题1、溶液的形成(Solution)
一、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中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乳化现象
课后记
本课时的课堂教学中,多次运用从实验中得到信息---归纳---概括得出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除去知识明线外,对于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渗透这条暗线的应用,让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得以较大的收获。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