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饮湖上初晴后雨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河南省 - 洛阳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河南省 - 洛阳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本课由3首古诗组成,分别是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旨在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前两句诗写景,大意是: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这两句诗写出了不同天气下西湖的景色。“潋滟”“空蒙”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晴方好”“雨亦奇”写出了诗人对西湖不同美景的赞叹。后两句与前两句照应,用绝色美人比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水。在作者的眼里,西湖就像西施一样, 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不管是晴是雨,都神韵独待。“总相宜”既写出了西施不管怎么打扮都是美的,也写出了西湖景色的美不胜收。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描写,把色调和谐、淡雅无比的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前两句诗的大意是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后两句诗的大意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
山。 教学内容
《饮湖上初晴雨后》《望洞庭》 教学目标
1.用统整的方法学习《饮湖上初睛后雨》《望洞庭》,发现其特点。 2.想象诗境,会用自己的话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感受湖光山色的壮美。 3.创设各种情景,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并背诵古诗。
难点:能说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承接前课,读通全诗 (一)回顾学法
1.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 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二)读准字音
1.检验书上的生字新词。 2.讲解多音字“抹”和“磨” (三)解释课题
注意“饮”字位置。
(四)巩固生字
讲解“初”字 (五)读通诗句 二、理解诗句,感受其美 (一)依题猜诗,感受画面
题目上提到“先晴后雨”,那西湖的晴天是什么样的?雨天又是什么样的?
(二)听句猜诗,聚焦比喻
1.根据老师说的话猜一猜是哪一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把这首诗改成“欲把西湖比孔子”好不好,为什么? (三)看图猜诗,直译诗意
观察图片,对应的是哪首诗里的哪一句?同时想想这句诗的诗意是什么?(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四)看画猜诗,体会情感
1. 观察老师画画,仔细想一想,是哪一首诗的哪一句诗?为什么?(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 这样的联想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三、比较阅读,发现特点
1、山水之景 2、运用比喻 3、借景抒情
四、模拟情景,巩固所学 1. 个人追逐赛 (1)你说我猜:
“遥望洞庭山水翠”的前一句? 2.攻擂资格赛
(1)诗句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中的“西子”指? A. 杨玉环 B.西施 C.貂蝉
(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镜”指的是?
A.西湖 B.铜镜 C.洞庭湖 3.擂主争霸赛
(1)请从以下十二个字中识别一句七言宋诗。 淡妆浓抹总相宜。
浓 总 子 山 妆 欲 西 相 淡 宜
抹
水
五、板书设计
晴方好 雨亦奇 景
↓
比西子 情 总相宜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