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龙里格龙
所属栏目:小学音乐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8课演唱《龙里格龙》广东省 - 珠海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8课演唱《龙里格龙》广东省 - 珠海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歌曲的学唱和对京剧四大功夫的了解中激发学生对歌曲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国粹京剧的喜爱和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兴趣导入法、情境创设法、视频感受法、模仿体验法、对比感受法、图形展示法、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京剧的四大功夫。
(2)学唱二声部歌曲《龙里格龙》,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并尝试表现出音乐的力度、速度变化。
2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是从第七册刚刚开始接触二个声部的合唱,在学唱中无论是音准还是和声意识积极协同配合能力比较弱。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个别差异较大,特别体现在音准和视唱方法方面。
歌曲《龙里格龙》是根据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而成,属于戏歌或者京歌体裁,全曲主要由4/4 5 3 6 5 0 1 0 | 6 5 3 6 5 0 |(主题旋律1)这一主题旋律构成,第二句旋律(主题旋律2)是这一乐句向上方四度的模进,合唱部分进行了叠加,形成带有轮唱感觉的二部合唱。演唱形式变换多样,情绪活泼、欢快。歌词“龙里格龙”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中常用的象声词。本课采用的是1=bB调。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完整唱好二声部歌曲京歌《龙里格龙》。
2、了解京剧的四大功夫。
【教学难点】
歌曲演唱中二声部的音准、表现和二声部的协同配合程度。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有关京剧四大行当的知识。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点,并以此为衔接点,直接进入本课的京剧主题。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1、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京剧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四大功夫。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看、唱、做、演让学生在愉快的感受、体验京剧四大功夫的同时不知不觉解决二声部歌曲中两个声部合唱,熟悉主题旋律,提升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在“玩”中解决知识难点。
⑴学生观看一段京剧唱腔表演片段,感受“唱“的魅力。
之后请学生说出感受。鼓励学生也试着唱一唱。
出示主题旋律一,学生用“Yi”、“Yu” 来模唱,感受京剧的韵律和归韵。尝试把力度记号(中强mf、中弱mp)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
让学生熟悉歌曲主题旋律一,通过模唱感受唱腔韵律。
⑵感受京剧中的“念”。
请学生观看视频中的回答部分,学生说感受并尝试模仿其中有特点的戏词。
【设计意图】
让全体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和模仿的音乐实践活动,提升对京剧的了解和喜爱,将动作与二声部1组旋律相结合,引导学生分两个声部唱好这两个小节的合唱。
⑶了解京剧中的“做”。
老师表演场景,学生猜猜表现的是什么?
以歌曲中二声部1组旋律为动作的配乐,学生熟悉旋律
4/4 1 6 2 1 0 | 1 6 2 1 0 |
4/4 5 3 6 5 0 | 5 3 6 5 0 |
龙 里 格儿 龙 , 龙 里 格儿 龙 ,
学生边模仿动作边用两个声部配合着演唱出来,提示为二个声部的合唱以及“龙里格龙”是京剧中的无意义的常用衬词,在声音方面统一要求学生唱得清晰富有弹性,力度稍弱。
⑷体验京剧四大功夫中的“打”。
学生观看京剧《三岔口》片段,之后与师一起做即兴的动作片段,并以歌曲《龙里格龙》以歌曲中二声部2组旋律为动作的配乐,学生熟悉和声旋律2组。
▼▼▼▼ ▼ ▼▼▼▼ ▼
4/4 1 6 2 1 0 3 0 | 2 1 6 2 1 0 |
▼▼▼▼ ▼ ▼▼▼▼ ▼
4/4 5 3 6 5 0 1 0 | 6 5 3 6 5 0 |
龙 里格 龙 咚 , 龙格 里格儿 龙 ,
先分再合,提示“▼”的涵义和具体表现,待熟悉后把反复部分渐慢的感觉演唱出来,了解反复记号的作用。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看京剧视频片段,加上师生互动了解“做”的以无当有、艺术身段等独特魅力。进一步熟悉歌曲二声部2组旋律,为歌曲演唱打下基础。
2、歌曲学唱:
直接引入歌曲主题,简介歌曲是用京剧元素结合现代创作方法而做的。
⑴完整初听歌曲。
提示学生: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都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歌曲的情绪、特点等,回忆前面已经演唱的主题旋律和二声部的部分旋律。
⑵看歌谱,师生共同分析歌曲的演唱形式并用简单图形来表示。
齐唱 合唱 轮唱 合唱加反复、渐慢
【设计意图】
通过对照歌谱学生细致掌握了歌曲的演唱形式和变化,促进他们对歌曲的演唱。
⑶分别聆听感受各个部分,重点解决合唱加反复、渐慢的部分。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部分进行分别聆听,分声部学唱合唱加反复、渐慢的部分。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歌曲的关注程度。
(4)再次完整聆听。
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由选择跟唱高或者低声部。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5)重点解决轮唱加合唱并渐弱、减慢的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低声部轮唱出现的节拍(第三拍),范唱低声部。
学生听辨后并演唱低声部的旋律。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有针对性地解决歌曲难点,通过听辨、感受和演唱让学生们能找准轮唱的演唱节拍和准确演唱歌词。
(6)逐小节学唱歌曲,共同解决难点。
师将学生分成高低两个声部,用琴带领学生用慢速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对照歌谱来演唱。哪个部分出现音准和配合的问题就可以针对性的提示和示范。
重点解决歌曲中轮唱和最后合唱反复部分,把反复部分的渐慢通过看老师的指挥演唱出来。
【设计意图】
用慢速来逐小节演唱,通过对比、互相是否聆听到除了自己声部的声音是否能听到另以声部的演唱,从音准、力度和相互协调来配合进行演唱,从而完善、促进歌曲《龙里格龙》二声部的演唱和表现。在解决轮唱和合唱反复部分时先让学生尝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出衔接部分从而解决歌曲中的最难点。
(7)对比感受,进一步明确歌曲的变化。
将二声部1组旋律于二声部2组旋律对比,感受有无儿化音和乐句的长短以及出现的顺序,加强演唱中的京剧“韵味”。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确两段旋律的歌词不同、长短不同、顺序不同,为完整而准确的演唱做好铺垫,让学生着重表现出京剧的韵味。
(8)完整演唱歌曲。
学生跟老师钢琴用中速来完整演唱分声部演唱。之后交换声部再唱变稍快速度再唱。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有点和不足,分A、B组进行互评。
【设计意图】
通过完整演唱,对演唱速度进行要求,以达到歌曲的原速。通过交换声部,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将高声部和低声部进行演唱,提高学生的配合协同能力和演唱能力。从相互评价中获得激励,发现自己在演唱中的不足。
活动3【活动】拓展活动与测试练习
三、拓展部分
1、学生分组设计动作,分为生、旦、净、丑四个组分别编创简单动作来随音乐进行即兴表演唱,在歌曲最前面的齐唱部分可让学生将京剧学习的感受变成歌词。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设计简单动作为了将歌曲演唱后让学生适当放松一下,同时也是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和表现,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编创,同时在无形中测试学生的演唱情况和音乐表现。
2、概括京歌、再唱京歌。
提示学生用京剧元素来编创的歌曲还有哪些?并试着唱一唱。小结歌曲的“西皮腔”特点。
3、引导学生课后搜集有关“京歌”的资料,无形中布置课后作业。
4、教师介绍京剧在服装、道具、伴奏乐器等方面的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
让学生尝试唱用京剧元素改编的其他歌曲片段,了解京剧的多姿多彩,进一步对京剧这门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演唱测试学习效果。
活动4【活动】感受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所学内容,尝把自己的感受编进旋律当中去,并唱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共同回忆、品味上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活动5【活动】下课
六、下课。
全班学生演唱京歌《说唱脸谱》音乐片段下课,请一些学生带上京剧脸谱一起做表演唱。
【设计意图】
让孩子们保持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大胆展现自己。
活动6【活动】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为二声部的演唱歌曲,对于四年上期刚刚接触二声部合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音准、协调演唱、力度变化的表现等方面是比较弱的。而一味地只是让学生反复地去唱旋律、反复地进行二声部训练就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甚至是疲劳失去演唱兴趣,我从试讲中也明显地感受到了,如何在一节课内让学生既能完整、有效的演唱又能一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呢?为此我做了一些特别的设计。
1、以兴趣为主线,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主动积极地状态进行学习。
在教学中运用运用兴趣导入法、情境创设法、视频感受法、模仿体验法、对比感受法、图形展示法等方法将难点与情境模仿、创造表演、感受表现相结合,加上服装、头饰、道具等,适时地进行互评、他评、师评,假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所学内容保持着较好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2、将主旋律和二声部的演唱与认识京剧的四大功夫相结合,让歌曲的内容不断地模唱、感受和表现,为歌曲学习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使用暗号1、暗号2将二声部学习通过有情境的“玩”学出来了,而不是用传统的视唱、模唱的枯燥形式学出来,学生不但掌握了京剧四大功夫——“唱”、“念”、“做”、“打”,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无意识中就把歌曲的主旋律和二声部演唱难点进行了多次的体验和表现,为歌曲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从声部交换和多种分组配合中让全体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高、低两个声部的旋律和两个声部的协同配合。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好知识点,在二声部协同合唱中感受声部的和谐美,虽然有些孩子
音准不好、对旋律也不是特别熟悉,通过分组的各类形式的唱无形中向能力强的孩子靠拢,也是自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学唱中把教师与全体学生合作唱、学生分组合作唱、学生单独与老师或学生合作唱来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不断探究、体验、感受和表现,能较好而牢固掌握高低两个声部的旋律。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结合各类评价方式(师评、生生互评、分组对比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的设计思路也是从几次试讲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中悟出来的,如果不改变教学方法,而是一味的机械性反复唱,学生学得疲劳,也会没兴趣,教学效果也不会太好,学生更没兴趣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所谓“实践出真知”,多做、多看、多观察,从学生的学情实际出发,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强调学生创作型能动的学习,而不是接受性枯燥、机械的学习。这样,学生会乐学、爱学,教学目标达成效果才会好。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