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万以内数的认识,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例13“利用估算解决问题”黑龙江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例13“利用估算解决问题”黑龙江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例13
【课标要求】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并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4.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利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是将本单元最后一个例题,是对这一单元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在本单元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估算,有助于数感的培养,有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只要求用语言叙述估算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这就点明本课的教学关键点在于体会估算意义,以及三位数加减法的不同估算方法的探究。教材以“估算”为线索,通过“买两件商品,500元够吗?700元够吗?”这个问题,引出了估算的问题,展开教学。在解决问题时,探究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再通过两种估算方法的对比,体会不同问题情境,应当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万以内的大数、整百整千加减口算及求近似数的方法,并有一些估数的生活经验,了解现实中有估算的必要。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问题会有不同的估算策略,以及选择更好的估算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也有的学生会因数字大了,可能出现估不准确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估算时,鼓励学生寻求多样化的合理估算的方法,流利的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思考的过程,引导学生说清估算的方法,加深对估算的理解,体会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的现实意义所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进行加、减法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 2.懂得就根据要解决实际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佤日常生活的联系,感受估算的价值所在。 【教学重点】学会用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体会估算方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教师以生活化的情境为载体,创设“艺术节”一系列整体情境,把解决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与估算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并能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估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口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前两题说算理) 400+500 = 700-300= 600+200 = 700+900= 800-500= 300+400 =
1500-700= 600+300= 6600-600= 2. 填一填。 (说说怎么估的)
(1)妈妈买了一台电脑花了4995元,约是( )元。 (2)欣欣小学有608人,约是( )人。 (3)果园里有1298棵果树,约是( )棵。
3.导入:整百、整千的数加减法口算和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两种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百整千加减法口算及近似数方法的复习,渗透学习本课知识的起点,有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为探究估算的方法做好铺垫。】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环节一:创设情境,理解题意(情境)
同学们,我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即将举行,听说我班就有参加表演的学生,是吗?听说王老师也有歌舞表演,瞧,她正去大商要购服装和鞋,我们看看她遇到什么问题? (1)从图中,你知道什么?
(2)王老师想去超市选购两种商品,带500元够吗?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重点强调:带500元够吗?够不够的问题。(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活的生动情境意在增加趣味性,激发探索的欲望和热情,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环节二:调动经验,初探估算
(1)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帮王老师解决“500元够不够”的问题? 预设一:可以先算出两种商品的价钱,再和500元比较。就知道够不够了。 他的方法真好!谁能再说说这个方法。
师引导:这的方法真好!用商品的总价与500元比。
预设二:可以先用500元买一种商品,看剩下的钱够不够买另一商品的,也能解决问题。师评价:这种方法,大家同意吗?谁听懂了他的方法?
师小结:思路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两种方法都能解决这一问题。 (2).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买东西时,经常遇到“够不够”问题,他们是怎样做的? 预设一:他们就是算个大概,没计算准确的数
预设二:他们就是百位的数相加了一个,没算十位和个位的的钱数,就知道要用几百多元钱了。
(3)是呀,像这样不计准确的结果,而是用大约的整百整千的数进行口算。这种方法就是估算。看来,人们经常用估算来解决“够不够”的问题——板书:估算。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交流,交流中明确估算在生活中的价值,以及估算的方法。】
环节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怎样才知道“这个商品大约要用几百几千数”呢?
(2)你能试着像爸爸妈妈那样,不用准确的数,而用商品的近似数口算后,比较判断够还是不够吗?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说说。
预设一:可以这样想:衣服超过了300元,鞋超过了200元。300+200=500,两种商品的总钱数一定超过500元,所以,带500元肯定不够。
我们是这样检验的:500元去掉服装300多元,还剩不到200元,鞋子要用218元,所以不够。解答是正确的。
预设二:可以这样想:衣服不到了400元,鞋超过了200元。400+200=600,两种商品的总钱数一定超过500元,所以,带500元肯定不够。
我们是这样检验的:500元去掉服装300多元,还剩不到200元,鞋子要用218元,所以不够。解答是正确的。 (3)学生质疑。
(4)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同。
小结:我们用加法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验证时,要回到问题中,用减法估算的方法,反过来验证解决的是否正确。
(5)同学们来回顾一下,请和你的同桌说说解决这一问题的全过程。
【设计意图:小组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案,让学生亲自去体会到估算的多样性。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大数估算时,一般都是整百整百的估算。】 环节三:改变情境,优化估算策略 (1)带500元不够,那带700元够不够?
预设一:可以这样想:衣服不到了400元,鞋不到了300元。400+300=700,两种商品的总钱数一定不到700元,所以,带700元肯定够。
(2)对比:刚才解决500元够不够时,我们是将两种商品怎样估的?现在刚才解决700元够不够时,我们是将两种商品怎样估的?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两种商品价钱往小估时,估算的总价一定小于真实的总价。我们往大估时,估算的总价大于真实总价。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体会两种不同估算方法的本质特点,优化估算方法,明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方法。】三、巩固提升,运用知识
1.为了本次艺术节,王老师需要租1500把椅子,分别与两所学校租,一个说:“我们有九百多把椅子”一个说:“我们有七百多把椅子”想想够吗?(生独立思考,完整说出解决问题过程.)
2. 新建、曙光两所学校想和我们北岸小学在文化宫大礼堂中一起举行艺术节。礼堂有3000个座位,新兴区三所小学各带八百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参加 活动,能坐下吗?
预设一:可以这样想: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也就是都不到900人,
如果 900+900+900=2700 ,3000坐下。
预设二:可以这样想: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也就是都超过800人,
如果800+800+800=2400 ,3000个座能坐下。
对比:哪种方法更合适呢?
小结:为了确保够坐,就应让每所学校座位都够坐,所以应该往大了估才合适。 【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的巩固,让学生灵活地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够不够”的问题,
学生在现实问题中体会估算的多样性,并优化方法。艺术节这一情境有始有终,给学生以整体感。】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学会了用加减法估算来解决“够不够”的问题,再次经历解决问题全过程。课上同学们表现很精彩!相信你们一定能灵活选择估算方法,去解决更多的生活中的问题,成为生活小能手。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的知识的盘点,学生学会总结、梳理知识点,并能引导学生将本课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 ( 估算 ) 衣服图 鞋图 358元 218元 够不够?
300 + 200 = 500(元) 500元不够。
400 + 300 = 700(元) 700元够
【教学效果预测】
《加减法估算》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估算,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只要求用语言叙述估算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中又提到:学生应“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估算是数学学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计算的检验中很有用,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本节课,让学生更直接的学习估算,感受它与精算的不同,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我创设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情境,在这一情境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复习旧知环节中,就渗透了本课要运用近似数及整百整千加减法口算的知识解决问题,意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估算的基本策略,知道估算就是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口算,从而估算出结果。合作探讨“500元够吗?”估算方法,知道估算多种方法,明确估算多样性,培养学生数感。并能体会到不同的估算方法能够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再通过与“700元够吗?”对比,学生体会到:当两个钱数往小估,两样商品的钱数超过估出的结果,所以不够。当两个钱数往大估,两样商品的钱数不到估出的结果,所以够。知道不同的问题情境,应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为了保证最后数量足够,我们要将每个数量往大估,最后使估算的多样化与最优化得到了和谐统一。
课堂上教师尊重、肯定与鼓励学生的行为,学生真正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整节课创设艺术节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挑战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比较,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学生真正感到估算必须联系生活,感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估算的需要,体会估算的价值。 延伸知识,让数学生活化,从而发展学生思维。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