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反弹高度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反弹高度》辽宁省 - 沈阳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反弹高度》辽宁省 - 沈阳
教学内容:数学好玩第1课《反弹高度》第一课时 教学年级:六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球的反弹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设计乒乓球、篮球落下时反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感知球从高处落地后都会反弹,并从这种自然现象中引发学生思考、探索一些实践问题,比如:“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哪种球会反弹高一些?各自的反弹高度是多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索并发现规律。
学生通过参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能有效积累和提升基本的观察、操作、体验、猜想探究、交流等数学活动经验,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数学思维。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平日里喜欢玩各种球类运动,把他们经常玩的篮球、乒乓球带到数学课堂上,他们会兴趣盎然。对于球从高处落地后的反弹现象学生们都很熟悉,这有利于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数学实践活动课一直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课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六年级的学生也已经具备了观察、测量、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践活动中,激发起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问题意识,积累猜想验证、小组合作、比较分析、探究交流等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合作测量、收集数据、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分析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篮球、乒乓球、测量用尺、实验报告单、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其它说明
一、情境导入。
1、观看视频。
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
师:请你用简短的话描述刚才看到的内容。
师:篮球、乒乓球等是我们特别喜欢的体育运动,它们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和运动技能,还可以让我们学到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数学好玩》。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用简短的话描述视频内容。
播放视频。
板书:数学好玩
2、初步感知反弹现象。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
了篮球和乒乓球,请每组的1号
同学把篮球从高处落下,每组的2号同学把乒乓球从高处落下,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师: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现
象?
每组1、2号同学进行示
范,其它学生观察下落过程。
学生自由说发现的现象。
学生总结刚才观察篮球和乒乓球下落过程中的发现。
3、引出课题。
师:根据篮球和乒乓球的这种反弹现象,你想研究什么数学问题?
师:你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准确。今天我们研究的主题就是:反弹高度。
预设学生提问: 1、篮球和乒乓球谁反弹的高?
2、篮球和乒乓球的反弹高度各是多少?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炼关键词并板书。
板书课题:反弹高度。
二、明确任务。
1、回忆旧知。
师: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我们要在实验研究中解决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实验研究需要经过几个环节?
四个环节:明确任务、设计方案、动手实验和交流反思。
学生回忆实验研究
需要经过几个环节。
板书四个环节。 2、明确任务。
师:谁能猜出我们今天的活动任务是什么?
师:我们再看大屏幕上的活动任务,谁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区别?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师:我们今天的研究活动就是在这个条件下展开的。
预设学生的猜想:篮球和乒乓球谁反弹的高?篮球和乒乓球的反弹高度各是多少?
读大屏幕上的活动任务。
预设学生说出的区别:多了“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这句话。
预设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让篮球和乒乓球从相同的高度不受任何外力落下。
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思考两个活动任务的区别。
学生思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这句话的含义。
课件中“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这句话变红。
3、提出猜想。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先猜一猜:如果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篮球和乒乓球各自的反弹高
度是多少?谁会反弹高一些?
师:要想知道谁猜的正确,我们需要怎么办?
生发表不同猜想。
生:做实验。
板书:猜想
学生进行大胆猜想。
板书:实验
三、设计方案。
1、实验方案的内容。 师:做实验不能盲目,我们要有周密的安排。明确了活动任务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设计实验方案。想一想,实验方案中
生:实验步骤、数据收集、
小组分工。
学生回忆实验方案
中应包含哪些内容。
应包含哪些内容?
2、探究小组分工。 师:为什么要小组分工?
师:一会儿你们打算怎样分工?
师:我们在小组分工时一定要让组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事做!
学生谈小组分工的原因。 预设学生的小组分工:落球员、测量员、观察员和记录员。
学生思考怎样小组分工。
3、小组讨论、汇报。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谁来读一读讨论要求?
师:开始讨论吧!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小组汇报和同学补充之后,教师也进行重点补充。
学生读大屏幕上的要求。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出本组的实验方案。
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补充。
要求:1、实验步骤
是什么?每一步要做什
么?2、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收集这些数据时需要注意什么?3、小组内如何分工? 教师参与学生讨论,适时指导。
重点明确收集实验数据时需要注意什么,如:测量的时候一定要观察球的下沿„„ 四、动手实验。
1、观看视频。
师:设计好了实验方案,我们就可以动手实验了。到底怎样做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视频,我们先看一看。
学生观看小组实验视频。
播放小组实验视频。
2、实验要求。
师:看懂了吗?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实验要求,找同学读一读。
学生读实验要求。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3、动手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单。
师:实践出真知。同学们开始实验吧!
小组动手实验,实验结束后填写实验报告单。
教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发现。
1、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进行汇报?
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交流。
用iPad将小组实验
报告单拍照,在小组汇报和其他小组补充时进行投影展示。
2、对比发现。
师:看来大家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但是一组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我们把多组数据对比来看。你还有别的发现和补充吗?
学生汇报发现,如:同一种球从相同高度落下,反弹高度大致是相同的;下落高度越高,反弹高度也越高„„
用iPad将已经汇报交流的小组的实验数据放在一起进行拍照并投影,学生根据多组数据的对比,谈新的发现和补充。
六、回顾拓展。
1、应用拓展。
师:同学们,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结论,验证了我们的猜想。那我们今天研究的反弹高度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我们来读一读。
学生读反弹高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结论 课件出示反弹高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回顾总结。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我们经历了今天的实践活动,你一定收获颇丰,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自由谈收获。
学生回忆自己在本
节课的收获。
3、布置作业。
师:为什么不同的球从相同高度落下,反弹高度不同呢?球的反弹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下节课我们继续进行交流反思。
学生记录作业,课后完成。
课件出示作业。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