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荆轲刺秦王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荆轲刺秦王》之易水诀别 -四川省 - 自贡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荆轲刺秦王》之易水诀别
【授课时间】2018年12月19日上午第三节
【授课文段】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教学理论依据】
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
文言文教学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第二层面,文章和文学形式要.........................................素的分析和鉴赏;第三层面,对某一些文化传统及人文精神的渗透。..............................
文言文教学不能缺失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王荣生教授《文言文教学教什么》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2018年,普通高中课程和方案标准,再次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
——《考场内外》 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教学构思说明】
本课教学将尝试实践王荣生教授“文言文教学三层面”理论。
【教学目标】
1、 疏通字词句,能翻译该文段。 2、鉴赏场面描写。 3、易水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教学流程】
一、字词句翻译:
1、检查预习效果,请一位同学课间在PPT上填空,课上师生共同批改并完成全段翻译。 2、指导朗读情感基调:肃穆,沉重,齐读全段。
3、我们曾学习过:对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我们叫它“场面描写”,而今天学习的这个文段正是一个场面描写。请你给它起个名——“易水诀别”!
二、这里老师给大家分享一首诗,也是写易水诀别,明代诗人何景明《易水行》这样写道(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寒风夕吹易水波,渐离击筑荆卿歌。 白衣洒泪当祖路,日落登车去不顾。”同样是写易水诀别这个场面,说说你更喜欢这首诗还是我们课文这个段呢?
本文写的这个场面更生动丰富具体,更有气氛和感染力,使人感觉身临其境。好的场面描写,正是要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请小组讨论,“易水诀别”这个场面,作者描写了哪些内容?怎样描写的?
(一)写荆轲“和而歌”:
筑在战国时代是一种很流行的乐器。与古筝、琴相似,其声悲亢而激越,高渐离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击筑能手。
“宫、商、角、徵、羽”是我国古代五声音阶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也称作五音。中国传统采用的音阶,就是用这5个字表示的五声音阶。而在这5个正音基础上,再加上2个偏音,产生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既然是唱歌,自然有音调的高低起伏,一首歌所表现的喜怒哀乐,自然也能从歌声中听出来。荆轲为何唱出悲凉的“变徵之声”,接着又唱出慷慨激昂的“羽声”?这歌声的变化反映了荆轲怎样的内心世界?
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文字:“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谁不留恋家园?谁愿舍弃生命?但若面对比“生”更重要的“义”,英雄们都会毅然决然做出一个由悲凉到悲壮的人生选择,一片柔肠皆愿化作侠骨。我想这段文字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二)写在场其他人:
1、外貌描写:
特别注意一个让我们感触最深的词:“白衣冠”:古人写送别的场面很多,或折柳相送,或饮酒践行。而易水送别的方式却是“白衣冠”。我们都知道,为人送丧才会身穿白衣,头戴白帽,腰扎白带,胸佩白花,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色代表的是死亡和不吉利。(这有别于西方传统文化中,白色代表圣洁高贵、好运吉祥,所以结婚时新娘身穿白色礼服,头戴白纱,手捧白花。)穿着送葬死人的丧服来送别活人荆轲,那是因为在送别时已意识到了悲剧结局:这是一场再无会期的诀别。
所以作者只抓住在场人物外貌上“白衣冠”这个主要特点,就已经“未成曲调先有情”!
2、动作神态描写:
体会三个“皆”字。在场众人为何而悲又为何而怒?他们都被荆轲的慷慨悲歌所深深打动,由
“垂泪涕泣”到“瞋目,发尽上指冠”。他们为这场生离死别而悲伤,又因荆轲的悲壮赴死而同仇敌忾。他们的表现烘托了荆轲的形象,他们也和荆轲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悲壮的场面!
(三)人物描写有点有面;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
在众多人物中,既突出重点,写了荆轲“和而歌”,也顾及了其他在场人物。
(四)人物活动有详有略:详写慷慨悲歌,“既祖,取道”略写。
“祖”:又称“祖道”“祖别”“祖饯”,是我国古代民间习俗,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五)人物活动有顺序:按时间顺序来写,从送行开始到终已不顾。
小结:
作者独具匠心将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众多人物的活动交织起来,写出了一个悲壮感人的场面。而这样的一个场面,也有它特定的背景,是在“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这就更加给这个场面增加了悲壮的气氛。所以这条承载英雄人文精神的易水河已不仅仅是一条自然河流,在中华文化中它已俨然已成为一种易水精神:代表了荆轲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的人生选择,不怕牺牲的侠之大义。
三、“船行影犹在,你却不回来。”这样的明知有去无回,仍义无反顾的牺牲,是否真的值得!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评价荆轲的:
贾岛(唐)《易水怀古》“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他“江湖侠骨”,晋代左思颂他“与世亦殊伦”。 北宋苏洵认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宋代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那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你认为荆轲能做当代青年人的偶像吗?
四、朗读文字和结束语:
1、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执着的信念支撑起来的“人”的结构。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对誓言的忠贞。荆轲的选择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也是那个时代的无奈。
2、《易水不寒》部分文字:物欲盛宴下的人群,没有人文精神壮骨活血,往往迷失自我。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岁月长河里,这次生命实在过于短暂,寻找生命作为的机会便更加宝贵。舍个人生命,挽民族大厦于将倾也好,照亮他人行程也罢,给予他人福祉也行……生命的漂泊,原是个实践过程,只有及时而认真进行把握,才能找到真正意义的价值归属之地。
——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力挽狂澜的道理,也不懂得六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不怕牺牲,以天下为己任的侠之大义和责任担当,还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当然,珍爱我们仅有一次的生命,努力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肩负起新的时代赋予青年人的责任,那才是对易水精神最好的理解和传承!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