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成都七中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成都七中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二、【课 型】 献 课
三、【授课班级】 成都七中高2016级8班
四、【授课教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语文组 胡 丹 五、【授课时间】 2016年10月20日(星期四)第2节 六、【学生分析】
成都七中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辨精神和探究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发现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知识点的生成,更期待着文本的发散。所以本次教学活动是为了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文本背后的意蕴,试图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和个体命运,思考宏大背景和个体选择关系的同时,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梳理文章结构
过程和方法:巩固之前学过的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八、【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由太子丹的形象分析引入到对荆轲的形象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看似合理的刺秦准备活动中看出其不合理性。 九、【文本分析】
一、太子的焦虑
“秦军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乍一听委充满无奈,委婉动人,实则在提醒和告诫:“国家危在旦夕,若国家灭亡我则无法继续侍奉你了。”潜台词是“我一直在侍奉你,此刻正是你报恩之时”。这句潜台词看似平常无奇,但细细琢磨,在理性和感情上都犯了忌讳。当下功利的社会,催生了人们功利之心,做什么事情都透露着交易的影子,即使是付出图回报也并非大忌,但在中国古代却截然相反。古人看重知恩图报,褒扬施恩不图报,反感施恩即图报。太子的施恩图报,挑明了对荆轲的礼遇只是一场交易这一无情现实,对荆轲报恩的怀疑也意味着对其人格的怀疑,这是荆轲不能忍受的。太子的焦虑集中体现在对荆轲的猜忌和责备。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言语之间暴露了太子丹的幼稚和狭隘,充满了孺子似的抱怨不满和施恩者的傲慢戾气。一介布衣听闻此语都会拍案而起,更何况是胸
有丘壑的荆轲。听闻此言,荆轲不顾君臣之礼怒叱太子,于情于理无可厚非。进一步说,也饱含了源自心底的失望和不甘——眼前的这个人,即将为他而死,但在死之前却如此被猜忌。何等的悲哀!更悲哀的是在荆轲说完“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后,太子没有半句安慰和反省,甚至可能窃喜激将法的成功。所以,易水送别时荆轲“终已不顾”,不是因为他的坚决或绝情,而是深入骨髓的孤独和悲凉。 二 被遮蔽的细节——“以匕首试人”
传统的文本解读过多关注荆轲的侠义精神,却忽视了下面一个细节:荆轲为检验刺秦匕首的效果,以活人做实验,“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读到这一细节时候我非常沉重,不仅是因为这些被杀人的无辜,更因为想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鲜活地存在过的人,最终却湮没在历史的无情法则之下。荆轲的命运固然悲壮,但毕竟可青史留名;而大部分的普通人就像试刀之人一样不明不白地在“刺杀秦王”“挽救燕国命运”的宏大历史潮流下喋血。
其实该不该让罪犯“试匕首”涉及伦理学中两种道德观,一是功利主义,二是绝对主义。功利主义道德观从结果的有效性去反观手段的合理性,很容易被我们这个民族接受;绝对主义道德观认为有些事情是绝对错误的,无论出于什么动机、无论会有什么结果。比如杀无辜的人、说谎就是错的,不得已而杀人或为更多人的幸福而杀人抑或是善意的谎言都是伪命题。依据康德绝对主义的道德观,道德内存于普世规律、人类天性和其他基础来源之内。换种简单的表达就是,绝对主义坚信:“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社会很容易被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裹挟,识时务者为俊杰、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它们让我们把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看成与真理同等重要,让我们迷惘于这个世界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是绝对不变的。现在绝对主义大声告诉我们:有!总有那些永不会变的东西,它们构成了我们的信仰。我们的学生,若整天浸淫在功利主义的泥淖中,计算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很容易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中课文中类似“以匕首试人”的细节还有很多,对它们有意无意的遮蔽代表了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胜利,而语文教学应将这些被遮蔽的细节还原,从而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 文本的罅隙——刺秦的意义
“易水送别”这一段,写得非常精彩。白衣冠、垂泪、涕泣、击筑、为歌、变徵之声、慷慨羽生、萧萧北风、彻寒易水……当下的解读多以场景分析为主,忽视了文本中一处难以解释的罅隙——“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士”(即宾客)为什么要怒?多数解释道是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对秦国的憎恶。这种典型的机械反映说忽视了文本的罅隙和吊诡。他们是在“怒”秦国吗?秦国是他们共同的敌人,但此时他们之间的仇恨还未到樊将军那样切齿拊心的地步,更不用说像岳飞、辛弃疾怒发冲冠、把栏杆拍遍壮那般怀激烈。没有仇敌在场,固然可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表达愤怒,但“瞋目、发上指冠”就显得不合理。因为瞋目是睁大眼睛怒视,憎恶的对象应在眼前。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场的太子。宾客们必然知晓太子和荆轲的纠葛,只是因为焦虑和不信任,荆轲就被太子仓促打发入虎狼之国。他们因荆轲的命运而反观自己的命运,洞晓了自己在太子眼中只是一枚枚为“私事”而必须赴汤蹈火的棋子。在荆轲和高渐离悲壮的乐声中,垂泪涕泣、瞋目和发上指冠,与其说体现了燕国上下的同仇敌忾,不如说表达了对太子的不满和失望以及对自身命运的顾影自怜。他们哪里是在送行,分明是在送葬!是为荆轲送葬,也为自己送终。对刺秦充满期待的太子未能读出高渐离的筑声和荆轲歌声中的咨怨,更不可能读懂宾客“兔死狐悲”的心理。分析此处文本的罅隙,分析太子的狭隘和猜忌,从宾客的心理反观荆轲的落寞和绝望,让我们能体会出明知九死一生却毅然赴秦的荒诞和悲壮色彩。
我们若考察太子丹以上种种焦虑,考察因焦虑而产生的不满及对荆轲的责备、猜忌和攻击,再结合其对荆轲提出的刺秦要求,可能会改变看法。太子丹说“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这样看来,荆轲入秦有劫持和刺杀两个选择。其悲壮在于此:他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以生劫之,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其伟大也在于此:纵然背负着不满,孤独而绝望地行走在刺秦的绝路上,但最终他践行了一个刺客的承诺,“轻生死,重然诺”的荆轲在秦廷上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自由选择,将“终已不顾”的背影定格在易水边的萧萧寒风中,也定格在后世一双双深情凝望历史的眸中。
十、【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活动说明(备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 初读,思考文章层次 朗读,感知。
引导学生划分文章层次 承 再读,思考燕国刺秦
前作了哪些准备 朗读,概括,分析。
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分析 转
精读,思考这些准备是否有效,是否合理 思考,探究,讨论,朗读。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 合
针对学生回答中有争议的地方组织学生
讨论,分析太子丹和荆轲的形象
讨论,思考,分析
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
十一、【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说明(备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时间
1
文章的题目叫
荆轲刺秦王,请大
朗读,感知。 引导学生划分文章层
次
1分钟
家根据题目将文章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刺秦的准备
第二部分是刺秦的过程。
2
快速处理完第一段再读,思考燕国刺秦前作了哪些准备。
1、求樊於期头颅 2、燕督亢地图 3、
朗读,概括,分析。
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分析【板书】
2分钟
3
精读,结合文本这些准备是否有效?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何为结合文本,如何判断有没有效,教师先示范。 【例】我认为求取信物这一准备过程是有效的,因为第二段说:“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从中可以看出樊於期和督亢对于秦王而言都非常重要,以此作为信物能够体现燕国的诚意,获得秦王的信任,所以是有效的。 思考,探究,讨论,朗读。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
10分钟
4 副手选择是无效的,荆轲还在等另外一个副手,最终却还是和秦武阳一起去了秦国,请问直接原因是什么?
思考,讨论
【板书】引入太子丹
1不沉稳 2怀疑他人 3缺乏反省 4极度自私
6 从前面的准备过程中还可以看出太子丹是怎样的一个人?
思考,分析
5施恩图报 6仁慈背后的虚伪
10分钟 7
太子丹是如此这般,荆轲最终还是踏上了刺秦的道路哪一段在写由燕入秦的经过? 思考为何要读出这种悲壮呢? 体会送别时的九死一生,同仇敌忾。
问学生该如何读易水送别这一段
15分钟
8
太子丹是如此的不堪,刺秦也是九死一生,荆轲为何还是要踏上刺秦的绝路呢?
思考荆轲的精神内核 士
侠(义、诺)
从法制角度或历史进程角度当然有局限性,但是荆轲的意义不在他是刺客,而是他践行了一个刺客的诺言,纵使付出生命的代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飞蛾扑火依然决绝的精神是当下计算利益最大化,功利社会缺少的,也可能是信仰缺失的根本原因。
5分钟
9
教师总结
思考荆轲精神在当下的意义。
我们不厌其烦的重复荆轲刺秦的故事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心中的侠义英雄 因为我们不愿接受和正视
刺客远逝 侠义存残 英雄不在
1分钟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