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现代散文,虚与实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现代散文的虚与实》天津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现代散文的虚与实》天津
现代散文的虚与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的关系,要理解散文中各种手法都是为了使“实”充盈而向“虚”转化和升华。
2.掌握由实入虚的阅读散文的技巧,培养学生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散文的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学习、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平合作互动。
2.充分把握“实”的特点,并抓住富于暗示性的语句,进而理解蕴含在“实”中的“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倡导个性化阅读,自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切感受到散文的魅力,获得审美享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技巧。
难点:把握散文作者如何使“实”充盈并富于暗示性而向“虚”转化和升华。 三、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共有五个单元,分别为学生介绍了现代散文的“形与神”、“情与理”、“小与大”、“虚与实”、“疏与密”。因为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全方面把握每一篇散文的特点,并且在单元教学中重点突出本单元的散文特征,并勾连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完成每一单元的教学任务。本单元的散文都是很好地处理了“虚实”关系问题的文章。但这三篇文章对于虚实的具体表现也略有不同,教师应重点处理这三篇文章在虚实上的不同点,并以此作为专题研究的的出发点。本课重点是在认识三篇文章“实”的特点的基础上,比较虚实结合的不同方式,并进行写作训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所在。 2.学生分析:
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渴望探求未知,但是缺乏一些散文学习的基本素养,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由感性而转为理性,在品味中鉴赏散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阅读《现代散文的虚与实》,整理有关知识,并联系本单元的三篇文章完成学案。 (二)导入——绘画“深山藏古寺”。
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创建并主管了世界上最早的皇家画院。这位昏君兼杰出书画家开设画学,亲自授课,建立考试制度,亲自出题批卷,培养绘画人才,开创了一代画风。当时画院的考试标准是:笔意俱全。据说宋代徽宗曾以“深山藏古寺”为题来考画家。
如果你是考官,你会选择哪一副画呢? 第一位画师画出了深山古寺的全景;第二位画师仅仅描绘了密林掩映的深山古寺的一角;第三位画师与众不同,只是描画了一个老僧在山脚下汲水的情景。结果第三位画家的画深得徽宗的赞许。
原因都在于运用由实见虚,虚实结合的表现技巧。可以说虚与实相结合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项重要的审美原则。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正是这种审美原则的形象表述。其实现代散文也非常讲究虚与实的结合。
(二)阅读《现代散文的虚与实》:
1.整理有关知识(打出幻灯片,便以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1)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
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2)现代散文虚与实的关系:虚实相生。
A.散文的着眼点在“虚”,“实”是为虚而设的。
B.只有“实”十分充盈而富于暗示性,才可以向“虚”转化和升华。 2.感悟散文阅读技巧
(1)透过作者的遣词造句充分把握“实”的特点,并抓住富于暗示性的语句,进而理解蕴含在“实”中的“虚”。
(2)要理解散文中作者所动用的各种手段包括表现手法都是为了使“实”充盈而向“虚”转化和升华。 3.鉴赏示范:
阅读《都江堰》第二部分中的一段(打出幻灯片,便以学生阅读,让学生能充分地展开讨论):
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问题:
(1)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虚)? (2)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引导阅读(用幻灯片逐点出示,引导学生阅读、讨论):
(1)注意语意近似的词语:乖乖、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驯顺、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可见作者突出都江堰的水富有野性又驯顺的特点。
(2)注意暗示性的词语:收伏战。这一词语暗示了人类修建都江堰从而征服了野性的水。作者的赞美之情非常明确。
(3)作者在描写过程中为了使“实”充盈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 明确:(1)本段描写都江堰的水,突出其富有野性又驯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人征服水的赞美。(2)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都江堰的水富于野性而又驯顺的特点,表达作者对人征服水的赞美
(三)拓展延伸——《相思》贾平凹(2017上海卷)
1.小组合作:找出你觉得最能体现散文“虚”与“实”的一段文字,并加以赏析。 要求:明确出本段的文字的“虚”与“实”,并阐明二者的关系。 2.学生发言 3.教师点评
(1)关于黄蛉的描写
黄蛉”是全文线索,文中人物的活动以黄蛉为中心展开;“黄蛉”是相思之情的凝聚物,既寄托了主人公对妻儿的思念,也寄托了妻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2)小舟的描写
画线句中的“小舟”与冷月清辉下广袤的沙丘沙海形成对照,/ 苍凉辽阔的环境突显帐篷的微小,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小舟”又让人联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想象寒山寺的钟声跨越万里,慰藉主人公的相思之苦。/选择“小舟”作为喻体,能将沙漠、冷月、客船、家乡钟声巧妙联系起来,/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
4.小结:展示高考题,“你也可以去出题” (五)思考探究
1.根据本节课的收获,谈谈“以实代虚”的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展示微课“第四单元梳理” 篇 目 实 虚
关 系
效 果
《森林中的绅士》 豪猪 绅士(具象) 实中隐虚 生动可感,便于把握 《云 霓》
云霓
希望(抽象) 虚实相衬 含蓄隽永,余味深长 《埃菲尔铁塔沉思》 所见
所感(综合) 虚实结合
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丰富了读者的审美感受
(六)拓展延伸
读经典作品,可以感受揣摩作者的性情和精神。请从毛泽东、辛弃疾、海明威、巴金四位作家中任选一位,根据你对这位作家的了解,描写他创作文学作品(必修教材内)时的场景。(9分)
要求:描写细致,形象鲜明,并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字数在140—160之间。 (四)布置作业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对第四单元的中任意两课在虚实上的异同做以比较,写一篇赏析性文字,不少于400字。
七、教学反思
“现代散文的虚与实”是人教版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我认为选修教材不同于必修教材的处理方式,应该更注重阅读技巧的拓展实践,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把文本解读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实践中提升技巧。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