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牛顿第一定律
所属栏目:高中物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4.1牛顿第一定律-建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2.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并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2.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学习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惯性现象的认识,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3.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理想实验的魅力”“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三部分内容组成。主要围绕力与运动的关系,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不仅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且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人类思维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它是整个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并说明了物体有惯性,使同学们感受、体验物体具有惯性。
重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难点: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三、教学策略
首先以螺丝魔术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好奇,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通过惯性实验突出惯性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实质。最后应用所学习的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准备
3.7V的电源、开关、两根导线、一个手机当中的震磁;小车、气垫导轨、斜面装置、小钢球、升降台、两个球拍、两个乒乓球、两个质量不等的乒乓球、汽车碰撞的视屏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题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5分钟) 1、 魔术展示:通过演示螺丝魔术,请同学们思考,螺钉里藏着怎样的秘密?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吧!——板书课题:牛顿第
一定律
2、 学生动手
学生针对问题积极思考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从生活中的实
例引出两种对
立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两位同学一个小组,给大家提供了一辆小车,请用你的方式让小车运动起来。并注意观察,当停止推小车,看看小车会怎样。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运动的物体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演示
实验】通过气垫导轨实验引入伽利略的观点,没有摩擦力物体就会质疑运动下去。
【学生动手】斜面实验体验伽利略的发现之旅
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指出物体没有力的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学生讨论,自主探究,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让学生经历科
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二、牛顿第一定律
【学生互动】通过乒乓球游戏竞赛环节,是学生自己悟出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牛顿总结得出——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在实验的基础上,学生观察得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可以由静止变为运动,也可以由运动变为静止。因此力和运动的关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想象与科学推
理方法的结合,
发展学生的想
象概括能力,使学生敢于质疑、创新
三、惯性
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做法是利用了惯性和预防惯性造成的危害的。
通过一段汽车碰撞的视屏让同学们感
受惯性的存在。
利用两个看似相同但质量却不相同的乒乓球使同学们体验物体具有惯性。
学生举例:洗衣机脱水的原理,拍打衣服上的灰尘,抖落伞上的雨点,跳远前的助跑,高速公路上对汽车之间的车距有限制,在一些拐弯较多的地方限制车速等。
感受身边的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
应用知识指导
实际的生产生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又掌握了哪些方法?请以为同学给大家小结。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
固掌握。提升学
生的交流能力。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