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相互作用,摩擦力
所属栏目:高中物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3摩擦力-北京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3 摩擦力- 北京市 - 怀柔区
课题名称:第三节 摩擦力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社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高中阶段的课标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本节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受力分析的基础。
本节课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体验、探究,从而使学生体会“观察有目的、探究有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过程,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过了摩擦力的初步知识,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及摩擦力本身复杂性的影响,在摩擦力的具体问题中表现为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而学生头脑中存在这样的错误概念:认为静止的物体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受到动摩擦力。针对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认识、学生心理特点,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在教师的引领下,探究摩擦力与压力的正比关系,让学生在一个实际的探究环境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即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获取和处理实验信息,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物理学科素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理解摩擦力概念,得出动摩擦因数。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以学生初中已有的静止、匀速运动时物体受力平衡基础设计实验,进一步认识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2.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3.通过实验数据、图像分析,得出动摩擦因数,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4.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归纳物理概念的能力。 5.培养学生动手探究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控制变量。
2.通过探究过程,体会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要素。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五、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动手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理解摩擦力。澄清学生头脑中对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错误认识。
六、教学手段:长木板,毛巾,木块,钩码,测力计,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器 七、教学流程
开始
引入2min
探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28min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师生对学生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演示数据采集器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5min
小结提升2min
结束
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学生分组操作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八、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实验探究
1.将两本教材直接重叠,用夹子夹上,找一名女生抽离 2.将两本教材分页插在一起重叠,还用夹子夹上,找一名高大男生抽离
一、回忆摩擦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测量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一)介绍实验装置
问题1:探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测量摩擦力,压力
问题2:摩擦力能直接测量么?
不能,要求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题3:若不要测量压力的具体数值,应该怎样设计实验?(两个相同木块,四个相同的钩码)
第一次:一个木块,量个钩码 第二次:两个木块,四个钩码
压力是1:2的关系,探究摩擦力是否有这个关系
(二)放录像观察实验的操作方法、实验注意的事项
问题4:测力计是如何操作的?
观察现象,引发思考,为什么力气大的男生分不开两本书?
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
讨论交流
学生看录像,观察实验的关键点,总结出实验的注意事项
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现象反差,激发好奇心,引出课题
回顾已有知识,为探究打下基础
为实验操作时缓慢拉动木块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让学生模仿,会操作实验
体会有目的的观察 引领学生设计实验
4
问题5:刻度尺上、木块上为什么有标记?
问题6:在实验过程中木块是什么状态? 小结注意事项:
1.实验的起始、结束位置一定(控制接触面位置基本相同) 2.测力计水平,平行于板面 3.缓慢抽拉测力计 (三)指导学生测量
(四)指导学生展示测量结果
问题7:两次实验都有最大值,木块状态?
问题8:木块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表明静摩擦力大小特点?
问题9:木块滑动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什么量化关系?NFf
=? 实验分析、小结
静摩擦力的大小:0-fm,随与接触面相切的外力变化。
滑动摩擦力:压力越大,f越大
(五)教师操作,利用数据采集器做进一步量化研究
(1)录像展示数据采集的过程 (2)提出思考的问题
学生实验
展示测量结果 学生讨论,交流
观看录像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处理数据
得出图像形状、摩擦力与压力的量化关系。体会科技的发展对于量化的作用
木块平衡
5
应用所学,设计实验
问题10: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正比关系是否存在?
问题11:观察图像,木块处于滑动状态图像有波动?滑动摩擦力的示数怎么读?
出示:1个木块,2个钩码,
结论:2
1
21ffFFNN
,即摩擦力f与压力FN成正比,NFf
比值恒定,比例常数为μ
问题12:观察图像,静摩擦力从零到最大值的时间极短,对应小车什么状态? 强调相对静止的两个接触面之间存在静摩擦力;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面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
问题13:静止的物体可以收到滑动摩擦力么?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么?
观察两组采集器的数据,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结合实验思考
结合问题,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辨别静摩擦力、动摩擦力,强调相对。进一步体会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 深入理解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三、分组探究摩擦力与接触的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
(一)出示要讨论的问题
问题14:若想知道摩擦力与接触面面积的关系,怎么设计实验?
问题15:若想知道,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怎样设计实验? (二)分组探究
(三)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N成正比,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与粗糙程度有关。
N
Ff
,:动摩擦因数,反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通过本节对摩擦力的探究过程,你有哪些收获?
1.思考如何解释开始时抽拉课本的现象
2.若探究速度对摩擦力有无影响,怎样设计实验,提出方案? 3.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讨论交流设计方案
学生实验,在学案上记录数据
学生思考、回答,说出自己的体会
课下完成
初步学会设计实验 学会在具体研究问题中如何控制变量。
培养动手能力
得出动摩擦因数
提升认识,架构本节完整体系。
对本节内容有更深入的思考。
板书设计
§3
摩擦力
一、静摩擦力 相对静止 0-- fm 随外力变化
二、滑动摩擦力 相对滑动 f=μFN 11
NFf=22NF
f=μ μ:动摩擦因数 ,反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结论1.静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外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f=μFN,与压力成正比,
与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7
九、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学科素养。
为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本节课在教师的引领下,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正比关系,让学生在一个实际的探究环境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即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获取和处理实验信息,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具体探究步骤设计是这样的,第一,师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第二,出示录像,学生观察老师的操作,得出实验注意事项,第三,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第四,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第五,观看利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量化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正比关,同时指导学生如何拟合图像中的数据,找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恒定,与压力无关,找出不变量。通过这样的过程,培养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动手操作,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每个环节精心策划,用相应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生动的感性认识,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学会具体问题中控制变量,与第一个实验对比,得出动摩擦因数μ。
学生设计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这实际上是让学生模仿上个环节中探究方法,针对一个具体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体会如何在具体问题中实现控制变量。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还要让学生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与第一次实验的结果比较,从而得出这个比值反应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建立动摩擦因数概念。由于以学生实验为基础,通过比较两次实验结果,学生对动摩擦因数意义的理解非常顺畅。 (三)针对易错点、易混点,结合物理实验进行概念辨析,提升学生对摩擦力认识。 本节设计时,基于解决学生存在的错误认识进行辨析。为了澄清学生错误认识,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采集的图像与实验过程紧密结合,让学生观察细节,深刻理解“相对静止,相对运动”,即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提升了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
节课力求围绕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展现一个比较完整探究过程;用问题引导学生,力求逻辑链条清晰,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不足之处
在师生讨论压力如何测量时,教师的设计是两次实验压力为1:2的关系,不需要测量压力的具体数值,而学生的设计是测量木块及钩码的重力数值,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可以根据学生的设计,鼓励学生去实施。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