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所属栏目:高中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A版高中选修2-1第二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四川省乐山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教A版高中选修2-1第二章《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四川省乐山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的第二节,主要学习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从知识上说,本节既是对“曲线与方程”的复习巩固又是下一步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从方法上说,它既可以类比圆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又为我们后续研究双曲线和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可见,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对椭圆定义和方程的研究渗透了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在椭圆定义和方程的探究过程中,主张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在表达,交流,质疑,反思,探究,迁移,重组,修正,创造的过程中展开学生思维活动,着眼学生发展,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学习本节知识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初步了解了用坐标法求曲线的方程的基本步骤,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在本节学习中,椭圆定义的归纳、方程的推导化简学生仍会遇到困难,需要老师引导。因此,根据新课标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 环节 |
教师为主活动 | 学生为主活动 | 设计意图 |
---|---|---|---|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
【启发诱导】 从新知是生长在旧知的基础上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了圆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几何图形? 【观察课件】 观察一些图片,从学生刻印在脑海中的原有直观材料出发,得到“椭圆”的直观定义。 【生活感知】 观察圆柱形水杯,随着倾斜程度不同水面形状的变化 【实验】 圆和椭圆形成的两个实验。 引出课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
感知生活中圆与椭圆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以组为单位协作完成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让其中两组同学黑板上分享实验成果。 |
通过对生活中接近圆的图形的举例,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让学生明白新旧知识的联系。 通过实验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从形上认识椭圆,并体会实验的本质,为定义学习做好铺垫。 |
形成概念 |
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实验重新呈现给学生,并让他们从图形的形成过程揭示变中的不变量。 【提问】实验一:圆的形成是否能揭示出了圆的定义? 【提问】那么从实验二中能否类似的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呢? 预设:这里学生通常会忽略掉距离和与|F1F2|的大小限制,而直接给出,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提问】现在回到黑板上两组同学们分享出来的椭圆,观察它们的形状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是什么在影响?怎样影响? 【提问】F1,F2之间的距离可以无限制的增大吗? 【提问】通过刚才的分析,同学们是否发现刚才归纳的椭圆定义的问题? 经概括总结后得到:【多媒体】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F1,F2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F1F2|叫做椭圆的焦距。 通常记:|MF1|+|MF2|=2a; |F1F2|=2c 注意:2a>2c 轨迹为椭圆 2a=2c 轨迹为线段F1F2 2a<2c 无轨迹 |
预设: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回答:形状不同;F1,F2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小越接近于圆,距离越大越扁平。 回答:不能。 记笔记,认真思考。 |
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在做中学习,给他们提供一个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的机会。使学生经历概念的生成和完善过程,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 |
标准方程推导 |
形上认识了,就该从数的角度去解析椭圆,接下来我们该研究椭圆的方程。 【提问】要研究方程,我们首先要把椭圆放入坐标系中,如何放呢? 【多媒体】 ①建系,设点: 以F1F2所在直线为X轴,以线段F1F2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 设|F1F2|=2c,c>0,M(x,y)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F1(-c,0)、F2(c,0).又设M与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2a. ② 集合表示: 由椭圆定义得:动点M的集合为:P={M||MF1|+|MF2|=2a,|F1F2|<2a}③ 坐标化: 动点M坐标的方程表示: ④ 化简: 【思考】如何化简上式? 预设:学生会选择直接平方或移项后平方的化简方式。且在给定的时间内不一定能化出结果。 多媒体分享:有理化(注意:双根号内式子的结构特征)和平方相结合消根号: 从方程形式的简洁,易记出发引导学生引入b,最终整理方程最终得到: ⑤由曲线和方程的关系知,方程为椭圆的方程。我们称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
预设:以F1F2所在直线为X轴,以线段F1F2的中垂线为Y轴。 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出化简方案,尝试化简。各组交流化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最终的解决方法。分享化简结果。 观察方程的特点,得出标准方程。 记笔记 |
让学生认识到坐标法研究曲线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强调恰当坐标系在求方程中的重要性。清楚不同坐标系对方程,几何特征的影响。 让学生在协作,交流中成长。学会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严谨的数学演算习惯。 |
知识运用 |
例:已知圆O:(x+1)2+y2=16, 圆内一个定点F(1,0),A是圆上任意一个点,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l和半径OA相交于点M,当点A在圆上运动时, 求动点M的轨迹以及轨迹方程? 预设:学生在用定义判断曲线类型时会忽略掉:2a>2c或是仍然选用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求解。 几何画板展示本题,从圆中衍生出椭圆的动态过程。 |
思考,组内交流,解答,分享结果。 |
本题是教材课后作业改编,目的:加深学生对椭圆定义的理解与运用,学会用椭圆定义求曲线类型。 形象展现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起到点题的作用。 |
归纳小结 |
【总结】 1.椭圆的定义; 2.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
学生小结归纳,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说明。 | 让学生自己小结,不仅仅总结知识,更重要的是总结数学思想方法,这样可帮助学生自行构建知识体系,理清知识脉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作业与思考 |
【作业】1.教材P42 1,3,4 2.推导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思考】a,b,c的几何意义? |
既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又为下次课做好铺垫。 |
|
结束 | 最后用雨果的一句话结束本节课的学习:人并不是只是一个圆心的圆圈;它是一个有两个焦点的椭圆,事物是一个点,思想是另一个点。 | 数学课不仅要注重智慧的获得,还要注重情感的发现。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