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直线方程,几种形式
所属栏目:高中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数学人教B版版必修二2.2.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一)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高中数学人教B版版必修二2.2.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一)
2.2.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一)教学设计
数学组郜汝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根据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2、理解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经历如下过程——首先用代数的语言描述几何要素及其关系,进而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求解,体会代数运算过程的几何含义,这种思想贯穿平面解析几何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不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结合对常见曲线的研究,进一步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绘图的技能、技巧和观察、概括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校是一所重点高中,相对来说,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好,本节课中教师多次采用个人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再由教师协助学生归纳总结的授课方式,再结合本节课知识特点,通过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学好解析几何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重点:点斜式直线方程的推导。
难点: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对应关系。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复习引入:
1、直线方程的概念是什么?
如果以一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某条直线上,且这条直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那么这个方程叫做这条直线的方程,这条直线叫做这个方程的直线。 2、直线倾斜角的定义是什么?
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的方向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规定,与x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零度角。
3、如果点A(𝑥1,𝑦1),点B(𝑥2,𝑦2)是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其中𝑥1≠𝑥2,则这条直线的斜率如何计算?
k=𝑦2−𝑦1𝑥2−𝑥1
其中,与x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斜率k=0; 与x轴垂直的直线的倾斜角为90°,斜率k不存在 .
活动二
探究一:
已知直线𝑙过点P0(𝑥0,𝑦0),且斜率为𝑘,设点P(x,y)为直线𝑙上不同于𝑃0的任意一点,则
2
k=
𝑦−𝑦0𝑥−𝑥0
(𝑥≠ 𝑥0)
问:上式是不是直线𝑙的方程?
答:缺少点P0(𝑥0,𝑦0),变形为y−𝑦0=𝑘(𝑥−𝑥0),此时是直线𝑙的方程。(满足直线方程的概念)
因为是由直线上一点P0(𝑥0,𝑦0)和斜率k所确定的直线方程,我们把这个方程叫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注:对点斜式方程y−𝑦0=𝑘(𝑥−𝑥0)的深入理解: (1) 这个方程是由哪两个条件确定的?
点P0(𝑥0,𝑦0)和斜率k(即一定点和斜率可确定一条直线)
(2) 当直线过定点P0(𝑥0,𝑦0),且倾斜角为0°时,直线方程是什么?
y=𝑦0(可利用点斜式方程;也可通过图象直接得出结论) (3) 当直线过定点P0(𝑥0,𝑦0),且倾斜角为90°时,直线的方程是什么?
x=𝑥0(斜率k不存在,点斜式方程失效;只能通过图象得出结论)
例1、 求下列直线的方程: (1) 直线𝑙1:过点(4,5),斜率为1; (2) 直线𝑙2:过点(2,1),斜率为-1. 解:(1)∵直线𝑙1过点(4,5),k=1 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y−5=1×(x−4) 整理,得x−y+1=0
(为了统一答案的形式,如没有特别要求,直线方程都化为ax+by+c=0的形式.)
(2)x+y−3=0
活动三
探究二:
问:如果一条直线通过点(0,b),且斜率为k,则直线的方程是什么?
答:利用点斜式方程,可得y−b=k(x−0) 整理,得y=kx+b
这个方程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其中k为斜率,b叫做直线y=kx+b在y轴上的截距,简称为直线的截距。 问:截距是距离吗?
实质: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就是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令x=0即可得到。 口答:直线y=−2x+1,y=x−4,y=3x,y=−3在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什么? 又问:以上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呢?(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例2、 求下列直线的方程:
(1)直线𝑙3:过点(0,1),斜率为−1
2; (2)直线𝑙4:在x轴上的截距为5,斜率为−2; (3)直线𝑙5:过点(−2,1)和点(3,−3).
解:(1)直线𝑙3过点(0,1),表明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1,又直线斜率为−1
2,由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得y=−1
2𝑥+1 即x+2y−2=0
3
(2)2x+y−10=0
(3)法一:先求出直线的斜率,再由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 直线𝑙5的斜率k=
-3-13-(-2)
=−4
5
,又因为过点(−2,1),
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y−1=−4
5[𝑥−(−2)] 整理,得𝑙5的方程4x+5y+3=0
法二:设直线方程为y=kx+b(待定系数法)
代入点(−2,1)和点(3,−3),得 1=−2k+b−3=3𝑘+𝑏,解得 𝑘=−4
5
𝑏=−35 整理,得𝑙5的方程4x+5y+3=0
活动四
探究三:
已知两点A 𝑥1,𝑦1 ,𝐵(𝑥2,𝑦2),且𝑥1≠𝑥2,𝑦1≠𝑦2,求直线AB的方程. 当𝑥1≠𝑥2时,由点斜式方程可得y−𝑦1=𝑦2−𝑦1𝑥2−𝑥1
(𝑥−𝑥1)
又当𝑦1≠𝑦2时,方程可写成𝑦−𝑦1
𝑦
2−𝑦1
=𝑥−𝑥1
𝑥
2−𝑥1
(𝑥1≠𝑥2,𝑦1≠𝑦2)
这种形式的方程叫做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注:由两点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可以看出,当直线不存在斜率(𝑥1=𝑥2)或斜率为0(𝑦1=𝑦2)时,不能用两点式求出它的方程,但把两点式化为整式形式 y−𝑦1 𝑥2−𝑥1 =(𝑦2−𝑦1)(𝑥−𝑥1)后,就可以用它求出过平面上任意两个已知点的直线方程. 若𝑥1=𝑥2,𝑦1≠𝑦2,则有x−𝑥1=0,即x=𝑥1; 若𝑥1≠𝑥2,𝑦1=𝑦2,则有y−𝑦1=0,即y=𝑦1. 例3、 求下列直线的方程:
(1)直线𝑙5:过点(−2,1)和点(3,−3); (2)直线𝑙6:过点(−5,7)和点(−3,7); (3)直线𝑙7:过点(3,−5)和点(3,8) 解:(1)此题同例2的(3) 法三:利用直线方程的两点式,𝑦−1
−3−1=𝑥+2
3+2
整理,得𝑙5的方程4x+5y+3=0 (2)y−7=0 (3)x−3=0
技巧:根据给出的确定直线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能直接得到结果的,直接得结果; 否则,利用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运算。
活动五
小结: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确定直线方程需要几个独立的条件?
方程名称 已知条件
直线方程 适用范围 点斜式 点P0(𝑥0,𝑦0)和斜率k y−𝑦0=𝑘(𝑥−𝑥0)
斜率k存在 斜截式
截距b和斜率k
y=kx+b
斜率k存在
4
两点式
两点A 𝑥1,𝑦1 ,𝐵(𝑥2,𝑦2)
𝑦−𝑦1𝑦2−𝑦1=𝑥−𝑥1
𝑥2−𝑥1
𝑥1≠𝑥2,𝑦1≠𝑦2
说明:点斜式是直线方程最基本的形式。其他确定直线的条件都可以转化为点斜式来处理。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 经过定点(𝑥0,𝑦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𝑦0=𝑘(𝑥−𝑥0)来表示(错) (2) 经过定点(0,b)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kx+b来表示(错)
(3) 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点A 𝑥1,𝑦1 ,𝐵(𝑥2,𝑦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y−𝑦1 𝑥2−
𝑥1 =(𝑦2−𝑦1)(𝑥−𝑥1)来表示(对)
活动六
关于解题方法的几点思考: 1、通过学习,体会用坐标法研究几何的优点: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就是代数和几何联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把对几何图形的研究代数化。这一章实质上就是代数在几何中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都是:在坐标系中,设动点的坐标,把图形的特征性质转化为代数表示。设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几何问题。
2、数形结合的思想: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学中,数和形是两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数和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就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察,斟酌问题的具体情形,把图形性质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或者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性质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获得简便易行的成功方案.
活动七
练习:
1、教材79页练习A第3题; 2、(教材79页练习B第1题)在直线方程y−1=k(x+1)中,k取遍所有实数,可得无数条直线,这无数条直线都过哪一点?
3、引申:直线𝑙:y=kx−2k+3所经过的定点的坐标为
4、经过点(2,3)的所有直线,如何用方程表示?(通过一个定点的直线系)
y−3=k x−2 或x=2
活动八
思考:
已知直线𝑙在x轴上的截距是a,在y轴上的截距是b,且a≠0,b≠0 . 求证直线𝑙的方程可写为 𝑥
𝑎
+𝑦
𝑏=1 . (这种形式的直线方程,叫做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活动九
作业:
《课后训练卷》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