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重庆市优质课一等奖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重庆市优质课一等奖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科 目 生物 教学对象 高一
计划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基础上对细胞功能的认识;同时也是为进一步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本节课中,"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学好本课知识能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开拓道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讲好本节课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 2.能够说出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能力目标:
1.学会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态
度。
三、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难点:
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为高一的学生, 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对物质交换有了浅显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能独立思考。同时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的引导。 五、教学方法
2
1、教法:启发式与问题驱动式相结合
2、学法:学生利用教材、多媒体课件开展自主学习,通过组内讨论、同桌交流、分析、对比等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电脑多媒体教室。
教师准备: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智能手机。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
准备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课前播放音乐《出门在外》,用智能手机连接希沃授课助手,打开鸿合i学。
同学们,课前我们听了《出门在外》这首歌,歌中有一句歌词:翠花上酸菜,唱出了东北人的一些特点,也就是说东北人很喜欢吃什么?(学生答:
酸菜)
师:那你们爱不爱吃呢?(学生回答)。 师:那么,作为酸菜的原材料芥菜是怎样逐渐变成酸菜的?从而做成各种美食。(PPT展示图片)为了弄清楚它的原理,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PPT展示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以下几点:(PPT展示目标)
1.描述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条件。
2.通过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流程。
思考、回答、质疑。
通过音乐《出门在外》引出同学们熟悉的酸菜,酸菜是怎么做成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启发思维,产生质疑,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复习动物细胞的吸
水和失水 PPT展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小组讨论回忆:什么情况下,哺乳动物红细胞膨胀,皱缩或形态不变?
同学发言:
当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当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当细胞质浓度 =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形态不变 师: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生:浓度差
复习旧知识,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总结,进而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3
师:水分子整体上是从水多的地方往水少的地方走,其他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红细胞相似。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验,比如同学们吃得过咸的时候,口腔有什么感觉?(干燥)实际上就是由于口腔上皮细胞失水。
师:通过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充当半透膜的是动物细胞的哪一个结构? 生:细胞膜
成熟植物细胞模式
图的介绍 过渡:成熟植物细胞充当半透膜的又是什么结构?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情况又如何?我们一起来观察成熟植物细胞的模式图。(PPT展示成熟植物细胞模式图)
师:引导学生回忆“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中央液泡占据了细胞的大
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了一薄层,所以细胞内的
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内的细胞液)。 师:在细胞液和外界溶液之间有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我们将它们称之为原生质层。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复习回顾植物细胞的结构相关内容,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必要的铺垫。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过渡: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水分子进出细胞就要经过原生质层,那么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半透膜?(学生有不同的答案)我们要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1--62页加粗的黑体字,
找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进一步探究。 任务:现在请同学们组内相互讨论,根据所学知识, 设计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PPT展示) (板书:一、科学探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
教师: 根据我们这节课所学,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在讨论之后派代表发言交流。
4
各小组代表发言,如:
1、植物细胞会出现失水的情况吗? 2、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 3、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过渡: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后,我们如何去研究它
呢?接下来我们就选择“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来研究。 ●作出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各个小组可能会提出不同的假设,应引导学生讲述理由,最后确定一个较合理的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设计实验:你所作的假设即使是有依据的,也仅仅是一种推测。这种推测是否正确,还需要实验来检测。
生:1、基本思路: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再将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2、预期结果:由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而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因此,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小,细胞皱缩;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大,细胞膨胀。(师:通过连通希沃授课助手,用手机上传预期结果,并让学生自己勾画关键词) ●进行实验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2页实验步骤,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重要的做上标记,你不懂的打上问号,注意:1、实验过程中用的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如果是低倍镜,回忆低倍镜的使用步骤。 2、这个实验一共用了几次显微镜,它们各自用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 (板书: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师:打开鸿合i学电子白板,进入授课→生物→资
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思考尝试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
通过亲身设计、探究案例,成果交流、师生点评、自我修正以及实验操作、结果分析等过程的体验,逐步领悟探究过程的一般方法与基本思想,从而掌握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求实、质疑、探索的精神。
5
源→仿真实验→必修一→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调整界面大小。
师:学生自主学习完后:1、点击实验目的(学生了解实验目的)
2、点击实验原理(学生解读实验原理) 通过连通希沃授课助手,用手机上传课本63页第一段实验原理,并让学生自己勾画关键词,解读实验原理,让学生明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根本原因: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3、点击实验器材,教师强调蔗糖溶液的溶度,以及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为了便于观察。 4、点击开始实验(找三位同学用电子白板的仿真实验功能做实验) 第一位同学:
介绍: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实验操作,教师纠正错误。
介绍观察结果:有一个紫色的中央液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第二位同学:
介绍:根据设计思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实验操作,教师纠正错误。
介绍观察结果:中央液泡逐渐变小,颜色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第三位同学:
介绍:根据设计思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质壁分
离后复原现象。
实验操作,教师纠正错误。
介绍观察结果:中央液泡逐渐变大,颜色变浅;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把实验结果填在课本62页表格中。
思考尝试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合作讨论,并上台展示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其中,对于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发现,及时的解决,真正的融入到学生中间去。
6
师:学生填好后,老师选择两位同学的结果进行分析(新建页面→打开展台→拍照功能→关闭展台→工具→屏幕截图→调整结果大小),老师引导学生自己纠正错误。 师:PPT展示:实验结果
学生根据结果得出结论: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师:展示PPT,总结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表达与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的内容,然后老师展示PPT举例:要观察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对材料有哪些要求?
生:讨论后回答(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央液泡有颜色)
师:进一步提问,如果选择的是没有颜色的植物细胞怎么办?(学生各抒己见,如:染色) ●进一步探究
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知识,自由发言进一步探究的内容,如:更换蔗糖溶液的浓度,进一步做实验探究;然后老师举例:用其它溶液如NaCl效果又如何?学生可以课下探究。
为了了解更多的知识,可以借助网络。(老师在线搜索: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进一步探究)
学生思考并当堂完成表格。
学生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及友好的合作精神。
知识系统化,及时引导自我反馈与评价。
结题
师:(PPT展示图片)作为酸菜的原材料芥菜是怎
样逐渐变成酸菜的?(学生讨论)
生:放在高浓度的盐水中,细胞过度失水死亡。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首尾呼应
7
小结
鲁迅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科学发现正是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辟出
新路!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哪些未知的应用?
期待同学们的发现!
学生思考
情感教育
板书设计: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科学探究的步骤
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同学们熟知的酸菜导入新课,注重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对丰富的感性知识的回忆和体察中,感悟现象中蕴含的原理。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该课的重点是“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我采用了启发式与问题驱动式相结合,让学生利用教材、多媒体课件开展自主学习,通过组内讨论、同桌交流、分析、对比等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中,发现和建构知识,并培养求真务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该设计中,为了突破难点,我还充分地利用了电子白板、展台、智能手机、在线网络的优势,使感性材料的呈现省时高效,增加了课堂上有效信息的密度。
该设计既留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又有小组探究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演示示范,在此基础上,教师从具体案例出发,重点讲述实验设计的基本环节,让学生举一反三,从模仿开始,循序渐进的去领悟探究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这既符合新课程改变学生单一学习方式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且体现了课堂空间时间上的弹性和开放性。
该设计比较注意新旧知识的承前启后,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还比较注重对学生的思维方法的引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设计中体现了逻辑的严谨性。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