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重庆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重庆市求精中学校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选修1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课 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的专题5课题3。血红蛋白是人类最早推测出分子量的蛋白质,也是人类最早系统地阐明结构和功能的生物大分子。血红蛋白的每一项研究,都见证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折射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很多学校因为:柱层析造价高、添装柱要求高、实验耗费时间长等原因,没有开设该实验。我希望通过开展课前小组实验,录制视频等,来解决学生理解困难、容易混淆的问题,通过实际操作尝试从血液中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让学生充分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 学情分析
高二下学期的学生,已经知道血红蛋白能够携带O2和CO2,但是不知道从复杂体系中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但是实验设计、科学探究的能力仍需加强。 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
通过介绍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树立结构与功能观,认识生物的统一性、复杂性。 2.科学思维:
尊重实验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设计改进实验。 3.科学探究:
针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实施方案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4.社会责任:
通过血红蛋白研究历程的回顾,让学生学会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关注蛋白质工程。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纯度鉴定、探究血红蛋白的功能。 2.教学难点:
课前学生实验:①查阅资料、撰写实验方案、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②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③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操作。 教具准备:凝胶色谱柱,教学课件等。 教法分析
1、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生物学核心素养。因此,我希望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素养。 2、主要教法:
教师既要使用讲授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更要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和必要的参考资料,指导其设计和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在学习了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践方案并进行实验,安排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制作小报、互相讨论。
①课前实验:查阅资料、撰写实验方案→Step1兔血样品处理与粗分离→Step2 凝胶色谱法纯化血红蛋白→Step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度鉴定)→Step4 探究血红蛋白运输O2和CO2的功能。 ②课堂内容:情境引入→学生代表交流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教师归纳→反馈。
2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由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引入本课题。再给出两则资料,介绍血红蛋白研究历程。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走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之路。
讨论血常规化验单,明确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为指标衡量贫血。 明确:血红蛋白是人类最早推测出分子量的蛋白质,也是人类最早系统地阐明结构和功能的生物大分子。血红蛋白的每一项研究,都见证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折射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引出本课题。
Step1 兔血样品处理与粗分离 引导学生代表交流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利用习题反馈,强
调: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试管溶液分为四层。由上到下依次
为:甲苯层、脂溶性物质层、血红蛋白、血红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学生代表交流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1.实验准备:
①用Na2HPO4和NaH2PO4配制磷酸缓冲液,以及磷酸缓冲液的作用。
②兔血预处理:取100ml烧杯,加入溶有3g柠檬酸钠的50ml的生理盐水,再加入50ml的血,搅拌、稀释。4℃冰箱保存。 2.实验步骤:
样品处理(红细胞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粗分离。 发现问题:①细胞破碎后,鸡血红细胞破碎物沉淀明显多于兔血,哺乳动物更适于这个实验。②教材建议的500r/min离心2min,效果不佳,查阅资料、反复实验,发现2500r/min离心10min效果较好。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Step2 凝胶
色谱法纯化
血红蛋白
利用习题反馈,强调凝胶色谱法原理:相对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
长,移动速度较慢;
相对分子量较大的
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学生代表交流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1.凝胶色谱法的原理。
2.实验过程:凝胶色谱柱的制作-交联葡聚糖凝胶的预处理-凝胶色谱柱的装填-平衡-样品的加入和洗脱-收集。
①装置改进:用一次性输液管替代尼龙管,利用流量调节器控制流速。 ②交联葡聚糖凝胶的预处理:一种方法是用蒸馏水浸泡24h溶胀;另一种方法是用磷酸缓冲液加热2-3小时溶胀。第二种方法不仅时间短,还能除去凝胶中可能带有的微生物,排除凝胶内的空气。
③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通过介绍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树立结构与功能观,认识生物的统一性、复杂性。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Step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度鉴定)
利用习题反馈,强调:①SDS能使蛋白质发生完全变性。由几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复合体在SDS的作用下会解聚成
学生代表交流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1.电泳的原理。 2.SDS的作用。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只取决于蛋白质分子的大小。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
单条肽链,因此测定的结果只是单条肽链的分子量。
②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以及分子的大小等因素。
3.实验过程:配置试剂-灌胶、插入梳子-点样-电泳-染色-脱色。 4.实验现象:左侧点的样品是未纯化的血红蛋白,杂带特别多。右侧是凝胶色谱法纯化后的血红蛋白,分离出了两条带。与蛋白marker对比,这两条带对应的分子量在15000-25000,与血红蛋白α、β链吻合。
Step4 探究血红蛋白运输O2和CO2的功能 引导学生明确科学
探究的过程:提出问
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开展实验,验证假设。 鼓励学生就发现的
问题作出其他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代表交流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1.实验装置。 2.实验原理。 3.实验过程: 发现问题:通入氧气时血红蛋白溶液呈现暗红色,通入二氧化碳时无明显现象,好像与初中课本知识不符。
假设一: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修改实验方案:将血红蛋白溶液换成血液,
再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血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呈现暗红
色,再通入氧气又呈现鲜红。 假设二:血红蛋白在制造氧气和二氧化碳时因氧化还原或高温失活,丧失其运载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性质。 修改实验方案:在盛放血红蛋白的试管和氧气发生装置之间增加了冷却装置。 实验现象:通入氧气时血红蛋白溶液呈现暗红色,通入二氧化碳时无明显现象。 假设三:血红蛋白在过量、过纯的氧气作用下生成高铁血红蛋白。
为了验证假说三,学生还在继续探究。。。
培养学生科
学思维和科
学探究能力。
课堂小结 展示:部分蛋白质研
究方面获得诺贝尔奖情况。 鼓励学生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1.了解部分蛋白质研究方面获得诺贝尔奖
情况。
2.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再探究。 培养学生社
会责任。
板书设计: 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Step1 兔血样品处理与粗分离 Step2 凝胶色谱法纯化血红蛋白
Step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度鉴定) Step4 探究血红蛋白运输O2和CO2的功能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