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所属栏目: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浙江省 - 衢州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湘教版必修Ⅱ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设计
一、课题意义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在环境问题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最主要问题之一的今天,回顾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化,学习特定时空主流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与地理环境的关联,从农业文明时期我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光辉璀璨里收获民族自豪感,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地思想的演化养育世界眼光。从历史中经验中汲取智慧,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二、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相应要求是“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由此确定学习内容为“演变中的人地关系思想”,以时间(生产力水平)为轴,串联人类历史上各种人地关系思想;学习水平层次为“了解”,即知道,能说出,属于基础要求。但本课题学习的意义在于为“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做铺垫,直接指向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因此笔者出于课题重要性考虑,基于高一学生在完成必修Ⅰ的学习,具有分析系统地理要素整体性关联思维能力的学情,适度提高学习要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分析理解各思想对应的人地关系背景,发现不同时期对人地关系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区位因素,养育综合思维能力;由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涉及整个人类历史,不同时空对应的主流人地关系思想,确定教学方法为资料分析法和学生自主学习法。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把“演变中的人地关系思想”作为教学重点,把创建特定时空背景下主要人地关系思想与其主导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作为教学难点。 三、教学设计思路
四、教学过程 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教师
学生
导
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表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今后该如何发展?记得钱穆大师说过一句话:“我们应该在现时代中找问题,应该在过去时代中找答案”,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一节课“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提出本课时学习的意义——面对严重的环节问题,从人类历史上找借鉴。
主要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发生时间 发生空间 原始社会 古代 现代 文明古国
工业化国家
被动
适应
类型 成因 类型 成因 可持续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全球共识
一、原始社会
(人
地关系
思想的起源)
)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阅读94页,想一想:
人类最早的人地关系是什么样子的?发生在什么时候?为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被动适应; 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
引起学生重视:“被动适应”不同于“地理环境决定论”。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被动适应环境,人地关系思想尚处萌芽状态。
承转 农业革命发生以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就像现在的春天一样,百花齐放。
二、
古代主
要人地
关系思想
(蓬勃
发展)
1、思想类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4最后一段至95页正文部分,概括古代有几种典型的人地关系思想?想一想学案中活动一部分,这些古代思想家的言论分别体现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 阅读教材,自主或合作完成下列人地关系思想判别。 运用资料分析法,从农业文明时期文人的言论中提炼人地关系思想。 感受我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蓬
勃发展,养育民族自豪感。
从观察到几种人地关系思想重复
出现的混乱中产生对其按时空分类,分析其规律的学习愿望。
1.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公元前202年-8年12月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2.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地球上的各种可居住性与不同的纬度有关。赤道太热、寒带太冷,只有温带,才能成为地球上适宜的居住区。 3. 战国时荀况《天论》(约公元前313-前238):“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4. 春秋时期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管子·地员》“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 5. 北魏贾思勰(公元477年-538年)《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6. 战国时《孟子·梁惠王上》(约前372-前289)“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7. 明代王士性(1547-1598)“天下事不可懦而无为,尤不可好于有为”。
二、古代主要人地2
、时空分布
我们发现,古代人地关系思想,典型
的有三种,在不同的时空有重复出现。请同学们将以上古代人地思想按时间排序,观察它们在时空分布上的特点,并结合学案上提供的材料分析成因。
自主或合作完成学习要求。得到如下结论。
指导学生通过文本转换,将复杂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图表,一图
地理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天人相关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 地理环境决定论
特点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特点
从时间上看 春秋时期多 从空间上看
中国多,欧洲少
胜千言,使学生直观获取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时空分布特点。 3
、
成因 结合学案中素材,分析古代人地关系思想时空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学习素材,自主探究或合作完成任务。得到如下结论。
从初中地理学习的以描述现象为
主的学习要求,
到高中认知和探究能力提升,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在特定
时空背景下,请学生建立人地关
系思想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养育综合思维能力。
材料一:历史时期欧洲和中国的气候资料
材料二:欧洲黑暗的中世纪
欧洲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西罗马灭亡至神圣罗马帝国建立的中世纪前期被认为是欧洲最为黑暗的时期。基督教对人们思想的严格控制,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特点 成因分析 从时间上看 春秋时期多 农耕文明阶段,该时期气候温暖,战事多。 从空间上看 中国多,欧洲少 春秋时期,欧洲气候偏寒冷;基督教的思想控制。 从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内容上看,以因地制宜与地理环境决定论居多。探讨这两种思想为主流的时代与气候之间的关联。
学习素材,探讨两者之间的
关联,自主研究或合作交流,
得到如下结论。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 与气候之间的关联
因地制宜 温暖时期,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地理环境决定论 气候寒冷,感受到“天”的重要性。
承转
古代,在宗教、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下,人地关系思想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到了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化有了哪些新局面?
二、现代主要人地关系思想
1、思想类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6-97页正文部分,完成下列表格。 阅读、归纳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类型。
通过比较现代人地关系思想与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空间分布的变化化,把握生产力水平影响人地关系思想的唯物
观。引导学生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看待人地关系问题,要运用世界眼光。
从发达国家现代
人地关系思想演化中汲取经验,领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
选择。
承转 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提出者多在欧美国家,显然,这和什么事件有关?
工业革命。
2、成因分析
请同学们阅读学案中的素材,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你怎么理解拉采儿时期出现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是20世纪以后,地理环境决定论演化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和
谐论的地理背景是什么?
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发展中国家沦为殖民地。拉采儿时期很多殖民国的思想家认为人类活动特征取决于所在地区的地理性质。
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日益严重。
小结 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总结前人人地关系思想的基础上,人们又
创造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会给未来带来什么影响?这将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就像钱穆大师所说的那样,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形成,是基于前人的思想的基础上,创造而来的。农业文明时期管子、孟子、贾思勰等人因地制宜的主张,至今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文明为了实现个人抱负、民族复兴应该要学好历史——这样才能让我们自己、我们的国家走得更远。同时,我们也知道,任何一件历史现象的发生都离不开一定的地理背景。因此,学好地理才能更好的学好历史。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