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我的叔叔于勒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我的叔叔于勒》成都外国语学校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我的叔叔于勒》成都外国语学校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 ||||
一课时 | 课题 | 《我的叔叔于勒》 | 课型 | 讲读课 |
教学 目标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小说主题 2.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探讨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根源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深入领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对人物讽刺、同情、希望能多维感情。
2.结合关键词沉入文本,敢于大胆质疑,突破对人物的定势评价; 3.结合背景对作者的三重感情和文章主题有全面认知。 |
|||
学习 重点 |
1.通过朗读,以读促思,多维度分析人物形象 2.熟悉小说情节的基础上,联系全文掌握人物性格成因 3.熟练地运用关键词分析法,揭开人物之谜和小说主题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一个问题检查预习,引发思考,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的探讨。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题目中的我指的是谁?) 二、菲利普夫妇形象之初评 (一)于勒的人生轨迹图 1、承接上一个问题,升级:我还怎么称呼于勒? 2、指导学生理解文字中的深厚亲情色彩,有感情的朗读该句 3、文中所有人都这么深情地称呼于勒吗,引导学生在文中圈出对于勒的其他称呼 4、完成于勒人生大起大伏的轨迹图 5、学生指出造成起起伏的原因(金钱、于勒发财没有) 6、初步评价对菲利普夫妇的印象,学生亲自板书(势利、自私、见利忘义、虚伪) 三、菲利普夫妇之谜 (一)事物本来的样子 1、展示作家作品,名家对莫泊桑的评价,关注托尔斯泰“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看待事物”作为本课线索,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菲利普夫妇本来的样子 2、造成初印象的原因是于勒的发财与否,其中的关键线索就是他的第二封来信(一家人的福音书) (二)第二封信之福音书 3、朗读并探究“第二封信”中的破绽或自相矛盾的地方 (买卖很好为何放下买卖长期旅行?有时间金钱长期旅行为何不兑现承诺回勒阿弗尔?为何长时间不能通信?) 4、于勒并没有发财,菲利普夫妇真的看不出信中的问题吗?为何不戳穿谎言,而要守着福音书10多年之久? (三)菲利普夫妇之谜 5、菲利普是否相信于勒会回来?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菲利普话中的破绽(唉,遗憾的语气表示事先预设不会在船上;竟:联系英文版翻译acctually,表示事实上,说明并非事实)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菲利普自欺欺人的这段话 6、菲利普夫人是否相信于勒会回来?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抓住关键词“就”证明夫人早就察觉于勒的真相 指导学生读出母亲的暴怒情感 7、既然夫妇二人都早知真相,为什么不戳破,要守着谎言十多年?(精神支柱) 8、在看到真实的于勒时,夫妇二人的“害怕”表现的语段?本能反应,为何如此害怕,不敢面对是于勒还是什么?不敢面对是别人是自己?(于勒是他们对穷苦生活的一丝慰藉,于勒的信是他们一家对目前痛苦生活能够有出头之日的希望和信仰,现在这个精神支柱崩塌了,夫妇二人自欺欺人终于必须面对自己,面对现实,所以一开始表现出极度的恐慌) (四)家庭之悲 9、探究原因 描写家庭状况的段落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关键词分析菲利普一家的家庭状况(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赏析) 出示法文原著中相关段落进一步分析家庭成员的精神状貌 我母亲因为我们生活得不宽裕很感痛苦,时常找着好些尖刻的话,好些遮遮掩掩的和不顾信义的闲话去对付我的父亲。这位可怜的丈夫当时有一个教我伤心的手势。他每每张开手掌搁在额头上,俨然是去擦汗一般,可是汗呢,并没有,而且他绝不答辩。我感到他的懦弱的痛苦了。大家尤其注意节约,从来不接受邀请去吃一顿夜饭,为的是免得回请;家里买的食品之类全是大减价的东西,种种陈货。姊姊们的裙袍全是自家缝的,为了三个铜元一公尺的滚条,也要在价格上商量好久。我们通常的食品仅仅是浓汤和牛肉杂烩。那仿佛是有益卫生的和滋补的,不过我宁愿吃旁的东西。 为了我失落了钮扣和撕破了裤子、他们就对我大嚷大闹。 (这一段被课文删减的原著很能激起共鸣,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从多角度理解这个家庭的原生之悲,感受到菲利普夫妇及其一家的挣扎) 10、散步之谜 但是这样被阴霾笼罩着的家庭却有一个奇怪的习惯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 探究这段文字的问题(散步为何衣冠整齐,还要每周日的固定时间) 接着马上补充出法文原版的删减文字,引导学生指出不是散步,而是在拙劣模仿一种上流社会的生活 父亲,穿上方襟大礼服,戴上丝光高帽子,套上手套,伸起胳膊给母亲挽着,母亲插戴得花花绿绿像是一艘过盛节的海船挂着各种旗子。姊姊都是早已打扮停当,专心等候出发的信号,不过,到了最后的那一刹那,总有人在家长的方襟大礼服上头发见了一处油迹,于是不得不赶忙用一块浸着汽油的破布头儿去擦掉它。 我父亲依旧把丝光高帽顶在头上,大礼服是脱下了的。露出两只被衬衣袖子笼着的胳膊,去等候旁人把油迹擦干净,这时候,我母亲戴好那副近光眼镜,并且脱下了那双手套,免得弄脏,忙个不住。 大家礼貌彬彬地上路了。姊姊们彼此挽着胳膊在前面走。她们都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当时父母们都要教她们在城里露露脸。我靠住母亲的左边,她的右边由父亲护卫。我现在还记得我的可怜的父母在星期日散步之中的庄严气概,他们脸上的严肃,他们态度上的正经。他们挺直了脊梁,伸直了腿子,郑重地走,仿佛一桩极端重要的事件要靠着他们的这种态度才能完成一样。 11、吃牡蛎 这样的模仿文中还有类似的文字吗? 明明是额外的开支,会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什么父亲觉得这个牡蛎非吃不可呢? (被高贵的活法打动了) 12、菲利普夫妇之颠覆初印象 读到这里,你仅仅只觉得菲利普夫妇虚伪自私见利忘义可恨吗?(还有模仿上流生活拙劣的可笑,在中下层挣扎对美好生活向往却不能的可怜、可悲)作者仅仅只有对菲利普夫妇的讽刺吗?(还有对以他们为代表的中下层百姓的同情悲悯) (五)社会之悲 展示背景资料19 世纪法国工业发展迅速,但却使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阶级矛盾尖锐,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辛酸,金钱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人们因钱而扭曲了自己的观念。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除了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 抓住扭曲、异化,进一步讨论,在文中还有哪些边缘人物也异化了?(船长、女婿)看似老实实际对爱情并不诚实、对别人的态度取决于对方的身份地位,说明在金钱关系下, 人与人之间其实失去了亲情、爱情、有钱。 (六)亮色 补充原文被掐头去尾的部分,你还读出了什么? 开头: 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儿向我们要求布施。 我 的同学若瑟夫给了他一枚值五个法郎的银币, 我吃惊了, 他向 我说了这样一件故事…… 结尾: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 其缘故就在此 。 (黑暗中人性光辉的闪耀,一点希望) 至此,莫泊桑寄寓在人物身上的对法国中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对被金钱驱使利益扭曲了的人性的讽刺批判、对黑暗中人性光辉所寄托的希望。 四、尾声 “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莫泊桑的作品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请大家发挥想象力,课后练习: 从哲尔赛岛回来之后, 菲利普一家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
1、学生齐读题目后思考预习小检测的问题“题目张的我指的是谁?” 2、学生速读全文定位相应段落“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3、学生在文章中圈出对于勒的所有称呼 4、学生在黑板上自由板书对菲利普夫妇的初印象 5、学生小组讨论第二封信的破绽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菲利普的自欺欺人 学生暴怒地读出菲利普夫人的话 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回答到“拮据”“刚刚够”“很晚”“痛苦”物质生活是紧绷的,精神生活是痛苦的,夫妻关系紧张不和谐、父子之间只剩下高压。 学生很容易找出问题点,一是衣冠整齐, 二是每周日,回答道不像是散步,更像是在朝圣,在模仿上流社会 学生很容易找到吃牡蛎的情节,并且答出为何要吃,吃的不是味道,而是吃给别人看,吃的不是牡蛎,而是吃出高贵。 |
|||
板 书 设 计 |
菲利普夫妇之初:虚伪、自私、见利忘义 一封信之福音书 菲利普夫妇之谜 家庭之悲 社会之悲 |
|||
教 学 反 思 |
教学优点:问题环环相扣、思维的启发引导性较强、引用原版加深理解、教师语言干净简练 学生情况:朗读在指导下很有感情、回答问题较有质量、课堂氛围严肃活泼 不足之处:时间掌控不够充分影响了结尾升华的更好效果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