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陕西省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陕西省
教 学 设 计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教材分析
《己亥杂诗(其五)》写的是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在教这首古诗时,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背诵古诗,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古诗,喜欢朗读、背诵古诗。这首诗学生背诵起来较容易,但对最后两句的言外之意还把握不准确。 【教学目标】
1、理解有关龚自珍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品读感悟的方式,理解诗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诗歌史上的三朵奇葩,同时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再一次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璱人, 号定庵,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三、解释题目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这首诗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四、朗读诗歌的要求
A、声音洪亮 B、字音准确 C、停顿正确 D、读出情感五、初步朗读课文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自主学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大家一同探讨。
1、小组讨论诗歌各句中字词的主要意思。 2、汇报交流
A、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 白日: B、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 即: C、落红不是无情物, 落红: D、化作春泥更护花。 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满怀离愁面对夕阳西下,马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养出新的鲜花。 七、整体感知
1、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作者哪些感情?
2、你觉得哪种感情更占上风?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明确:一二句:通过写景表现诗人辞官南归的愁苦心情,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离去时的决绝。三四句抒情。以落红自比,表明自己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前两句:离官辞京(抒情、叙事)
后两句:以落红自喻,阐明心志。(借代、比喻、议论) 感情:离别忧伤——回归喜悦——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品读感悟
1、诗人是怎样把自己的离愁别绪表达出来的?
以“浩荡”二字“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衬托离愁。诗人通过比喻、衬托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2、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人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天涯,从此和朝廷天各一方,绝然离开京城,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诗人运用比喻,把落红比喻为辞官后的自己,把花比为国家和朝廷。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当它化作春 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言外之意,自己虽然辞官,但在国家需要时,也愿意效力,抒发了自己愿为朝廷效力的决心。 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理解诗人感情的基础上朗读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单个朗读、教师朗读) 十、小结
本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黯淡的前途迫使他挥鞭远离京师,抒发了他离京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现了诗人虽已辞官远赴天涯,但憧憬未来有机会还要为国效力。 十一、课外拓展
1、用几个四字词说说学了这首诗后诗人给你怎样的印象? (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忠君爱民……)
2、古往今来,有哪些人像作者一样默默地奉献? 3 、请欣赏诗词歌曲《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首)。 十二、作业:
选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读一读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