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凤阳花鼓
所属栏目:初中音乐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凤阳花鼓》贵州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了解安徽民歌风格特点,感受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传承意识和爱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歌曲的学唱、分析,以及同学间的配合,能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共同展现歌舞一体的形式。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五声调式。
(2)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掌握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歌曲中衬词的掌握,以及打击乐的合奏。 教学分析:
《凤阳花鼓》一曲选自安徽流传已久的民歌旋律优美动听易上口。歌曲还表达当地老百姓以歌抒情,即兴演唱讨生活的一种心情。歌曲演唱形式是通过边歌边舞的形式进行,歌曲充满安徽风阳地方民歌的
风味特色,节奏平稳,略带有跳跃性,衬词非常有韵味特色。 教具准备:
双条鼓、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最近老师看了一个节目叫做《相声有新人》,我想有的同学也看过吧?这是一个传承相声的栏目,老师呢突然对里面的道具“快板”产生了兴趣,不禁想给大家秀一段,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听听?
2.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走四方!
3. 听快板回答问题:快板中唱到了哪个地方? 唱到了什么人? 唱到了什么乐器?
4.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安徽凤阳去感受凤阳花鼓的魅力。
二、新课教学
(一)展示课题并初听歌曲:
凤阳花鼓: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它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有凤阳"一绝"之美称,与花鼓戏、花鼓灯并称凤阳三花。(教师介绍凤阳花鼓及凤阳三花)
(二)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由来
师:凤阳花鼓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通讯如此不发达的时期为什能有这样的影响力呢?这就得说说歌曲的背景以及与朱元璋的渊源了:
1. 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凤阳是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里。花鼓和他有着很深的渊源:
A.自然灾害 B.迁江南大户到凤阳定居造成人多地少 C.江南大户借卖艺回家省亲
2.凤阳花鼓的特点:是艺人们在乞讨卖唱时即兴将平时熟悉的歌舞曲调加以利用,并收集当地民歌精华经长期融合而颇具凤阳地方色彩,有的甚至演变成一种新的曲调。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
3..凤阳花鼓的价值:凤阳花鼓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凤阳花鼓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播放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1. 再次聆听这首歌曲,同学们感受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稍快地
2. 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愉悦地
(为什么前面介绍说歌曲是比较凄婉的,现在又说是欢快愉悦的、这和安徽人民的性格有什么关系。)抽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这首歌的唱词中有没有与我们以前学习的歌曲不同的地方?
不同之处是什么?你能模仿一下吗?
“得儿”、“得儿”
“得儿另当飘一飘”,“得儿”是敲击鼓花发出的声音,飘一飘是花鼓的鼓穗在风中飘扬的样子。 (三)学唱歌曲
1.教唱歌曲乐谱并介绍五声调式
凤阳花鼓仅使用了do re mi sol la五个音,这五个音在中国古代分别称为宫、商、角、徵、羽。中国民族音乐中许多作品只用这五个音,或者以这五个音为主,这些音乐都属于五声调式。(学生以游戏接龙的方式传唱五声调式)
1 2 3 5 6 宫 商 角 徵 羽 2.让学生根据乐谱节奏朗读歌词,并理解歌词含义。 3.教师唱谱学生填词。
4.教师教唱两遍并检查学唱情况(可分小组演唱接唱游戏)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三.延伸与拓展 1.学生进行节奏创编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创编一小节,然后重复并贯彻全曲。 2.教师指导同学们的创编:学生负责击拍展示,老师记录,并分小组学习。
3.学生表演:一部分同学敲击打击乐器、一部分表演舞蹈、其余同学唱歌加节奏,汇聚成一个音乐欢乐的海洋。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凤阳花鼓》的学习不光让我们了解中国的五声调式、安徽的花鼓,更多的是感受了中国民间艺术瑰宝的魅力。可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正在逐渐消失,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让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在我们这一代得到继承和发扬,希望同学们能关注贵州关注铜仁关注我们的家乡!
五.作业布置
观察自己身边有哪些艺术瑰宝,并把它记录下来分析给大家,谢谢!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