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感觉器官,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
所属栏目:初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章第二节4.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福建省 - 泉州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章第二节4.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福建省 - 泉州
4.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教学设计)
时间:2019年6月6日上午第二节
学科:生物 授课班级:七年三班
一、 概述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的第二节,本节主要讲述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结构基础———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从结构入手,再结合特点引出功能。由于内容较多,且需要观察和实验操作,因此安排三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学习眼球的结构并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关键,由此决定了视觉形成的途径。
二、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概述人体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的情况。 2. 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3. 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二) 能力目标
1. 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 2. 练习观察模型。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意识到眼球的重要性,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眼睛。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难点: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四、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一学生动手实验的愿望强烈,愿意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具备一定阅读资料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合作的能力,但是科学的观察方法有待加强。
五、 教学方法
指导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六、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学生准备:预习
教师准备:眼球模型等实验材料,多媒体课件
七、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开展小游戏:
邀请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判断盒子里面装了什么东西。
这位同学分别利用了我们人体的哪种感觉器官的什么感觉做出判断的?
学生按照要求,分别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判断。
耳的听觉,手的触觉,鼻子的嗅觉,眼的视觉,舌的味觉。
通过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视觉的重要性,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哪种方式做出的判断最快最准确?
利用视觉判断得最快。
提出质疑,引入新课。 观察眼球的基本结构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眼球的结构。
一) 自主先学:请同学们
拿出学案,按照学案上的要求完成自主先学部分。 二) 合作探究:重组散乱
的眼球结构模型,然后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各个结构。
三) 合作交流:按照学案
上的要求找出眼球结构的特点或功能
四) 小组比拼:每个小组
抽取一个结构进行功能的或特点的阐述
五) 合作实验:利用手电
筒观察瞳孔在强光和弱光下的变化,并推测变化的原因
按照学案上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组装,并请代表作讲解
按照学案上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随机抽题,回答问题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集思广义,解决难题。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以有奖竞猜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视觉形成的途径 指导学生利用手上实验器材,探究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以及视觉的形成
引导总视觉形成的路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出示一病例:眼球完好无损的情况下失明的原因有哪些
总结视觉形成的条件:眼球完好、视神经没断、大脑视觉中枢正常 利用模型等器材探究光进入眼球的路线,并尝试作总结
结合视觉形成的路径进行分析
通过自主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要活学活用 科学用眼
过渡:近视是眼球的什么结构出了问题呢?
提出:如何科学用眼保护我们的眼睛?
思考讨论
学生集思广益
首尾呼应,渗透情感教育,并为下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八、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一、眼球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1. 瞳孔:光线的通道,能够开大和缩小,从而调节进入眼球光线的强弱 2. 晶状体:折射光线(形状如凸透镜)
3. 视网膜:形成物象的部位,是视觉感受器 二、视觉形成的路径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作用)——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象)——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