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东北育才学校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9926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东北育才学校

视频标签:新文化运动

所属栏目: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东北育才学校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东北育才学校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等。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读文字、图片等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做到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的使命感。 
教材分析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共和,但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的前途在哪里?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想到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于是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将本课内容整理为四个部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主要内容及影响,条理清晰、线索明确。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他们对儒家的“纲常伦理”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让学生体会,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情境式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模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利用多媒体教学配合情境设置,设疑引思,探究互研,归纳总结,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层层铺垫,步步推进,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 
3.注意应用史料教学,史论结合,以史论证,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而且还能够 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2 
板书设计         
 
 
   民主      科学 
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 
设计思路:采用一棵嫩芽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希望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可以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影响深远,这样避免与PPT内容重复,又做到首尾呼应。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兰花草》,出示胡适创作于1921年的《希望》,友人送他一盆兰花草,他欢欢喜喜的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悉心照料,但直到秋天也没开出花来,于是就写了这首小诗。其实从美国学成归来的胡适不仅期待着来年花开,更执着于他所带回的新思想、新文化可以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这首看似简单的诗,却闪烁着思想的光茫,照耀着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那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学生活动:聆听学唱《兰花草》,感受其明快的旋律,简单的歌词,了解《希望》创作背景。 
设计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初步感受白话文,将“希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全课。用一段琅琅上口的旋律形成关联记忆。 讲授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教师活动:提问“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着近代化的探索,试图改变国家腐朽落后的面貌。谁能归纳一下,都进行了哪些探索?” 
学生活动: 归纳整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探索。 过渡:我们向西方学习着技术、制度,然而,这些探索都失败了,深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的先进青年们陷入深深的失望和彷徨之中,他们失望于国家依然贫弱,西方列强虽然忙于一战日本却对我们虎视眈眈,妄图把中国成为他的殖民地。他们失望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民主共和并没有如约而至,袁世凯上台以后,作为共和制国家的大总统,却效仿古代帝王祭天、祭孔,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政府是这样,那民间呢? 出示图片《1914年袁世凯率百官到孔庙祭孔》、《辛亥革命后百姓对联》
                    
             
                    
                            4 
材料四: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材料五:“为什么改革思想, 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 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 
——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 
学生活动:总结出: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了解民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
学包括西方自然科学,以及研究、处理问题的科学精神;新道德包括男女平等、个性解放、        人格独立、权利平等;新文学要避免陈腐、雕琢、艰涩,提倡新鲜、平易、通俗。 
过渡:正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苦苦探索,想改变中国的时候,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了,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豁然开朗,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可谓看到了“新世界的曙光”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知道李大钊在1918-1919年间开始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应翘首迎接新文明的曙光。感受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新文化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设计思路: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论从史出的能力,突出重点。恰逢文学革命100百周年,让学生们对比阅读胡适的《蝴蝶》和杜甫的《曲江二首(节选)》,感受文字的魅力和力量,了解白话文运动在此时的作用,也有助于后面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通过对“新世纪的曙光”的学习,使学生们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基础,感受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材料一:《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北大学生杨振声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扫除了过时的思想桎梏,点燃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火炬,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学术罕见的繁荣期,一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文化史,严格点说是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的。  
                              ——中山大学袁伟时 
学生活动:分析材料,感受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问题探究:新文化运动时猛烈抨击旧道德,旧文化,而现在我们却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你认为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补充介绍: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曲阜市申报的祭孔大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
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一般从每年9月26日持续到10月10日。新的历史时期的祭孔大典,不仅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群体集体缅怀先圣、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美德、提高民族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增强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激励后昆奋进、促进世界和谐、推动人类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同时也将在中国文化史、世界祭祀史、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学生活动:结合学习经历,畅所欲言。既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局限性,又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设计思路:通过史料阅读分析、合作探究突破难点;通过祭孔活动的学习,理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精神命脉”的重要思想,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巩固新课  
  
         
课后作业       
必做:《胜券在握》27页1-6题。 
选做:选择一位最喜欢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为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传记。  
目标检测设计        
设计思路:练习题依据沈阳市的中考题型,借鉴各地中考真题,读图说史题为作者原创试题。选择题依据由浅入深的原则,按照讲课的顺序出现,符合学 生的思维习惯。读图说史和材料解析题考察内容包含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2016·四川成都)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6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2016·湖北随州)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2分) 
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         D.三民主义中学 
3.(黑龙江大庆)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有关内容选择恰当的是(   )(2分) 
①虎门硝烟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原创)观看下面两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DS”雕塑                图二 蔡元培雕像              图三 李大钊雕像 图一:“DS”雕塑位于北京大学学生宿舍区 。“DS”取自于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立体变形的“D”字母代表民主,“S”字母代表科学。它记录了北大一百多年生生不息、永不磨灭的革命传统和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爱国主义精神。 
图二:蔡元培雕像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蔡元培先生于1916-1927年间任北京大学校长,就任以来大刀阔斧改革,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学方针,聘请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为北大教员,使新文化运动的力量汇聚到北大。同时,在他的支持下,陈独秀将《新青年》杂志迁到北大,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阵地。他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和中国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图三:李大钊雕像位于北京大学俄文系门口。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从1917年底受聘北大,以北大教授的身份兼任图书馆主任,1920年为政治学系教授,1921年改聘为史学系教授,北大度过了整整10个年头。这是他38年生命历程中最宝贵最辉煌的10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彪炳青史的业绩,也为北大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7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3分)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通过图文介绍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  
5.(2013·沈阳中考)材料解析:思想是变革的先声,是行动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 
材料一:那时候的热血青年可以说没有不被《新青年》影响的。毛泽东曾回忆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新青年》还有针对性地以通信形式回答各地青年提出的种种问题。1915年至1919年12月,仅陈独秀所写的回信就有四十余封。 材料二: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7年赴德国访问    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材料三: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来说,中国作为协约国也贡献了不少的力量。可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一出现就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盘中餐„„最后还要签订《凡尔赛和约》,这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消息传回国内,民众顿时就愤怒了。最先走上街头表示抗议的,就是激愤的学生。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材料四:文化泰斗、民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蔡元培先生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为北大的办学方针。20年代赴美考察期间,他曾先后作过题为《东西文化联合之趋势》、《东西文化结合》等演讲。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艺术大师,都精通东西画法,如林风眠的画风既近于壁画与年画,又带有油画、粉画和瓷器画等韵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1)根据材料一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刊物是什么?并写出新文化运动发生于哪一世纪初期?(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格中的人物后来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1分) (3)材料三中的“抗议”是指哪一运动?(1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此时文化领域内呈现的新特点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  
1.C            2.A                   3.A      
4.(1)可从雕塑地点、雕塑意义、运动阵地、运动口号、运动代表人物、运动内容、人物影响等方面回答。 
 
                    
             
                    
                            8 
(2)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阵地。 5.(1)《新青年》;20世纪初期; (2)出国留学,受外国文化影响; (3)五四运动; 
(4)东西方文化融合                                 
教学反思       
秉承传统,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有切实的收获,甚至受用终生;贯彻课标要求,丰富学生的眼界,让历史更加鲜活。阅读、思考、质疑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技能,教师在课堂上营造思辨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不足之处:受录播教室的影响,学生略显拘谨,生生互动很少,教师补充内容较多,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少了一些。以后可以通过微课、公众号等形式形成资源库,留给学有余力的同学。虽然注重了将课题研究《开卷考试下历史阅读课教学实践研究》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但史料容量较大,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班级学习起来会有一些吃力。  
教学资源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     2.中学历史教学园地http://www.zxls.com/     3.凤凰大视野《新文化运动旗手的命运图谱》 
      纪录片《见证·亲历》 启蒙第1集《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新文化运动”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东北育才学校”,所属分类为“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东北育才学校”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9926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