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经济体制改革
所属栏目: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贵州省 - 六盘水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
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这些内容是改革的实践探索,
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对于学习方法有了基本的的掌握,也会主动分析问题,思维能力发展较快,但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存在分析不全面、回答不积极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鼓励学 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
感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与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企业勃兴的伟大变化,提高学生对历史上改革的巨大作
用的认识能力;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历史内容,通过讨论逐渐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感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的能力,做到学史以明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
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
第 2 页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难点 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图片:
这是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在人民大会堂宣读了100位改革先锋,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荣获“改革先锋”这项殊荣。这些人为什么能获得此项殊荣?他们的“大包干”对改革有什么重要影响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一起去解答这些问题。
【新课讲授】
一、农村巨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改革原因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指的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对内的改革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两则材料:
材料一 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到0.13元,有2.7亿人每天能挣
第 3 页
到0.14元。
—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报表
材料二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思考问题:从材料中可看出当时的农村生产存在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指导:材料一可看出当时的农村是集体劳动,统一分配,农民收入低;材料二可看出当时农民生产积极性低。
教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学要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改革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改革实施
播放视频《必由之路》,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改革最先从哪里开始的?如何进行的改革?
1.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展示材料,分析凤阳当时的情况: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
面对这种情况,小岗村的人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展示当时18位村民签下的契约图片和内容。
第 4 页
经过改革后,小岗村第二年获得了大丰收,粮食产量和人均收入都增长不少。
展示改革后小岗村的图片,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能更直观感受改革带来的变化。
中央对全国各地分田单干、包产包干等做法予以肯定和支持,统一命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特点就是: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大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
养活到十八岁。
第 5 页
展示材料和图片,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3.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 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如何安排这些剩余劳动力就成为了问题,对此,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展示乡镇企业发展的图片。
活动探究: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策进行了哪些调整?学生分为四
个小组进行讨论回答,填写以下表格。
事件
核心内容
意义
第 6 页
土地改革(1950-1952年)
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城市的改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城市又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二、城市新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出示材料,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城市经济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一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 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材料二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 学生分析材料:当时的城市经济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性;平均分配,企业职工生产积极性低。
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家提出要进行企业的改革。学生阅读教材,找到城市企业改革的内容和文件。
1.指导文件: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内容
第 7 页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分配方式 经济体制改革前 经济体制改革后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企业改革取得了成功,其中海尔集团就是典型例子。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7年全球营业额2419亿元,利税总额突破300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在欧洲、北美、亚洲、中东和非洲共有29个制造基地和16的工业园, 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三次蝉联全球第一。
随着农村和城市改革的成功,经济得到发展,企业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但在当时,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有限,因为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生产和消费都由国家统一安排,这种经济体制不再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
三、市场新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相关内容。 时间 会议 内容 1992年 1993年
展示图片,让学生明白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
第 8 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展示图片,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
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城市——政企分开
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反思
第 9 页
这一节课,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的精力充沛,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分析比较说明问题的能力;他们爱发表见解,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语言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另一方面通过预设一些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见解,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不够顺畅、不够熟练的情况,需要加强对教学衔接的学习和实践。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